哦哇資訊網

俄特戰隊員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希望代為照顧妻女,現在怎樣?

由 絕密探照燈 發表于 美食2023-01-17

杭州,一座充滿了人文關懷,溫婉儒雅的城市。但如果你說出生於這裡的盧宇光同樣溫婉儒雅,那可就有些錯誤了。

盧宇光學習成績雖然不錯,可他卻不是屬於那種願意看書的人,他啟喜動不喜靜,更喜歡的是扛槍打仗。

大學時候他學習的是英語專業,結果學校老師的一次戰場徵兵演講改變了他人生命運。

這讓他知道,在大學參軍入伍會有這麼多的好處。本身他就嚮往軍營生活,這下子更是下定決心。

離開校園後他加入了人民海軍,但和他想象中的馳騁疆場不一樣,軍營的生活是那樣枯燥和無聊。

他被分配在大連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為了讓自己有點事做,沒事的時候他開始看書,甚至打算寫一部自己的小說。

連長這個事情也很支援,因此他的《站長夫人》便寫完了,這讓他的文學才華開始嶄露頭角。很快他就離開了這裡,並開始到機關做新聞工作。

退伍後的他在電臺實習,那個時候到處下暴雨,這對任何一個新聞記者來說都是難得的材料。他立刻致電前方抗洪戰士,希望找到一手素材。

可誰知道他打了好多遍電話,居然都沒人接聽。難不成自己拿不到任何素材了嗎?但盧宇光並不這樣想。

很快,一篇名為《防洪第一線值班唱空乘器,杭州抗洪形勢令人擔憂》的稿子便應運而生。這在新聞界引發了極大反響,他也成為了當地知名人物。

可盧宇光並不希望止步於此,他還有著更大的規劃。他希望滿足兒時的夢想,踏入到戰火紛飛的戰場中去。

車臣中爆發之後,他的夢想再一次有了實現的機會。他辭去了工作,自己一個人來到了這片危險的地方。

令他意外的是雙方已經停火言和,這讓他無事可做。他並沒有選擇回家,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

這幾年他幹了三個主要的事情。第一是學會說俄語,第二是拿到了莫斯科大學的碩士學位,第三是創辦了《華人報》,解決了他的經濟問題。

所以說牛人就是牛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牛。

只可惜的是他的運氣不佳,或許是當地華人太少,《華人報》一直慘淡經營,他只能在想別的辦法。

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之後,盧宇光光著腦袋找到了鳳凰日報,希望成為他們的戰地記者。

他的意思很簡單,我就要是到戰場一線去。剃光了腦袋,是已經做好了受傷甚至死亡的準備。

他成功了,不論什麼時候,不怕死的人總能獲得機會。

他始終堅持在戰場第一線,子彈就在他的耳邊呼嘯飛過,讓人們看到了這場戰爭的最新資訊。

他最長時間的一次播放時間長達30小時,一直等他累暈了為止。

他最危險的一次報道是一次人質綁架案。為了得到最新的現場畫面,他和綁匪只有一牆之隔。

綁匪向外開槍的時候,他只能舉著電話躲避子彈,然後又將所有綁匪的動作全部報道出來。他說的那一句:“他們過來了,正在衝我們開槍”,就展示了當時的緊張程度。

人們能夠聽到現場的槍聲,也能夠知道這些人的無惡不作。

盧宇光熱衷於國際大事,哪裡有危險他就去哪裡。他去過伊拉克,報道過人質危機,每次都展現出他作為一個戰地記者該有的素養。

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他已經是鳳凰衛視的俄羅斯首席記者,他也在俄羅斯遇到了他的愛人。

他的職位實在太過危險,雖然每次出動都身著防彈衣,但仍然需要特種兵的保護。

就是在這些特種兵中,他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保護他的特種兵之一。

盧宇光本身就當過兵,自然和軍人有著說不完的話題,他和這些特種兵們很快就非常熟悉。

可意外突然來臨了。他們在前去採訪的過程中突然遇到了武裝分子襲擊,他的採訪報道車當然是武裝分子最好的襲擊目標。

一些手榴彈朝著他的車輛扔過來,他立刻匍匐躲避。甚至有一個念頭從他腦海裡升起:“恐怕這次我是闖不過鬼門關了。”

一顆手榴彈就在他身邊爆炸,他沒來得及做出反應,誰知道卻有一個身軀將他撲倒在地。

他是特戰隊員馬克西姆,盧宇光沒什麼事兒,但馬克西姆卻深受重傷。他強忍著最後一口氣,向這個被他拯救的中國記者說出了最後的遺願。

俄特戰隊員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希望代為照顧妻女,現在怎樣?

“照顧好我的老婆和孩子。”

馬克西姆死了,盧宇光哭了。

返回之後,他第一時間找到了馬克西姆的家人。得知他們剛剛結婚。孩子還不到一歲,就這樣失去了父親。

他經常去看望他們,給他們錢,陪他們說話。時間久了,他和馬克西姆遺孀之間產生愛意。

俄羅斯的女人敢愛敢恨,她直接向盧宇光表達了愛意。一番思考過後,盧宇光和她成婚了。

只是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兩個人總有一些需要調和的地方,比如盧宇光喜歡吃中餐,但妻子卻嫌棄太過油膩。而妻子喜歡吃的各種西餐,卻讓盧宇光想要嘔吐。

盧宇光希望在他出差的時候,妻子能夠代為照顧老人。可身為俄羅斯女人的他妻子,明顯腦子裡沒有這根弦。

盧宇光的生活實在太過危險,戰場上子彈可不長眼,不會因為戰地記者的身份而關照他。妻子已經失去了一個丈夫,難道讓她再失去一個丈夫?

俄特戰隊員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希望代為照顧妻女,現在怎樣?

不同的成長經歷,危險的工作讓兩個人之間最終認清現實,決定和平分手。

在此時除了馬克西姆留下的一個兒子為牽掛之外,他和妻子又有了一個小女兒。

兩個人商量好,一兒一女都由盧宇光帶回國內,妻子可以去中國探望。離開了夫妻關係的牽絆,兩個人的生活反而更加隨性。

他們現在就像朋友一樣經常交流。在盧宇光的教導下,一兒一女也學會了中文,有時候也會到俄羅斯去找媽媽玩。

現在兒子在哈爾濱大學讀書,女兒在雲南大學讀書,盧宇光也算完成了當年馬克西姆對他的重託。

俄特戰隊員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希望代為照顧妻女,現在怎樣?

成功的人生經歷從來都是一波三折的。現在盧宇光已經成為駐外頂級記者,他兒時的夢想也最終實現。

只是戰爭太過殘酷,我們還是希望這樣的苦難越來越少,和平越來越多。

TAG: 盧宇光馬克西姆特種兵妻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