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由 北齋Talk 發表于 美食2023-01-16

2006年4月18日,一名山東腦外科醫生在參觀博物館時,發現了一隻印加女性頭骨。數秒後,醫生驚歎道,真是愧對先人啊,這是開顱手術!

原來,這個頭骨上竟然有多達五個穿孔。

這位女性生前做過五次環切手術。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一塊嵌有“井”字狀金屬板,用來填補顱骨主人碎裂頭蓋骨的男性顱骨。

在500年前的人類

同樣,這位男性也是在生前被嵌入的這塊兒金屬板。

也就是說,這兩位生活在500年前的人類通通被開過顱,而且術後都活了下來。

換言之,早在500年前或者更久以前,人類就已開創了開顱手術的先例。

只是苦於當時沒有文字類的記敘方式,才導致這一手術沒有被記錄下來。

看到這,有人要問了,按道理來說,

開顱手術是現代才有的手術,500年前根本不可能存在這麼複雜,且對手術條件要求極高的手術。

再者,即便患者被開了顱,活下來的機率也很低。

很顯然這並不符合事實,難道這兩顆顱骨上的痕跡是被後人鑲嵌上去的呢?

不存在這個可能性。

如果金屬塊是在人死後被鑲嵌上去的,那麼金屬塊和顱骨之間應該是各自分離的狀態。

但現在根據這個男性的顱骨來看,金屬塊和顱骨之間已經完全癒合在一起了,而這種狀態是隻有人在活著的時候才會發生的事情。

簡而言之,開顱手術確實不是現代醫學的現狀,它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存在於世間,而且成活率還不低。

很多人之所以驚訝於這個事實的存在,不過是因為自身思維的侷限性所導致。

在大多數人眼裡,年代久遠就意味著當時的物質條件差,醫療條件不發達,甚至是當時人類的智慧都遠低於現在。

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開顱手術”這種現代人類才能掌握並應用的技術存在。

要知道,即便在現代高度發達的醫療條件下,開顱手術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現代開顱手術

剃乾淨手術部位甚至是全頭的頭髮是最基本的,接著是麻醉。

之後,主刀醫生會在患者頭皮上劃出切口的標記線,然後切開頭皮,露出頭骨,再用特製的鑽頭在頭骨上鑽洞,用鋸子鋸開手術所需的窗體。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期間還得完全避開周圍的神經,腦組織。

但實則,拋開“開顱手術”期間的細節而言,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任何關係。

年代久遠並不會影響開顱手術的存在,它不過是在特定時間裡發生的一件事情而已。

而且,根據考古學家們對世界各地的顱骨研究發現,不僅僅是在印加,甚至在古希臘、北美、南美、俄羅斯等地都出現過開顱手術並存活下來的人類顱骨。

同樣,這些顱骨存在的年份也都極其久遠。有的是2000年前的,有的是5000年前的,最遠的當屬1。5萬年以前的。

但需要特別提及的一點是,即便都是開顱手術,但在細節上,在不同的年份間,他們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

印加古代“開顱手術”

以現代人最為熟悉的

印加古代

“開顱手術”為例。

和1。5萬年前的開顱手術相比,首次出現於500年前的印加古代“開顱手術”明顯在

麻醉方面

要先進得多。

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在不斷試錯中成長的,醫學行業也是一樣。

印加古代醫生髮現,硬生生地將人的頭皮切開露出顱骨,再對其進行修補。

大部分病人還沒等到進行顱骨修補時,就因為劇烈疼痛而慘死在手術檯上了。

對此,他們找到了一些類似於麻醉劑的東西,先對病人施捨麻醉,等病人沒意識後才會進行開顱手術。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一般來說,他們使用的麻醉物品其一是古柯葉。

古柯科植物的葉子,可以入藥,入藥功效為補腎助陽,鎮痛。也是

可口可樂

的重要配方。由葉提取出的

古柯鹼

,為重要的區域性麻醉藥物。)

其二就是酒精。

除此之外,

他們還會使用“催眠術”。

據相關記載來看,如果病人處於催眠狀態下被開顱,那麼開顱之人無論在其頭蓋骨上怎麼折騰,這個病人都不會有半點反應。

也正是因為如此,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這些古代的開顱手術當中,

印加古代醫生的開顱手術最為嫻熟,成功率也頗高。

一度高到美國內戰期間的軍醫都在其面前敗下陣來。

據相關結果來看,160個存在於公元1400年到公元1500年間開過顱的頭骨,其中有75%-83%個頭顱主人是在被開過顱後,又生存了很長時間才自然死亡的。

59個存在於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200 年間的頭骨,有

40%

的比例顯示患者活了下來。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至於如何辨別病人是在開顱過程中死亡還是開顱後才死亡的,其實很簡單,只要觀察這些頭骨上的破洞邊緣形態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如果顱骨破洞的邊緣有人為修繕過的痕跡,並且還得到了完美癒合,則表明這個病人扛過了顱骨手術,成功活了下來。

反之,如果破洞邊緣坑坑窪窪,絲毫沒有癒合的跡象,則表明這個病人在被開顱的過程中,或者在開顱之前就死亡了。

美國內戰期間,其顱骨手術死亡率高達46%—56%。

那這是否就能表明500乃至更多年前的開顱手術要比近現代的開顱手術質量高呢?

難不成我們的當代醫學是處於退步階段,給古人拖後腿了嗎?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當然也不是。

印加古代的開顱手術成功率高,和其相對穩定的開顱條件分不開關係。

戰場環境不比其他地方。

醫療條件緊張或者是戰事緊急的情況下,一個軍醫可能要同時面對幾個乃至幾十個受傷的戰士,為了保命,軍醫甚至會直接上手將打入戰士腦內的鉛彈或碎頭骨連摳帶取拿出來。

一把不經消毒的剪刀給幾個戰士連續使用是經常的事。

在此等條件下,戰士極有可能發生術後感染,最終因免疫力下降而死亡。

但這並不代表當時戰場上他的開顱手術不成功,軍醫的開顱水平不行。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反觀印加古代“開顱手術”,和戰場上的開顱手術相比,他們的開顱手術條件屬實要優越許多。

優越點之一,開顱手術的時間足夠充沛,一個開顱醫生單一時間內只需要應對一個病人就可以了。

優越點之二,印加古代“開顱手術”的難度相對來說要低很多。當然,這同樣也和他們當時所處的時代有關。

印加古人在作戰,對抗外來侵略者時,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石頭或者棍棒這類的鈍器。

不同於子彈、刀、槍、劍這類銳器,鈍器不論是在殺傷力還是致死力方面都會弱很多。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鈍器侵入性差,不會直接刺破人體皮肉侵入人體內部,最多就是骨頭碎裂。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換言之,印加古代的醫生在為病人做開顱手術時,只需要將其頭皮掀開,將破裂的顱骨修補完整就可以了,並不需要深入到大腦內部攪弄風雲。

這樣,一來能極大程度地降低開顱手術的難度,二來還能從源頭上杜絕感染的風險。

對此,有人質疑到,既然是作戰,那為什麼不用銳器等殺傷力更強的槍、炮等作戰呢?

實則並不是他們不想用,而是在他們那個年代,子彈這些現代化的武器還沒有被髮明出來。

子彈是在1808年,由一個名叫包利的法國人應用紙火帽,使用針尖發火做出了子彈的雛形,之後迅速發展才被應用到了戰爭中。

除此之外,印加古代的開顱手術其實還有別的用途。

開顱,一為除病,二為除邪。

醫學是在不斷髮展的,人類的認知也是。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受限於當時的醫學認知也好,或者人類本身的愚昧、無知、邪惡也罷。

“邪魅說”

一些在當今被定義為癲癇或者其他精神類的疾病,在當時的印加古代看來,此人是被鬼神附了身,成了一種邪魅。

為了將這個人體內的鬼神趕出體外,印加古人就會使用“開顱”這一驅邪辦法在這個人頭骨上創造一個缺口,讓邪靈從此人體內走出去。

至於這個所謂的“邪靈”最終有沒有從人體內走出去,病人能不能承受得住這種痛,開顱之人根本不在乎。

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有沒有完成這個儀式,以及最終是否從這種儀式感中得到了心靈的慰藉。

但從這種儀式流傳了近百年的結果來看,這種儀式對活人還是有些效果的。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既然是驅邪,那就表明開顱之人操作的位置僅限於病人的頭蓋骨部位,並不會深入到其大腦內部。

也正因為這種蜻蜓點水般的操作,病人即便被開了顱,活下來的機率也會大很多。

另外,印加古代“開顱手術”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當時的外科醫生在為病人進行開顱時,會刻意避開一些極為脆弱,出血量大的顱骨區域。

當然,這種“刻意避開”想必也是建立在數十位乃至數百位開顱失敗之人的基礎上的。

再者,研究者發現,這些印加古人頭蓋骨上鑽的洞,相比年代久遠一點的頭蓋骨來說,洞口會小很多。

也就是說,印加古人透過不斷失敗後總結出,在給病人開顱時,只有將顱孔鑽的儘可能小,病人的存活機率才會更大一些。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而且他們在開顱時手法也極其輕,落刀的深度極其淺,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穿過硬膜,一層覆蓋在大腦外側的結締組織。

綜合以上種種,最後的結果表明,印加古人的開顱技術確實頗高,而且成活率也確實不低。

但也僅限於此。

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能表明戰爭期間軍醫的醫術水平低,更不能表明我們現在的醫學技術處於退步階段。

需要特別提及的一點是,開顱手術並不僅僅存在於歐美人的祖先中,我國古代也存在過這種技術,而且從考古年限來看,我國的開顱手術起始時間要遠比他們早。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開顱手術是為治病而生,不是為驅邪而存在。

開顱手術的存在,旨在“為當時的百姓除去病痛”。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考古學家的發現

考古學家在

山東大汶口新石器人類文化遺址

考古時無意間發現,其中一個墓主人的顱骨上有一個圓洞,而且這個圓洞周圍有著非常明顯的人為修繕過的刮削痕跡。

根據圓洞的形態以及周圍的刮削痕跡來看,考古人員肯定但又略帶質疑地猜測到,這個墓主人生前極有可能做過開顱手術。

但至於此人是在開顱手術過程中死亡的,還是術後存活了數年才離世的,專家就不敢斷言了。

提及質疑原因,考古人員坦言道,這座山東大汶口新石器人類文化遺址距今已有

5000多年

的歷史。

按道理來說,當時不太可能存在這麼先進的技術。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為了儘快解開謎底,隨後,考古人員將這顆帶有圓洞的顱骨送到了相關的

醫學檢驗中心,

果然還是被打臉了。

醫學技術人員根據這顆顱骨的形態,利用醫學CT等現代技術將其進行了掃描還原。

最終的結果表明,此人生前做過開顱手術,而且手術還極其成功。

三國時期

再者,根據相關記載來看,三國時期,名醫華佗要為曹操開顱治療他的風頭病。

但無奈華佗的這種醫術卻被曹操質疑並定性為了謀害他之術,最終華佗死於曹操刀下,他的開顱之術也沒有施展成功。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也有人說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華陀其實是被曹操抓入大牢殘忍折磨致死的。

其中真假,當世之人已經無法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開顱之術在我國古代也曾存在過,它並不是歐洲人的獨創。

但至於開顱之術最終為什麼沒有興盛乃至流傳下來,

歸根不過是因為,科學在一定階段上,還是敗給了人性的弱點。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能施行劃時代換心手術的扁鵲,還沒待其大展神聖醫術時,就慘死在了太醫的妒忌心之下。

06年山東一腦科醫生參觀博物館,指著500年前頭骨:這是開顱手術

所幸世界是在動態中不斷髮展的。

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一些在當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技術也在逐漸被人所熟知和接受,科學一步步走在人性弱點之前,必將成為主旋律。

-完-

參考資料

新華網:《中國5000年前開顱手術例項顱骨在山東展出》

北京娛樂信報:《國博將辦秘魯文物大展 印加女頭骨動過5次開顱手術》

TAG: 開顱手術印加顱骨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