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古代鬧饑荒時,為何百姓不吃河裡的魚蝦,反而吃草根啃樹皮?

由 密探零零發 發表于 美食2023-01-15

在古代,靠天吃飯,自然災害更是頻發,一旦出現旱澇等自然災害,必然會引起一場嚴重的饑荒,會有大量的百姓被餓死,餓殍遍野哀聲一片的場景,就是古代饑荒的真實寫照,非常的悲慘。在古代鬧饑荒的時候,百姓們為了活下去,多是吃草根啃樹皮,但是有人就會問了河裡有那麼多的魚蝦,為何百姓們不吃河裡的魚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帶著這個疑問來一探究竟!

何不食肉糜

在古代鬧饑荒的時候,百姓們難道是太傻了,放著河裡的魚蝦不吃,而去吃草根啃樹皮?答案是否定的,古代的百姓們可不傻,只能說我們想得太簡單了,用“何不食肉糜”的歷史故事來解答,就很是確切了。

這個歷史典故是說,在晉朝的時候,鬧了饑荒,死了很多人,很快訊息傳到了皇宮,晉惠帝聽了之後,大為不解,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從而貽笑千古。這個故事是不是跟我們的問題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我國古代鬧饑荒,基本上就是兩種情況,要麼是乾旱,要麼是洪澇,導致田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餓死人。其中北方的饑荒以乾旱為主,而南方的饑荒多是因為洪澇造成的。先說旱災造成的饑荒,地裡的莊稼絕收,百姓們飲水都成了困難,更別提河裡有水了。如果河裡有水的話,莊稼就不會絕收了。河裡沒有了水,又怎麼會有魚蝦吃,只能吃草根啃樹皮。1942河南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哪裡有什麼魚蝦吃,只能將榆樹皮磨成粉來吃。

說完了旱災,我們再說洪澇災害,這下河裡有水了,也有魚蝦了,這下可以有魚蝦吃了吧。問題是發生了洪災,大水無情,村莊農田都被洪水沖毀了,受災的百姓們哪裡還有功夫去河裡捉魚蝦,有這功夫還急著躲避洪水逃命,還會去河裡捉魚蝦,風高浪急,魚蝦還沒有捉到,自己的小命先被洪水吞噬了。因此,古代的百姓們只能遠離洪水,背井離鄉,沒有土地如何生存,只能一路乞討,一路吃樹根,挖野菜,啃樹皮來勉強活著。

古代鬧饑荒的時候,百姓們家中的糧食耗盡,只能選擇外出乞討,找一個活命的機會。在逃亡的路上,災民可不會挑食,有什麼就吃什麼,挖野菜、吃草根、啃樹皮、螞蚱蟋蟀……只要能吃的,都往肚子裡填,只為了活下去。河裡有魚蝦,災民們豈能放過,但是僧多粥少,根本不夠吃的。

有時候,饑荒特別嚴重,不要說河裡的魚蝦,連上面提到的野菜、草根、樹皮都沒有,他們還發明一種食物,美其名曰“觀音土”。這所謂的觀音土,並非是什麼食物,就是一種粘土,非常細膩,像麵粉一樣。災民餓的時候,沒有辦法,只能吃這些觀音土,少量食用倒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吃多了,就會在肚子裡凝固,無法排出,肚子脹痛,最後把人活活地撐死。吃觀音土,只能一時間緩解飢餓感,但是無異於飲鴆止渴,無法解決飢餓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古代鬧饑荒時,百姓們之所以吃草根啃樹皮,不是不吃河裡的魚蝦,而是沒得吃呀!我們很幸運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有著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不再為餓肚子而發愁,但是我們還要有憂患意識,節約糧食,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各位,你們認為呢?

TAG: 魚蝦河裡百姓饑荒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