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由 博林談藝術 發表于 美食2022-12-29

王學輝,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原山西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山西省政協委員。

作品入選第八、十、十一屆全國美展,“全國第四屆體育美展”,“第一、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作品榮獲中國臺灣雄美術、香港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大陸水墨新人獎”優秀獎。出版有《王學輝作品集》等畫冊數本。

中國畫的發展從來沒離開過寫生,為什麼我們還要討論中國畫與寫生,而不討論西方油畫、水彩畫與寫生的關係呢?因為大多數人認為,西畫從寫生起步,就是從寫生開始,一直到成熟,畫家一輩子都跟寫生相伴相隨。至於臨摹,只是偶爾為之。因為中國畫初學開始就非常強調從臨摹起步,而且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臨摹與模仿中走過一生,甚至有些人一生中都是以臨摹為榮、為生。所以就讓人產生了中國畫不需要寫生或不寫生的片面認識。其實稍微瞭解一下中國畫發展的歷史,你就能認定中國繪畫的成長和發展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寫生。寫生是繪畫不可能繞過去的坎兒。

▲王學輝《肇慶仙女湖寫生》

一、從美術史看中國畫的寫生

五代至宋是我國山水畫的成熟期,也是輝煌期。荊浩、關仝強調“師法自然”,范寬、李成強調到大自然中“對景造意”,強調“寫山真骨”,強調“搜妙創真“。整個宋代十分注重深入生活,師法自然,他們在山水畫上獲得偉大的成就,主要的一點即在於對真山真水有其切身的感受。我們看宋畫中對樹枝根葉的刻畫,真是盤根錯節,逼真生動,畫山澗岩石大小錯落,自然分佈,稜角分明。這樣生動鮮活、入木三分的描繪,如不認真反覆地觀察揣摩,或對景寫生,不可能畫到這樣的精準生動、又變化豐富。

▲王學輝《肇慶寫生之一》

北宋花鳥畫雖沒有像山水畫成就那樣高,但進展得也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特別重視寫生。如易元吉見趙昌對花寫照,有所啟發,不辭辛勞,“入萬守山百餘里”,以觀察猿猴、獐鹿等動物的行為神態,而畫出栩栩如生、靈動可愛的動物。歷代花鳥畫家更有自種花木、果蔬或在自家水池飼養水禽、魚類,或將鳥兒捕於籠中餵養,以便日常觀察、寫生之方便,或請教花工、匠人師傅瞭解花木知識,這樣的文字在畫史上記載很多,這些記載都說明了中國畫與寫生分不開。

▲王學輝《肇慶寫生之二》

反之,歷史上因為保守僵化,只重臨墓不重視寫生而使繪畫走入低谷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清四王就因為一味地師古而不知師法自然,一度使清代畫壇產生委靡不振、毫無生機的局面。總之從山水畫的發展來看、從宋代山水畫成就一路走來,認真分析他們的作品大都是寫實的手法,有些區域性刻畫得準確入微,讓人歎為觀止。

▲王學輝《肇慶寫生之四》

只不過這些作品,不是用焦點透視來完成整幅作品,給人感覺好像是寫生不可能做到的。我認為是用了局部寫生法(或個體寫生組合法),而不是一幅作品在一個角度(焦點透視)完成的寫生法。然後按照作者的構圖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張非常精彩的作品。否則他們怎麼能畫得那麼像、那麼準確生動呢。

▲王學輝《小塔子口村》

又如花鳥的折枝花,一枝一葉、一個花骨朵兒,都是畫家認真觀察物件,認真寫生得來的,如清代的居巢、居廉兄弟。我去過廣州郊區他們當年的畫室,他們的作品都是畫自家附近的農田和菜園、瓜果、蔬菜等。他們往往站在那裡、長期觀察、並認真寫生。他們認為“不能形似哪能神?”翻開中國繪畫史,又有哪些畫家不是透過認真觀察自然、認真寫生來完善自己的作品。又有多少畫家不是透過寫生(只不過跟西畫寫生方法有區別),在生活中吸收營養,來形成自己的風格。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天山寫生之一》

歷史上有不經過寫生也能成為畫家的,但畢竟是少數,且各自有淵源。但肯定地說,歷史上大部分的優秀畫家都是要觀察自然、搜妙創真的。總而言之,中國畫是離不開寫生的,只是中國畫的學習方法、步驟是先臨摹,在基本掌握前人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然後寫生。臨摹確實重要,繼承優秀的傳承,可直接登堂入室,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走。因為中國畫的學習程式、入手方式是以臨摹為先,很多人就以為中國畫不寫生,一生專以臨摹為能事,這明顯是個誤區。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黃土地記事之一》

二、寫生對中國畫發展的貢獻

經歷了清代以來保守思想、抄襲模仿的畫壇風氣,一大批有志改革振興中國畫的有識之土,加上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一批年輕有為的學子,把西方對景寫生、科學的透視學等知識引進國內,給當時沉寂的中國畫帶來了生機,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等,及北方徐悲鴻、趙望雲、黃賓虹、李可染、蔣兆和、黃胄等一大批中國畫家借鑑了西方寫生的方法,彌補了中國畫寫生的不足。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三清山雨後》

他們開始用筆墨直面生活,到大自然中直接對景寫生,給近代中國畫帶來了鮮活的生命。隨便舉幾個例子,如近代傅抱石在重慶居住期間畫了大量的寫生,嘉陵江山水啟發他形成了抱石皴。新中國以來,金陵畫家們幾次外出寫生,形成了金陵畫派,為山水畫帶來了新的面貌。尤其是李可染兩次較長時間的外出寫生豐富了筆墨的表現力,更是成就了他的風格李家山水。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靈巖寫生》

如果山水畫一直沿襲清四王臨摹風氣,而不觀察自然、認真寫生,就不可能產生新中國這一大批有創造力的畫家。又如石魯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的《轉戰陝北》轟動畫壇,如果沒有在陝北高原長期的生活和寫生的積累,也就不可能畫出筆墨酣暢、大氣磅礴的黃土莽原。因為在古人的畫譜裡尋找不到那樣生動的畫法,只有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尋才能找到適合的表現方法,激發創作的靈感。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雲中天下脊》

可以說,近百年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畫的發展迅猛、風格多樣、水墨功能的發揮、表現力的豐富,都是與寫生分不開的。應該說寫生給了中國畫無限的可能性,生活是中國畫發展的源泉,寫生是中國畫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是中國畫一次次煥發生機的造血機。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靈峰》

近幾十年裡,中國山水畫的又一次興盛,風格更加多樣,面目異彩紛呈,除了對傳統的重視,更與畫家大量的寫生分不開。交通的便捷,經濟的發展、視野的開闊,為畫家寫生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他們走遍了大江南北,走過了五大洲四大洋有了更寬的視野,在吸取著更多的養分,有了更多的想法,各自在尋找著符合自己秉性的風格。有的在自己的家鄉尋找到了為之一生鍾愛的題材,有的將創作的基地定位在千萬裡之外的異地風光。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天地衡嶽》

我認為中國畫一直都是重視生活深入生活的,只是我們的觀察方法與西畫的觀察方法不同,著眼點不同,在時間、空間、質感的追求上不同而已。中國畫與西畫的審美取向的不同,追求的畫面效果各異。中國畫寫生不是死畫,而是活取,不是客觀再現,而是主觀表現。西畫重視外觀,如追求外部環境影響下所產生的現象、光感,色彩變化,而中國畫更注重本質,如岩石的質地,質感,樹木更注重畫出樹幹的特質和樹葉的形態,更追求他們的物理本質。西畫要求透視的準確性,中國畫認為視覺的舒適感更重要,西畫追求明暗虛實,中國畫在意的是黑白灰的效果;西面表現立體,中國畫追求平面感;西畫再現真實,而中國畫是要講究“似與不似” 才對。這就是我們在寫生中要把握的關係。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恆山圖》

這幾年山水畫寫生形成了一股大的潮流。畫家們紛紛到大自然中去印證傳統,更深入地瞭解經典。同時在大自然中發現更多美好的東西豐富繪畫表現力,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時代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是時代給予我們中國畫發展的機遇。我相信對寫生越重視,對優秀的傳統就會越敬重,因為歷代大師的作品都是從觀察自然、對景寫生中獲得的養分,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寫生是中國畫繁榮的造血機——王學輝

▲王學輝《火石寨寫生之二》

也許有人擔心,中國畫因為重視寫生會導致中國畫特色丟失,我認為只要在寫生過程中,不忘中國式審美和中國畫的特點,我們就不雲迷失方向。

END

藝術修養靠一點一滴的長期積累,希望我們每次的分享都會給您帶來些許的啟發。歡迎關注我們,來到博林藝術館一起品鑑欣賞!

TAG: 寫生中國畫王學輝臨摹西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