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17年,上海3人吃蛋糕,一死一傷一人沒事,調查人員數次陷入迷局

由 DrX說 發表于 美食2022-12-24

2017年的一個夏天,上海市黃浦區疾控中心裡的空調溫度打的很低,但是檢測人員急得團團轉,汗都冒了出來。原因是自己在上午的幾份樣本當中都沒有致病因子,肯定是出了問題。

領導發了話:重新檢測一下,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紕漏。聽到這話,檢測人員再次進行工作。等機器工作的燈光滅了之後,結果還是跟上次一致。

既然樣本里找不出致病因子,那為什麼會出現一人死亡一人還在緊急搶救的情況呢?是另有原因,還是個人疾病?

甜蜜的下午茶,揭開了詭異事件的序幕

8月的第一個星期,黃浦區疾控中心的電話鈴聲大作。原來是復興東路的一家甜品店裡出現裡中毒事件,兩名顧客倒地,其中一人身亡,一人還在緊急搶救。事發緊急,疾控中心派人趕到現場,進行封控。

在店裡吃下午茶的,其實應該是三個人。第三個人說自己因為不愛吃甜食,所以一口沒動蛋糕。而美美地享用了下午茶的其他兩個人,就出了事,倒在地上的時候連話都說不了。

把3人所剩食物、飲料帶走檢測的檢測人員,本應該進行食源性疾病分析。一些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等等,都屬於此類情況。

可是,疾控中心的檢測人員根據一死一傷的發病時間、表現來看,化學性中毒的可能性很大。

常見的例子就包含推理小說中常用的氰化物、或是有機農藥投毒等等。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3人的檢測樣本中,竟無一處含有化學性中毒的物質成分!檢測人員接著想到了,會不會是細菌性的中毒呢?

可惜,結果再次讓他們大失所望。樣本檢測了好幾遍,死者和傷者的中毒原因卻沒有發現。那麼可能不是簡單的食物中毒了,情況指向了惡意投毒。

疾控中心人員將猜測告知了公安民警。警察在店裡瞭解情況後經過調查,排除了服務員作案的可能性。

同一桌享用下午茶的三人,為什麼有人毫髮無傷?

另一邊,法醫也對顧客們的生物樣本進行檢測。去世的顧客有肺出血、水腫、肺大泡的症狀。可是觀察了一下他的心肺病理切片以及過往病灶,這位顧客並不是因疾病而死,很有可能是毒發身亡。

現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法醫確定是中毒且三人吃了同桌食物,為什麼有人毒發,有人沒事?

毒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一直檢測不出來?

毒物是怎麼進入餐食當中的呢?

為了解決問題,毒化室的技術人員開始了尋找毒物的工作。因為實在缺乏線索,他們只能從最常見的毒物,比如普通人也能輕易得手的農藥開始逐一排查。

可惜,毒化室的技術人員使出渾身解數,篩查了個底兒掉,也沒有檢測出來結果。不過,他們根據經驗,提出了一個想法。

原來毫髮無傷的那位顧客,曾提供了一條看似不起眼的資訊。中毒的兩人曾表示,自己嘴巴有點發麻,之後心臟不舒服,才倒地的。心臟損傷?這能說明什麼?

其實,不少天然毒物進入人體之後,發麻症狀很常見。但不同的毒物,對人體損害部位有著細微的差別。這一條資訊,也許可以從對心臟損害比較大的毒物開始篩查。

果然,在200多種可疑毒物成分中不斷複核過檢之後,

關鍵毒物浮出了水面---烏頭鹼

提到烏頭鹼,不少人都很熟悉。因為它存在於川烏、草烏等幾十種中草藥當中。正常使用呢,可以鎮痛。過量使用,它能引起心律失常,最後導致心室停博、呼吸衰竭而亡。

一番調查,三人中的兩人都隨身攜帶著“毒物”?

本以為確認了致死的關鍵毒物之後,只要仔細搜查一番,就能找出真兇。但真相又跟檢測人員開了一個玩笑!

還在醫院緊急搶救的李女士,隨身攜帶的包包裡有一瓶藥酒,是毫髮無傷的那位陳先生送給她品嚐的。經過檢測,藥酒中含有

次烏頭鹼。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而且經過定量檢驗,陳先生家裡的藥酒和李女士包裡的藥酒,次烏頭鹼毒性濃度很低,達不到致死量。

面對警方的調查,毫髮無傷的陳先生解釋了情況:李女士說她身體不好,我就把自己家裡的藥酒送她了。自己絕對沒有投毒!

藥酒看似可疑,但所含成分並不是真正致死的毒物。自身毒性濃度也很低,害不了人。誰又能說,是送出藥酒的陳先生乾的呢?

此時,警方只能把目光移向剛剛經歷完搶救、轉危為安的李女士了。按理說,她自己也中了毒。總不會自己給自己下毒。直到一條奇怪的快遞資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中毒事件發生在8月的第一個星期。可就在7月底,李女士網購了一樣東西,卻填寫了假地址。快遞員被好一番折騰,詢問李女士正確地址,李女士卻要求自己去取。

感覺不對的民警,根據包裹資訊查到了賣家。這一查,居然揪出了個自制烏頭鹼粉劑的團伙。

他們所制的烏頭鹼粉劑,濃度高,與食物樣品裡的檢測出的烏頭鹼各項資料完全吻合。兇手,找到了。

為什麼要毒害他人呢,甚至還要把自己捎上?

原來,李女士本是個海歸,回國之後開了公司。在外人眼中,她風光無限。實際上李女士投資失敗,欠下300萬鉅款。走投無路之下,她開始賣起了理財產品賺錢。

因為這個契機,李女士認識了這次中毒事件裡的其他兩個人。兩位男士購買了李女士的理財產品之後,一直被她勸說繼續加投,再買別的產品。這麼一來,兩個人起了疑心,想要把錢拿回來。

見對方不聽自己的話,李女士急了。為了賺快錢,她根本沒有把對方的錢交給公司,而是自己拿去賭博。眼看著紙蓋不住火,她假意答應他倆,實則偷偷買了烏頭鹼粉劑,準備投毒。

提前到達店裡的李女士,在蛋糕上撒了粉劑。分蛋糕的時候,自己選了小份、含毒量少的一塊,給對面的兩位男士,切了一大半。

沒想到,一位愛吃甜食,便中毒太深後去世。一位不愛吃甜食,逃過一劫。

藥酒中毒,太多見

李女士喪心病狂,故意投毒害人是真。但在現實當中,無意喝下藥酒中毒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是因為自泡藥酒的風險很大,藥性不穩定,容易出現中毒事件。拿常見的中藥材泡酒,可能烏頭鹼濃度超標。一些人以毒攻毒,拿活蠍子、魚膽泡酒,毒性可能更大了。

Dr.X說

烏頭鹼中毒的案例有很多。不少人都是誤飲含烏頭類植物、有問題的藥酒出了事。建議大家一定要多當心。

TAG: 李女士藥酒毒物烏頭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