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由 槐序姑娘 發表于 美食2022-12-14

一朵女子,風輕雲淡,歡迎關注槐序~

這裡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唐詩抒情,宋詞重理。

情、理乃是人品格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讓人溫柔、溫暖的同時,兼具機敏和智慧。

所以讀書是有用的。

所以死讀書是沒有用的。

即便你看完四書五經、讀遍了唐詩宋詞,如果不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本質上不過就是在認字。

而文字,僅僅是人類溝通中所使用的一種符號。

7萬年前,智人靠一些簡單的溝通方式“組團出戰”,消滅了尼安德特人,進而稱霸地球。

我們稱那個時期為“認知革命”,但是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尤其到了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只識字是不夠的。

思想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或者全人類的高度。

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我們始終在讀聖賢書,到最後形成了一種慣性認知:古人說得有道理、聖賢說得有道理、專家說得有道理、意見領袖說得有道理、網際網路大V說得有道理……

這就導致了大部分人,甚至可以說是1%的人,在引領著99%的人,後者在被灌輸思想。

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思考和辨別能力,隨波逐流或人云亦云——這是常見的網際網路現象。

當然,一些人肯定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99%那部分,因為他們很可能是博士、碩士。

但其實,思想和學歷是無關的,你看那些被騙的,很多都是高學歷。所以見聞、見識和辯證思維很重要,換句話說,書呆子是最缺乏“相對”思考能力的人群。

這就是好多至理名言,皆來自於民間的原因。

今天,我們就認真、仔細說一說,什麼是思維認知?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是明代學者曹學佺的一副對聯,我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也見過不少人拿來用作網路簽名。

但實際上,這句話本質上就是典型的“說謊者悖論”:阿拉伯人說所有的阿拉伯人都在說謊。

首先曹學佺是讀書人,他一生有不同類別的著作30餘部,詩詞留存下來的有80多首,同時曹學佺還是個忠貞之士,崇禎自縊後,曹學佺曾投池自盡。

他越厲害,導致這句話傳信度越高(人類的奇怪思維模式),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認為這句話就是事實。

當然我也承認,曹學佺的這句話在狹義上是對的,的的確確有很多讀書人是負心漢。

可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負心漢,那麼這句話就是在偷換概念,所以聰明的“曹學佺”用了一個“多是”。

也就是說,這句話可以套在所有行業的人身上——我不想說這是一句廢話,顯得我很粗魯。

我們舉例說明,“戲子無情”的共識,是很早就有的,那是不是也可以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戲曲人?

所有的政客都是冷血的,包括古代的統治者,我們又可以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政壇客?

“無奸不商”這個詞幾乎是每個人的口頭禪,所以這句話也適用於商人。這裡需要說一下,“無尖不商”才是這個成語的正解,本是褒義。

你看,這句話幾乎適用於所有人,包括基數最大的農民,也有負心的啊!如果再細微擴充套件一下,連路邊手機貼膜的手藝人,也可以適用於這句話。

這就是有思想的讀書人的可怕之處,他們只要願意,就能把黑的說成白的,還不留痕跡,讓人覺得很有道理。

晚唐詩人高蟾,在看到李唐江山破碎後,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沒過多久,晚唐詩人韋莊也作《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所以,“傷心”到底是能畫成,還是畫不成呢?這就需要了解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經歷,也就是韋莊。

晚唐還有一位重要的詩人,叫杜荀鶴,他筆下有名句: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但是杜荀鶴因晚年向朱溫投謁,被指“失節”,為“晚節不保”的典型人物。可是他去拜謁朱溫時,朱溫已經從黃巢降唐,是反“黃巢軍”的中堅力量。

如果沒有朱溫,李唐江山或早就滅在了黃巢手裡。

還有一點必須要說明的是,公元903年杜荀鶴透過朱溫的舉薦做官,可是904年他就去世了。而朱溫是907年才逼哀宗禪位,正式稱帝建立大梁的。

所以我看不出杜荀鶴是哪裡“失節”了。

相反,我們看韋莊,黃巢軍攻陷長安時,他的《秦婦吟》孤零零地躺在大殿上,此時他已中進士,是唐朝官員。

而且他出身於“京兆韋氏”,僅唐朝就有9個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是他的先祖,著名詩人韋應物是他的曾祖。

按理說,他這個身份是該和李唐王朝共存亡的,以彰顯文人風骨。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可是,公元900年,宦官發動了政變,囚禁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時,韋莊就跑到了蜀中投靠了王建,然後率官吏民眾大哭三天,勸王建易幟稱帝,於是前蜀建國,韋莊封任宰相。

有趣的是,後世很多人都說,韋莊這是“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那比起崇禎自縊,聞訊投池自盡以殉國的曹學佺,又當如何?

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性或者多面性,單純地用“可觀”視角去看待問題,難免會有失偏頗。

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蘇東坡在《戲子由》中寫:

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所以杜甫和蘇東坡誰說得對?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答案是:都對。

杜詩抒情,蘇詩講理,雖然後者在反駁前者,但都符合人的正常認知,這就又回到“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論點上來了。

這樣矛盾的事情,在文化表達中很常見,有人說人生匆匆,有人說歲月漫長,只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理解。

卓文君說: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秦觀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羅隱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朱熹寫: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闡述:在農業革命以後,人類自身機能實際上是在退化的,只有大腦在不斷進化,然而我們認知從最開始的野人(單打獨鬥),到家族、到部落,再到民族和國邦的建立,逐漸形成的一種潛意識:尊重規則。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秦王贏者統一六國後,建立了全民從一的度量衡秩序,文化也在逐漸一體化,經過2000多年的演變,導致了許多人不願去思考,認為傳承下來的,或者廣為流傳的,就是正確的。

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是我們從小就學的,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你會覺得王之渙這首詩寫得太好了,可是研究史料以後,當你發現這首詩不是王之渙所作,你的認知就受到了挑戰。

然後問題來了,1200多年過去了,幾乎現代所有人都認為是王之渙的詩作,那還要改嗎?

這就是“規則”帶來的弊端,讓人懶於思考。

再比如唐朝錢起有一個名句: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這兩句詩因為太“火”,後來被秦觀和滕子京原封不動地搬運,用來致敬錢起,包括蘇東坡也引用過。

所以給後人的印象就是,這兩句詩就是起源於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慢慢就流傳下來,成為了許多人的認知。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而實際上“湘靈鼓瑟 ”的最早出處(文字記載)為屈原的楚辭,遺憾的是,一部分人接受的“規則”認知,於是選擇了失憶。即便讀到屈原的《九歌》時,也不會去想這個問題。

晏幾道最著名的《臨江仙》中有: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這兩句詩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五代時的翁宏在《春殘》中早就寫過。

還有更經典的案例是,古代詩人很喜歡在軍旅題材的詩文中寫“斬樓蘭”,比如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辛棄疾、陳子昂、杜甫等。

可“樓蘭”很早就向西漢稱臣了,他們的國家很小,相當於現代的一個鎮子,並於北魏後期漢化後徹底消失了。那為什麼到了宋朝、明朝還要斬“樓蘭”呢?

原因就是“規則”認知,因為很早有人用“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詩句,導致最終大家一起破“樓蘭”,對錯已經無關緊要。

改變“認知”的幾首古詩詞,看完你會覺得:要換種方式思考問題了

可生活在現代社會,新生事物和科學層出不窮,我們沒有了古人的指引,那文化“規則”也好,生活“規則”也罷,這種認知是從何而來?

我真的不想說是網際網路,那會讓我很難過。

但事實是,我們有好多大事、難事、都是透過網路發酵解決的,所以我很想再問一遍:你聽到的、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嗎?

我們的文化,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大V文化!

- end -

TAG: 曹學認知韋莊這句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