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剔骨肉,六零後七零後最愛的下酒菜

由 笑傲酒壺君 發表于 美食2022-12-12

成都成華區第一次封控後,東虹路,新開了一家小食店,很不起眼,卻取了一個還算奇怪的店名:詩鄉快餐。

快餐是不吃的,尤其是晚餐,想喝一杯的時候。

但敢叫詩鄉,我決定去看看,有沒有詩和遠方。

進門時,想起了一句話:酒鄉有路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哦,好吧,是酒鄉,不是詩鄉。

既是詩鄉,想必有酒有饕餮吧。

進門一看,明顯是剛剛試業,店鋪內也沒怎麼裝修。老闆熱情地上來招呼,看到菜牌上的涼拌剔骨肉,突然湧起了一些思緒,便點了一份,另加了份燒肥腸,拿出包裡還剩半瓶的觀鬥醬酒,靜待老闆上菜。

將帶肉的骨頭放在鍋裡煮熟,或者放在高壓鍋裡壓熟以後,再用尖刀將附著在骨頭上面的肉剔除下來,這種從骨頭上面剔下來的熟肉就叫剔骨肉。一般

剔骨肉就是豬排骨,是肋骨和脊椎骨剔下的豬肉。

很多人喜歡啃骨頭,那是因為緊貼著骨頭的肉口感好,味道鮮美,剔骨肉指的就是這種緊貼著骨頭的熟肉,用刀把它們剔下來,吃的更省事,省得費力氣去啃了。剔下來的剔骨肉可以炒食,可以涼拌,可以做湯,可以燉菜,也可以用來煮麵條,既鮮美又好吃。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 剔骨肉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在以前,

都是富人吃大魚大肉,而小老百姓只能偶爾買一次從豬頭和骨頭的夾縫中小心翼翼剔下的一小塊一小塊的肉塊,殊不知肉中的精華就是這些肉,不肥不瘦,連骨帶筋,爽脆Q彈,而且價廉物美。

在60——70年代,豬肉還在憑票供應的時代,鄉鎮集市時,一小盤涼拌剔骨肉,

一碟花生,二兩燒酒,絕對是鄉農們享受美味的高光時刻。

這是剔骨肉和花生米的合歡菜

我的父母均是教師,但當年兩個人加起來每個月也只有一斤肉的指標,小時候對肉的渴望也是強烈的。

學校的對面,是區裡的殺豬賣肉的門市,頭天半夜殺完豬剔完肉,那些連在骨頭上不好剃的肉用大鍋一煮,再剔下肉來,可以很便宜的賣一部分給我家和學校裡的其他教師,晚上我拿著小簸箕去端回來,第二天中午,便可以一部分拿來燉湯,一大半拿來涼拌,父親會咪上一兩白酒。

剔骨肉和花生米,便是我小時候認為的最好的下酒菜。想必60年代和7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有同樣的記憶和認知。

後來,我在吃燒烤時吃到骨肉相連,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味道。

上菜了,一股久違的鮮香撲面而來,酒意被勾起,燒肥腸的濃味刮來,已經是提前醺酣的感覺,老闆送了一碟花生米,說:“試試菜,多關照”。 嗯,很親切,老闆是妙人,知道50多歲喝酒爺們的最愛,恍惚穿越到兒時,用筷子蘸酒的歲月。

肥腸也很入胃,花生米也脆,問了老闆以前做啥?好嘛,給央企國企學校做團餐的,基本功:安全、衛生、味道,一個不能差。

以前喝酒,一口菜,一口酒,一口煙,現在煙基本可以不抽,酒是戒不了的,美食是必須的。改一句話:唯酒與美食不可辜負。凡有其他解釋,都有打貓(成都話:意思——獵豔)心腸。

詩鄉快餐,名字一般,單憑菜而論,可改為:詩鄉小鮮。

何解合意:

1、好菜好酒,詩歌相伴;

2、治大國若烹小鮮。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不僅要精神上的詩和遠方,還要物質上的——現實的星光。

星光雖遠,尚能看見。

有詩有遠方,兒時的暢想,生活的芳香,未來的夢想!

東虹路,詩和遠方,剔骨鮮香,與你邂逅,歌詠國昌!

觀鬥望星,把酒問天。詩與歌伴,浮想聯翩。

TAG: 剔骨詩鄉骨頭涼拌肥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