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給領導提建議是發私信還是發群訊息?雍正皇帝給你舉個例子

由 腦洞歷史觀 發表于 美食2022-12-08

清朝時,雲貴總督楊名時上了一個檔案,建議修浚洱海河道。這本來是一個好事,楊名時也是一個名臣。

康熙皇帝就說過,楊名時不僅是一個清官,還是一個好官。

好官提了一個好建議,本該嘉獎,但是雍正大怒,認為楊名時心術不正。

為什麼呢?

第一個,這種好事,為什麼晚不做早不做,早不提晚不提,到了快離任又沒離任的時候提?修浚河道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那你提了,肯定是留給下任來做,一是有可能做不好,那責任就是下任的,如果做好了,名聲又是楊名時的,因為是你提的。

所以你現在提,是好處自己佔了,風險責任由別人擔。

雍正為什麼這樣想呢?因為楊名時提這個的時候,用的是題本,而不是密摺。

清朝上奏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密摺,地方官員私下給雍正打報告。雍正批了以後,給了指導意見,官員才用第二個渠道,就是題本,走正式的渠道,經內閣看過,大學士稽核,再走到皇帝面前。

雍正認為,這個事情,你應該先用密本,私下裡溝通,如果我認同了,你再發題本。結果你直接題本了,搞得天下皆知,我是批還是不批呢,批的話就被你給挾持了,不批,顯得我不重視民生。

你搞這麼多彎彎道道,就是為了沽名釣譽,給自己撈名聲。

所以,雍正皇帝不好糊弄,但仔細想想,這也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人要是想找誰的麻煩,尤其是雍正想找誰的麻煩,總是能找到藉口。

雍正又確實想找楊名時的麻煩。

但楊名時在當時不僅是清官,還是好官,在官場名氣很好,還是學術界的領袖,在官場文化圈都是重量級人物,那雍正為什麼還要找他麻煩呢?

壞就壞在這個學界領袖上。

雍正當皇帝后,他準備要搞改革,要改革那就要整治一下老臣,尤其是那些透過考科舉上來的漢人大臣。

清朝康雍乾三屆皇帝對儒家文化其實是又要用又要防。要用,是用儒家管理帝國。防,是防著大臣用儒家思想來限制帝權。

明朝皇帝沒有控制住思想,思想話語權被大臣甚至是在野的文人控制著,明朝皇帝當得很憋屈。清朝皇帝因為是入關的,更加重視這一點。

雍正上臺後,就準備敲打一下這些儒家大臣。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楊名時。

要整人,第一步是什麼?大家想一下,當然是扣帽子。

我看史書,總為老人家的鬥爭術感到歎為觀止。心想老人家是學的哪一套南面之術呢?

是漢武大帝,還是秦始皇,還是別的?看了這麼多,我感覺老人家學得最多的還是雍正。

你看雍正整楊名時這一套。先給扣一個帽子。

什麼帽子呢?鄉愿。

什麼叫鄉愿,就是表面上與人無爭,到處說好話,但其實沒有道德原則。

說白了,就是你跟人家吵架,那些站出來打圓場,說算算了,你讓一下,你氣量大,退一步,你遷就一下的這群人。

這個帽子扣得很大,而且很不好聽。孔子老師說,鄉愿,德之賊也。

雍正這麼說,有沒有一點根據呢?還是有的。

楊名時這個人確實有點老好先生。比如他主持科舉的時候,經常故意把一些有背景的紈絝子弟涮下來,儘管這個人的文章其實不錯。然後又故意錄取一些寒門子弟,儘管這個人寫的文章不怎麼樣。這樣一來,大家都給老楊頭點贊,說他敢挑戰權威,還知道照顧窮人。

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你是拿公平公正給自己樹名聲。

另外,老楊頭跟下屬關係搞得太好了。好到什麼程度?他當雲貴總督期間,只彈劾過一個下屬。

清朝官員不說拉出去槍斃一個放一個,都有漏網的,也不至於只有一名貪官汙吏吧。明顯是楊名時包庇了下屬。

這一點雍正是不能忍的,你這是拿大清的規則來立自己的人設,搞得滿朝都說你是好官壞官。

所以,雍正給楊名時扣了一個帽子,鄉愿,德之賊。

其實雍正不是隻給他一個人扣了,他給四五個總督扣了鄉愿的帽子,都是走科舉上來的儒學大臣。其他幾位心裡不爽,但認了,鄉愿就鄉愿,總比被打成反動派強,所以都沒有說話。

楊名時受不了。他是搞學問的,讀書人,有點讀書人的脾氣。聽到皇帝說他鄉愿,他就寫了一封住,跟雍正討論,什麼叫鄉愿,以及我不能算鄉愿。

那雍正也沒有強行扣帽。你說不對就不對,我們討論討論,你緊張什麼。

表面上看,這個事情就過去了,但雍正其實是準備動手。

怎麼動手呢?

拋石頭。

什麼叫拋石頭,就是打一個石頭出去,目標不是打死對方,只是要表明一個態度,就是我要對付這個人。

皇帝收拾人,不可能直來直去地表示我要收拾這個人,大家給我弄他。

這樣太直接,而且萬一搞錯了,不容易轉彎。

所以皇帝殺人,一定是借刀殺人,只要透出點風聲,自然就會有人揣測上意,替你動手。

有一回,楊名時給雍正打報告,沒有走密摺,用的題本。我們說過,清朝大臣跟皇帝彙報事情兩個渠道,一個秘密彙報,叫密摺。一個是題本,透過內閣上報。

雍正是支援密摺的。有什麼事,你不要張楊,你先跟我彙報。

但楊名時卻偏偏用了題本。

雍正很不滿,認為這是故意的。因為儒家的思想是公開治天下,開啟大門辦事情。這種密摺等於秘密報告,是特務統治。

治天下,就要公開,這種私底下打報告算什麼回事?

雍正認為,楊名時是故意不用密摺用題本,就是挑戰他定下的規則。

尤其楊名時不是初犯,以前就犯過。有一次楊名時用了密摺,然後得到皇帝認可,改用題本正式走檔案時,老楊犯了一個錯誤,把皇帝的旨意透露了出來。

雍正規定了,你密摺過來,我有了批覆意見,但你不能把我的意見透露出去,透露出去了,那就會影響內閣的意見,變成大家都以我的意見為主。

所以,雍正很生氣,停了楊名時一年的密摺權,後面楊名時認錯,才恢復了他的密摺權。沒想到,這一次老楊頭又不用密摺。

這不是明顯跟我對著幹?

其實當時大臣們犯這種錯誤很常見。雍正的心腹李衛就經常透露密摺資訊,還利用這個來要脅大臣,經常說,這個事情是我跟皇帝彙報的,那個事情是皇帝叫我做的,用這個來提高自己的聲望,狐假虎威。雍正知道也不追究。

因為雍正認為李衛是自己的家奴,自己家奴辦事,都是為了自己。

那儒家大臣是朝中大臣,他辦事,不一定是為了皇帝我。

雍正需要的是奴才,不是大臣。

所以,別人可以乾的事情,楊名時就不能幹。楊名時幹了,那就要批評他。

雍正這一批評,等於拋石頭,表明態度,暗示下面的人趕緊向楊名時發起攻擊。

很快,一個人就領會到了。誰呢?就是李衛。

李衛以前是楊名時的下屬。楊名時當雲貴總督時,李衛當雲南布政使。有人說,李衛是因為跟楊名時共事時,跟楊名時有矛盾。因為李衛這個人很囂張,仗著是皇帝的心腹,經常欺負同事,連上級都不放在眼裡。

但不管有沒有矛盾,主要看雍正的心思。雍正不說整楊名時,李衛是不敢衝的,看到雍正放出風聲要整人,他馬上衝了出來,舉報楊名時有不法行為。

那有人舉報,就可以動手。

雍正安排了一個人去雲南查。這個人是誰呢?

朱綱,這個人不是科甲出身的,家裡兄弟都是當官的,算是清朝朱公子。雍正找他很簡單,一是聽話,二是他不是科甲出身,用來他對付科甲大臣的領頭人楊名時當然是最好不過的。

所以,用什麼人辦什麼事是很講究的。不同的人,代表著皇帝的態度,是過過場面,還是認真查。

朱綱去了之後,就開始審案。審了半天,也沒有審出什麼大事,無非是給同事送錢,幫同事補了空缺,然後又收了同事幾個金盃。

清朝不是法制社會,法制社會的特點之一,是如果一個人正常生活,那人人都是清白的。非法制就是一個人正常生活,那他肯定是犯了法的,是戴罪生活。比如清朝官員,一開始工資低,如果要讓衙門正常運轉,那肯定會有灰色收入,那這個灰色收入如果不查,那就沒事,如果一查,那就是有事。清朝的所有官員都是違法當官。審楊名時的罪名去審清朝任何一名官員,都能查出問題。

那倒黴的是,現在是審楊名時,審的時候,朱綱也領會了雍正的意思,對老楊這種學術領袖,重要的不是罪名,不是在肉體上折磨楊名時,而是在精神上打擊他。

要逼得太緊了,那楊名時想不開自殺了,那就變成楊名時成了衛道士,反而成全了他。只能從精神上,從文化上打擊楊名時,把他搞臭,這才是目標。

所以,審案的時候各種嘲諷,什麼你不是說從來不收錢嗎,怎麼就收了金盃等等。把楊名時的心氣打下去。

最後這個案怎麼判呢?沒有判,怎麼審下去發現不對了,因為這些事情牽扯到了李衛。李衛是當時雲南的布政使,要是楊名時有經濟問題,李衛肯定脫不了干係。所以這個案子最後是不了了之,只是把楊名時給罷了官,變成了布衣。但雍正皇帝的目標顯然是達到了,就是敲打那些甲科出身的儒家官員。要做奴才,不要想什麼儒家思想治天下。

最後說一下楊名時的結局,楊名時的結局還不錯。因為他會熬,熬到了雍正去世。乾隆上臺後,對楊名時還是比較同情的,重新的起用他,讓他進京當禮部尚書兼國子監祭酒,還到上書房南書房,給皇太子講課,乾隆二年去世後,還贈太子太傅。總算是平了反。

你看中國歷史這些事,就是你鬥爭我鬥爭你。難怪有人說,不要沉迷於中國歷史,因為中國歷史故事裡太多這樣的權力鬥爭,這些東西都是糟粕。

TAG: 楊名雍正鄉愿密摺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