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我們是三線子弟》5——年味

由 清清靜靜9999 發表于 美食2021-12-10

年味

早就期待著寫這一段回憶了,我始終覺得那個時候的年才是真正的年,才是有盼頭的年。

因為都是三線建設從外地來到重慶的“移民”,那時候條件有限,不可能每年都拖兒帶女的回老家武漢過年,大部分時候是留在重慶過年的。留居重慶的武漢人會一家家的輪流請客吃飯,那個熱鬧真是過年才有的。

我們家的年是武漢味的,結合了三線特色和武漢特色,從臘月二十幾就要開始準備了。我老爸是個傳統的武漢岱家山人,從那時起每年過年必做武漢傳統菜系,油炸系列是他最拿手的。炸藕夾、炸饅頭、炸翻餃;滷菜系列有豬耳朵、豬小肚、牛肉;蒸菜系列有粉蒸肉、粉蒸排骨。。。。。老爸經常炸藕夾炸到半夜,邊炸旁邊就有個小孩邊偷吃,吃著吃著,一年又一年就過去了,小屁孩也長大了。

有一年特別有意思,老爸晚上準備開工炸藕夾了,熟練的架起鍋,倒上油加熱,鍋裡翻起一陣陣泡泡,正準備放入藕夾時,老爸發現不太對勁。發現拿錯油桶了,倒成了洗滌劑,一鍋的洗滌劑正燒的熱鬧呢。

那時候請客一般有六七家人,大大小小二十多口。一般大人在客廳一桌,小孩在旁邊再搭一小桌。那時候條件差沒有所謂的餐桌,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的圓桌面,平時都藏在床底下,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擺宴席用。大圓桌面放在四方桌上面,可以坐10來個人,那個菜是層層疊疊放了兩層。那時候老爸真是厲害,一個人可以做大小兩桌菜出來,備菜都要準備兩天呢。

80年代初期,經濟條件還不是特別好,什麼滷菜啊,牛肉啊平時吃的少,都是過年才打打牙祭。小孩們坐一桌那叫一個搶的歡,經常都吃的不消化了。幾個小孩趁著過年還喝點果啤、香檳什麼的,洋氣著呢。印象最深是每頓飯後都會剩很多菜沒吃完,第二天早上稀飯下滷菜真是一個爽。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我們都會提前開始吃,到六點就要正式過年了。那個時候還有過年穿新衣服的習慣,不象現在天天都有新衣穿。父母雖然經濟上也很緊張,但我母親非常講究的一個人,無論怎麼樣,大年三十那天我一定是新衣新鞋,而且新式還特別新穎,真有種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感覺。

在三線廠生活的年代,過年最期待的就是放煙花了。那時候廠裡放煙花還是很奢侈,我印象中大年三十的煙花要花十來萬,那個時候十來萬真是個大數。六點半大人小孩換上新衣都往廠裡百花園走,聚集在一起,等待著煙花的綻放。滿天星、火蛇把天空點綴的通亮,煙火“噓噓噓”衝上天的聲音震出了節日的歡樂,五彩斑斕的煙花照亮了大人小孩們喜慶的臉頰,個個都興奮的拍著手,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晚上精彩一個接一個,看罷煙火,大夥又急勿勿往回趕,趕著回去看春節晚會呢。80年代初開始有了第一屆春晚,相聲、小品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再後來有了港臺明星的加入,在電視上看到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推向了一個高潮。那時候電視機還很小,我們家都還是黑白的電視,大人們背靠在沙發上,小孩就搬個凳子坐頭排,邊吃著零食邊欣賞著春晚。

小時候過年是一定要守夜的,要守到十二點春晚主持人一起念倒計時“十、九、八。。。。二、一,過年啦”,四面八方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聳,這才是直正新年到了。“難忘今宵”已經聽了幾十年了,如果哪一年春晚聽不到這歌,一定會感覺缺失了什麼,也說明我們的年代消逝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是被鞭炮聲炸醒的,各家各戶都在鞭炮聲中辭舊迎新,驅走舊年裡不好的運氣。我母親的好朋友是北方人,每年大年初一,都會讓她的子女端著一鍋才起鍋的熱騰騰的餃子,把我們從床上敲起來,這種情義真是難忘。大年初一吃完早飯,剩下的就是走家串戶去拜年。我陪著母親到她們的朋友家拜年,他們聊著天,我就負責吃各家各戶好吃的零食,走的時候阿姨們還往我們兜裡抓一大把,有時還會有點壓歲錢,10元的新錢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以後拜年要穿在四個兜的衣服,去裝紅包和好吃的。

吃吃喝喝,看春晚,看煙花,放鞭炮,過了大年初一,這年味就慢慢淡下來了,生活逐漸又迴歸正軌,孩子們又開始期盼著下一個新年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 過年煙花小孩時候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