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聽媽媽哭訴婚姻不幸,我也開始恐婚”|最隱蔽的替代創傷,在親人之間

由 三木水的心理世界 發表于 情感2021-04-08

壹心理主筆團|夏一丹

壹心理-人生的重要m t3在這裡找到答案

今天,我們和你聊聊“

情緒垃圾桶

”。

朋友呂檬,已經整整10年沒回過家了。

近6年,一次都沒和媽媽聯絡過。

“多聽她說一個字,我就會瘋掉。所以,只能主動把自己和她隔離開。”

她說得平靜,我聽著揪心。

我們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庇護。

可有的人,一生都在逃,逃離親人套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鎖。

“那一刻,我想從樓下跳下去”

呂檬的父母關係糟糕,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

每天夜幕降臨,別人家是燈火可親,她卻開始恐慌,因為父母的爭吵又將拉開序幕。

幾乎每一次的結局,都是媽媽又哭又鬧,爸爸一走了之。

留在媽媽身邊的人,只有呂檬。

媽媽痛心疾首地告訴呂檬,爸爸早就出軌了,而且不止一次,從沒間斷。

她還告訴呂檬,爸爸這邊的親人,個個都有“醜事”:奶奶嫁給爺爺是小三上位;

小姑姑喜歡的男人已經有了家室;堂哥賭博輸了拿家裡的房子去抵押貸款……

關鍵是,他們全部都對媽媽很壞:指使媽媽幹這幹那;和爸爸合夥欺騙媽媽;不把媽媽放在眼裡等等。

聽媽媽控訴,是呂檬成長中的主旋律。

起初,呂檬對媽媽心疼得不行,跟她一起氣,一起哭,立志說長大後會好好保護她。

這讓媽媽很欣慰,只要心情不好,都會找呂檬說:

“女兒啊,你說我能不難過嗎?”

“這些醜事我沒地方去說啊!誰知道我心裡苦!”

“還好我有你這個乖女兒,我只有你可以依靠了!”

……

漸漸地,呂檬越來越力不從心。

傾聽和安撫,會疲的。

可是看到媽媽傷心欲絕的樣子,她只能耐著性子撐下去。

忍無可忍時,她也衝媽媽吼過,但短暫的安寧後,媽媽又會調回“控訴模式”。

她似乎有個神奇的能力:無論在談什麼,總能成功地將話題引向自己這輩子有多慘。

“有天晚上,媽媽又一次說我爸如何如何時,我腦子裡升起一個念頭,如果我現在從這12樓跳下去,能夠換媽媽幸福,能夠讓我爸悔悟,我絕不猶豫。

我想讓媽媽幸福快樂,我也渴望解脫。”

也就是注意到自己有想死的念頭後,呂檬終於明白:

這樣的母女關係,是病態的,媽媽有問題,我也有問題。

持續接受負能量,後果有多嚴重?

呂檬的狀態,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

替代性創傷

“急別人之所急,憂別人之所憂”,對別人的痛苦太能感同身受,反而令自己不堪重負,好像自己也經歷了別人的痛苦,飽受困擾甚至內在崩塌。

而最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的,就是家庭內部。

理論上來說,家應該是有愛的地方。

這種愛,包括被認可、被欣賞、被保護等等。並非可有可無,而是生存必需。

可很多時候,家庭內部狀況並不如此。

父母無法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關係出現創傷甚至危機時,本該享受父母滋養的孩子,或主動承擔負面情緒,或被用來當作替補。

如果是兒子,往往更容易“被承擔”丈夫的角色,以彌補媽媽的情感空白。

我有個朋友,父親性格強勢,如果媽媽表現不如他意,就會大發脾氣甚至在家摔摔打打。

媽媽每次委屈難過,就找兒子訴說,夫妻之間發生矛盾,媽媽還經常讓兒子當法官。

畢業工作後,媽媽就在他租的房子裡搭了個小鋪住下來。

戀愛後,媽媽也毫不避嫌,沒有主動離開的意思。

他不想媽媽跟著自己生活,卻又不忍心拒絕,很苦惱。

原因既有先天的血緣關係,也有責任上的約束。

而如果是女兒,則更容易把自己代入媽媽的痛苦中。

就像呂檬,媽媽不斷地說自己的痛苦,自然會啟動她的共情機制。

她對媽媽的痛苦感同身受,最終被媽媽的痛苦淹沒,好像是自己在經歷不幸的婚姻,覺得婚姻可怕。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

女性天生同理心強於男性,因此也特別容易被父母“自然選定”為情緒垃圾桶。

但無論兒子還是女兒,分擔父母的痛苦,幾乎都是本能的選擇。替代性創傷不易區分隔離,卻頗為常見。

父母傾倒情緒垃圾時,是在對孩子做什麼?

首先,是責任和邊界的缺失。

夫妻之間發生矛盾,向兒女傾訴和求助,就意味著責任轉嫁,把無辜的孩子捲入了“戰爭”和傷害。

同時,父母也悄然推走了自己要承擔的養育之責。

這是錯位,也是失衡。

而對孩子來說,面對父母的需求,幾乎會本能地滿足,全身心去支撐。

這往往需要他們放棄自己的成長。

作為孩子,不僅得不到情感上的滋養,還要傾盡全力來滿足父母,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情感入侵和剝奪。

因為是親子關係,這種傷害往往持續時間長,強度大,而且不易覺察。

自然,傷害性也很大。

那長期處在替代性創傷中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a. 內在混亂

既要滿足父母的需要,也要顧及自己的感受,互相撕扯不可避免。

這樣的狀態內化後,會因為缺乏清晰的邊界,造成混亂和彼此衝突。

愧疚又怨恨,冷漠又激烈,希望又絕望……

許多人會迷失其中,找不到出口,陷落在情緒中。

b. 情感壓抑

長期接收父母的情緒垃圾,自然地會將自己設定成工具狀態,這也意味著,情感系統會變得遲鈍甚至關閉。

此外,當內在空間被別人的情緒擠佔時,自己的感受往往就會被壓抑。

不敢表達,成為了習慣。

而自己的感受,一旦長期被隔離,往往會產生很強的張力,對自己造成攻擊。

c. 沒有自我

先人後己,習慣性忽略自己,他們對別人的需求很熟悉,並能迅速滿足。

但對自己卻陌生而疏離,很難識別和確定自己的感受、需要,就像一隻漂泊的小船,找不到靠岸的港口。

在這些特點背後,是他們強烈的喪失、羞恥感,帶來低自尊、高迴避,缺乏力量等問題,不僅個人發展困難,進入親密關係,也是很大的挑戰。

怎麼突圍?

好在出現問題的,是這種互相制約捆綁的關係,而不是這個人本身。

這一切,都有突圍的機會。

a. 教會父母獨立,建立心理邊界

意識到問題的你,是時候,幫助父母“長大”了。

嘗試區分父母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不再將兩者綁在一起。

如果說,過去總是父母為先,那現在,要學著自私一些,不讓他們繼續逃避責任。

要知道,拉開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獨立和成長。

當然,某種程度上,這是對過去相處模式的否定。

對習慣承接父母情緒的人來說,是莫大的挑戰,會錯認為自己是在“拋棄”父母,從而深感內疚。

這時,可以試著讓自己多說說這種內疚感。

“媽媽(爸爸)受了太多傷,吃了太多苦。我作為他們的孩子,扔下他們不管,去過自己的生活,我覺得太自私了,我不忍心拋棄他們。

我害怕這樣做,他們會受不了,我會沒有了父母,沒有家。”

此時,新的情緒可能會出現,

可能是對“拋棄”家人的不忍,可能是失去家的害怕。

需要提醒自己的是,

“獨立”不是對親情生硬切斷,而是要發展出一種更舒服的相處模式。

情緒上來時,可以在心裡默唸:

“父母有他們的生活,我也有我的。他們只能為他們的生活負責,我也只能為我的生活負責。”

做到這一步,你已經在悄然成長。

b. 自己學會獨立

想要重新調整和父母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自己學會獨立。

成年後,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經濟獨立”,這將成為內在獨立的基礎。

不要小看這件事的難度。要知道,對許多孩子來說,經濟上離開父母支援,很難。

而即便是自己已經工作,有了收入。

獨立,也一樣會帶來強烈的恐慌和失控感。

面對不確定,才是最難的。

這裡,介紹一個緩解焦慮、提升掌控感的練習:

“此時此刻,我感受到……”

試著利用這樣的句式,將自己帶回到當下的狀態中,隨時錨定和發現自己。

這個練習的過程,可以用“書寫”或“自我對話”的方式來完成。

透過練習,提升自己的掌控感。

c. 重寫你的生命指令碼

你自己想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在腦海裡,想像出那個畫面。

這個畫面,要儘量多一些可觸控的細節。

然後,想想自己做什麼,可以靠近這樣的生活。

每天努力向前一點點,你的人生,一定會重新回到你的掌控之中。

人這一輩子,不可能沒有遺憾,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根本不存在。

過去已經發生的,早已消逝在時間洪流中。

而未來,卻是由你當下一個個微小的行動塑造出來的。

回看過去,試著停止指責和怨恨,對當下保持一份覺察。

看見自己內在真實的需求。

只要你願意,這就是你告別“情緒垃圾桶”身份,重新拿回內在力量的開始。

TAG: 媽媽父母呂檬自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