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他去清明祭祖超尷尬,拿著紙錢不知道,燒還是不燒?

由 文史小故事 發表于 情感2021-04-23

引言:

清明祭祖是中國人一個有數千年曆史的傳統,其源頭最早和追溯到周朝的祭奠儀式,因為周朝推翻了商朝以後,淘汰了商朝那套巫神禮儀,取而代之的就是周朝的祭祖文化,所以周朝開始無論是上到天子,下到老百姓,都會每年抽空去祭祖,不過當時還沒有清明節。

清明節為啥要祭祖

現在的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源頭據說有好幾個,不過最靠譜的說法,就是古代的三月三踏青節,還有就是晉國開始流行的寒食節,兩個節日漸漸合併而成的,不過當時三月三的踏青節和寒食節,和祭祖都沒啥關係,壓根搭不上邊。但是後來漸漸的儒家文化的確立,在漢朝大力提倡孝道文化影響下,清明時節祭祖的習慣和風俗也漸漸的流行起來,而清明節完美地將郊外踏青,一家團聚,太公分豬肉,還有郊外祭祖,吃寒食等習俗結合了起來,本來春光明媚的郊外踏青,在後來的演化下的,倒是和後來的孝道掛上了勾,有了後來清明節人找鬼的說法。

因為古人相信,人走了以後,那個世界和人的世界是一樣的,只是有了地域不同而已,所以吃的穿的,喝得用的,都和人間是一樣的,這體現了中國古人的一個唯物主義觀。這個觀點下,導致了清明節有了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習俗產生,就是會燒一些東西給過世的親人使用。

其實這都是古代因為有錢人家或者一些貴族,都會在墓葬用當時各種的高科技,還原了一個現實世界的風氣有關,比如秦始皇,不但建設了一座大墓,還留下了一隊守護自己的兵馬俑,而長沙馬王堆還有海昏侯的墓葬,我們看到了無數的珍寶和陶俑,都是這個習俗的源頭,但是畢竟當時許多老百姓,都沒厚葬的本事,所以只能選擇薄葬,

但是古人相信祖先的在聽之靈會保護自己,而且還相信祖先墓葬的風水好壞會影響自己的運氣,所以古人對祖先的墓葬是非常重視的,同時為了誠心,讓祖先保佑自己,家族都會集中在某個時間,一起去祭祖,當然每個地區不同,祭祖的時間也不同,比如一些地區就會在春節期間,一些地區是清明節,一些地區確實重陽節,反正各有各的風俗、但是他們相信祭祖是改運的最快途徑。

古人為何相信祭祖是改運的最快途徑?

其實這裡還有一些科學的唯物主義道理的,因為百善孝為先,而孝親祭祖是百善之源,古人們一直相信,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但是人的福報多少,孝順父母肯定是重要的指標,其實這和儒家理論是非常貼切的。而許多人如果富貴,或者是遇上了大難輕鬆渡過,或者忽然發跡,人們都會講一句,你祖上真是積了德,因為在古人看來,我們身體發乎父母,而父母的來源就是祖先,我們身體中有祖先的DNA資訊,而我們能夠如此幸運和生存下來,其實和祖先有很大關係,而祖先的選擇也影響到而來我們現在的情況。

就現在深圳來說,一些深二代和三代,可要好好謝謝當年肯南下打工和創業的爺爺和父輩,如果沒有他們,現在他們估計生活有點差距,而古代一些故事中,我們發現祖輩積善造福,子孫獲益良多的事例,最明顯的就是朱元璋家裡的恩人“劉繼祖”,“劉繼祖”當年就是發善心,給了朱元璋一塊地,埋葬了他的父母,讓朱元璋稱了帝,後來朱元璋封而來他的兒子為侯爵,劉家因此享受了幾百年的富貴榮華,這就是祖先留下福氣一個最好的事例。

而自從古代紙張普及以後,燒紙錢這事就開始出現而來,燒紙錢的由來,據說和蔡倫的弟弟有關係,因為當時蔡倫的弟弟手藝不大好,做出來的紙張有點差勁,但是做了一大堆,沒辦法銷售出去,就有點發愁,後來他的媳婦靈機一動,就想到了紙錢這個創意,也就是由此,紙錢就被民間接受,成為了清明祭祖配套標準產品,

並且由於紙張的好處很多,能在上面畫畫,又能寫字,還能夠摺疊出各種花樣,在古代紙錢已經是被玩成了各種花樣,但是卻還沒出現冥幣,因為當時人們日常使用的貨幣是銅錢和金銀,所以都需要將紙張,摺疊成金銀的樣子,不過這道工序,做起來有點麻煩。

到了近代,隨著紙幣的出現,同時印刷工藝的不斷工業化,冥幣也是誕生了,它一出世,就受到了歡迎,並且因為省事和簡單,更是搶佔了金銀紙幣的市場,到而來後來更是有些地區取代而來傳統的,要花時間去摺疊的金銀幣,成為了清明主流使用的標配。

清明祭祖為何他最尷尬?

到了八十年代以後,隨著人民的生活的提高,段了一段時間的清明祭祖,也恢復了重視,此時剛好出現了一波古裝電視劇潮流,而這段時間,四大名著成為熱門的IP,特別是西遊記,播出以來,熱度沒有斷過,到現在還是有很高的話題,而這部劇的卻是製作精良,演員和很到位,演什麼像什麼,和現在的一些網紅電視劇比起來,確實差距顯示了功底。

更重要是當時楊潔導演,挑選的演員很有觀眾緣,讓人看一眼就記得,隨著這部劇都成功,許多的演員都紅遍一時,可是有幾位演員,就非常的尷尬了。

一位是飾演如來的演員,朱龍廣老師因為表演的太好了,結果許多的寺廟按照他的樣子修建瞭如來塑像,導致他有時候,去到一些地方,引起了大家的圍觀,這讓他非常的無奈。

當然這也算是他表演的肯定,畢竟能夠將一個角色表演的如此成功,在現在看來都是是成功的,而另外一位就更尷尬了,他就是王衛國老師,他在劇中飾演的就是玉皇大帝,

據說當年選他,就是因為他的外形很貼近大家思維裡面的玉皇大帝形象,當他穿上了戲服,一位仙氣飄飄,五官分明,氣質高貴的玉皇大帝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最後他成功的被選為玉帝的飾演者

他去清明祭祖超尷尬,拿著紙錢不知道,燒還是不燒?

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他的演技的確很到位,結果導致的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被同事和朋友,還有遇見的老鄉,都直呼“玉帝”,而很多人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對此他倒是沒有太大的意見,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接受大家稱呼自己為玉帝,

但是在後來一次清明祭祖的時候,他就有點尷尬了,玉帝就玉帝吧,當時他虔誠祭祖以後,拿起紙錢準備燒紙,卻突然看到冥幣上印的玉皇大帝,頭像和圖案就是自己飾演的玉帝。

他去清明祭祖超尷尬,拿著紙錢不知道,燒還是不燒?

王衛國老師後來回憶說,被說當時會有多尷尬了,拿在手裡,都不知道燒還是不燒,燒把自己覺得很怪,不燒清明祭祖這事,你也對祖先有個交代啊。由於沒辦法扎到印刷廠,也不知道哪裡首先想到這個點子,將他印上去了,而他本身不是玉帝,沒有法力控制當時的冥幣的在民間的流通。

後來網際網路發達了起來,人民才發現這件事,但是已經用了許多年,深入民心了,所以網友們只要安慰他這時演技的認可,不過另一方面看,還是老版的西遊記玉皇大帝的形象太好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事情。

他去清明祭祖超尷尬,拿著紙錢不知道,燒還是不燒?

不過這事誰遇上誰尷尬,當然如果你是王衛國老師,遇上這件事,燒還是不燒?

TAG: 祭祖祖先清明清明節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