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家存4樣,一生白忙”,是哪4樣?家庭落魄的4個徵兆要注意

由 人生立身處世智慧 發表于 情感2021-04-20

家庭的興盛大計,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人生的起起落落,做事的是非成敗,家庭的興衰起伏,往往是人力很難決定的。

所以《易經》中才說:“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防微杜漸的意識,特別是在治家之時,就算家境尚好,也要懂得居安思危,凡事防範於未然,這樣才能避免家庭落魄。

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家庭的衰敗?很多家庭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今天就從我瞭解到的情況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兄弟姐妹失和

現在在很多家庭中,其實都有一種令人痛心的情況。過去父母含辛茹苦一輩子,拉扯大了子女,本以為孩子越多,年老之後照顧自己的人就越多,晚年會更幸福。

但是,有些子女在孝敬老人的時候,很容易跟兄弟姐妹之間攀比。別人做得不夠好,如果自己做的多了,就覺得吃虧了,乾脆自己也不做。

在這樣的家庭中,不僅父母得不到良好的照顧,每天都很心寒。而且兄弟姐妹之間,也會互相仇視,每天紛爭不斷。反觀那些父慈子孝之家,可以安享幾世同堂,每到年節的時候,整個大家庭齊聚,家中就會呈現出一種興旺的景象。

而且,兄弟姐妹之間感情很好,如果其中一個人發生了困難,大家還會彼此相幫,藉助家庭的力量讓他走出困境。等他自己有了能力,還會回饋家庭和兄弟姐妹,讓家庭變得更加興盛。

二、子女不思進取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我們想讓家庭振興,僅僅是多掙錢就夠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有錢的人家,生活得非常驕奢,父母為了事業,疏於對家庭的責任。內心中為了彌補孩子,就給孩子很多錢,希望以此來滿足孩子。

但是這樣做,父母獲得了一時的心安,其實為家庭埋下了隱患。他們沒有時間去關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孩子就變得只會花錢來滿足自己。這其實很容易養成驕奢的壞習慣。

當孩子想要的,都可以輕易地透過金錢來滿足,他們就會喪失自己去努力奮鬥的動力。並不是這樣的孩子不爭氣,而是他們得來的一切太輕鬆了,沒有什麼危機意識和緊迫感。而且孩子還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被壞人引上邪路。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這樣孩子才能明辨是非,樹立良好的三觀。否則,一旦孩子毀了,其實是毀掉了家庭未來的希望,這是父母掙再多錢也無法挽回的。

三、夫妻互相猜忌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是也並非空穴來風,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夫妻不能和睦相處的例子。

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是很難做到,夫妻兩個人條件都相當,一定是彼此之間存在互補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家庭服務,這樣的家庭其實是更圓滿的。

一般我們在家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男人創造了更多的經濟利益,所以就覺得女性付出的辛勞不重要。如果沒有妻子的支援,丈夫也無法安心地做出工作成就。

如果家庭中,丈夫不體諒妻子,總是抱怨妻子沒有好好持家,或者妻子總抱怨不顧家。兩個人其實都沒有搞清楚,這是為了家庭而做的分工。長期這樣猜忌,就會惹來各種矛盾,甚至導致夫妻反目,這樣的家庭就會衰敗,我們要注意了。

四、陷入鄰里紛爭

其實,一個家庭內部所發生的事情,都好解決。畢竟是家庭內部矛盾,只要我們彼此能夠多包容,都是骨肉至親,不可能有隔夜仇。

但是,有很多家庭的衰落,往往是在家庭的外部,結下了仇怨。我們每天跟自己的四鄰,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產生了紛爭,又沒有人可以調節,大家總想給對方找麻煩,這就會紛爭不息,對一個家庭是最不利的。

其實,古時候的人就非常在意鄉鄰和睦。清朝的宰相張英,他老家的鄰居蓋房子,佔了他家的地,家族的人就給他寫信告狀。張英卻回信說:“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這首詩就是告誡家人,不要和鄰里起紛爭,於是家人家把地基往後讓了三尺,鄰居也被感動了,所以也往後退了三尺,這段佳話,給後人留下了“六尺巷”的典故。所以說,家和則興,家不和則殃,會導致家庭的衰敗,我們要注意了。

一個家庭中,有上述這四種情況,就算家業再興盛,到頭來也是白忙一場。我們在治家的時候,要想辦法避免發生,快看看你家有嗎?

TAG: 家庭孩子其實兄弟姐妹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