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我的姐姐》帶來輿論風暴:只有棄養弟弟才能證明女性“自我”?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情感2021-04-1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清明檔電影《我的姐姐》,因為開放式的結局引起了輿論的狂風暴雨。

電影中,安然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和父母關係疏離和弟弟交集稀薄,而一場車禍強行篡改了他們各自生活的軌道。

安然的父母在車禍中意外身亡,只留下年幼的弟弟無人照看。二十出頭的安然不得不面對是犧牲自我撫養弟弟,還是棄養弟弟追求自己人生的抉擇?

安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此時各路親戚輪番上陣指責安然,認為她不願撫養弟弟沒有良心、自私,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安然應該放棄自己更好的前塵,把撫養弟弟當做人生首要任務。在他們的觀念裡,姐姐就應該犧牲、忍讓、承擔超乎年齡的壓力和責任。

電影前半段對多年來中國家庭對女性的壓迫和剝削的揭露,引起了廣泛共鳴,但分歧出現在後半段,對於前面鋪墊的不公,電影最後並沒有給出一個邏輯自洽的結局,而是強行用親情感化安然。

弟弟突如其來的懂事,莫名其妙地喚醒了安然對親情的依戀,最後安然放棄簽下收養協議,帶著弟弟從收養家庭裡跑出來,這一強行圓滿的結局刺痛了那些內心被激起狂風暴雨的觀眾。

對有過類似經歷的“姐姐們”來說,她們曾遭遇瞭如此不公的對待,即沒有得到道歉,也沒有得到同情,卻被安排釋懷,這並不能說服她們。

如果輕而易舉地釋懷,對不起她們曾經努力地反抗,對不起她們曾經為了改變命運承受的絕望。

這是電影編排的問題,當然也是現實生活難以被解決的問題,所以觀眾不滿意,因為結局不符合他們內心的期待。

我們這個時代,女性正在全面覺醒,她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擁有的權力,理應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並懂得為了獲得這樣的人生付出努力。

但整個時代的意識,尚未形成能夠與之相匹配的意識形態。

自然就會有諸多不幸存在,安然是,千千萬萬的姐姐是。

其實這部電影就不應該設定結局,告訴女性怎麼做,本質上就是一種安排就不公平。安然無論怎麼選擇都沒有對錯,擺在她面前的兩條路,撫養弟弟和選擇自己的人生,哪一條都註定會充滿艱辛。

放棄弟弟,意味著安然要揹負一生的道德譴責和內心愧疚,帶著弟弟要承擔起撫養的艱辛,生活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每個人都是戴著鐐銬跳舞。

所以我們應該支援女性的選擇,而不是支配。

女性獨立女性自我,並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是將女性從傳統道德的枷鎖裡解放出來。我們能夠告訴女性的應該是,弟弟是否出生?個人的性別都不是你能決定的,但是你有如何選擇的權力,且無論你做什麼樣的決定,我們都會支援你。

無須強調正確抉擇,讓女性自己站在選擇面前,自己去選擇,自己去承擔。

人什麼時候內心是自洽的呢?

對自我生命有絕對選擇權的時候,能夠掌控自我生命的時候,哪怕前面是暴風雨,但只要選擇不是被外界、道德強加的,個體就會在這條路上獲得幸福。

即便安然最後選擇撫養弟弟,但若選擇是她自己做的,是她想清楚自己要放棄什麼承擔什麼後決定的,她的人生未必就不幸。

而安然的姑姑,之所以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扭曲,是因為她曾經的犧牲並不是她自願的,所以她不甘心。人生不是非此即彼,女性獨立自主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要放棄親戚家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情感聯結、家庭歸屬。

過去女性的確在家庭裡承受了很多不公平,但若因為曾經的不公,而走向極端屬實不值得。

正如女性學者張琪所言:“親密關係不是教條的對等,而是可以索求也有能力提供愛,是可以被照顧也有能力提供支援……是能掌握也願意讓出一些主動權。”

女性獨立並不代表原子化的生存狀態,不代表女性一定要拋棄家庭,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透過現象看本質,觀眾在這裡反對的其實不是安然撫養弟弟,而是整個男性群體在男權制度下對女性的壓榨。

父母去世姐姐撫養弟弟,本該是自然人倫之事,但性別議題的出現導致其演變的複雜異常。

不少人直接將女性與男性割裂開以證明自己的立場,只有排斥、厭惡、貶低男性的女性才能稱之為獨立女性,

女性向男性的任何一點妥協,都會被認為不符合獨立女性的標準,以一種極其單一的價值標準剝奪了女性的其他選擇。

男性和女性應該是互利共贏的協作關係,任何一種極端,最終都會導致兩敗俱傷。

世界並不是由某一種性別獨立構成的,人作為一種社會產物不可能完全割裂他人,而獨自存活,我們總會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時刻依賴身邊的男性或女性,但就能證明我們不獨立沒有自我嗎?

顯然,不能。

《我的姐姐》帶來輿論風暴:只有棄養弟弟才能證明女性“自我”?

男女兩性不可分割,我們應該做的是合作,尊重彼此的存在、選擇和欲求,只有互利才能共贏。我們本身無法改變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但以何種狀態去面對這種差異,選擇權則在我們。

再退一步講,集體意識往往是落後於社會發展需求的,如果我們在做個人選擇的時候,過於受集體意識的影響,最終自己受傷害的可能性極大。

社會規律我們無法改變,但如何面對則在我們。

放下內心的芥蒂,去尋求能夠讓男女雙方利益最大化的道路。擁有此種尋求的能力,無論在具體生活中是否在經濟物質上對別人有依賴,那麼一個人就可以說是獨立的。獨立、自我是一種深層次的力量,是面對生活不屈不撓的精神,它遠比我們看到的要深遠得多。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TAG: 女性安然弟弟撫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