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23歲女兒在家啃老,說上班打工是不可能的,父母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由 活潤影視咖 發表于 汽車2021-12-11

前兩天在家裡看電視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是講一個女孩的故事,這個女孩家裡連續三代只有她一個姑娘,而且她還是家裡面最小的一位,她的家庭條件還挺好的,大家應該能想到這個女孩該多幸福。

這女孩在家從小什麼也不用做,做錯事情媽媽也不批評,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從上學開始,媽媽除了讓她學習,其餘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算她自己想做,媽媽也怕她累著,不讓她做,就連洗衣服,洗頭髮這種事情媽媽也要代勞。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在家吃飯睡覺,孩子上了大學後,住了宿舍,由於孩子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媽媽不得不去陪讀,伺候孩子的吃穿用行。大學畢業後,孩子因為這些問題,沒有一個工作單位願意要她,導致孩子現在23了還坐在家裡,讓家人伺候,沒有物件,沒有工作。

看到這個訊息後,大家對此既無語又無奈,都在想自己可不要這麼慣著自己的孩子。

“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說讓孩子在小時候吃點,受點罪,其實是好事。如果家長怕孩子吃苦受罪,把孩子該受的罪都自己承擔了,對孩子後期的發展和自我能力的鍛鍊都沒有好處,是真正的害了孩子。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材,但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下面這6種媽媽型別都是不可取的,其中有你嗎?

一、過分自責型

在美國父母從小就鍛鍊自己孩子的獨立性,從18歲開始,孩子的吃穿用行的費用就是他們自己在解決。在中國,家長就像老母雞一樣,希望永遠都能守護著自己的小雞,不捨得讓他們出去自己覓食成長。有些孩子成年後,還需要家長照顧他的吃穿用行,掙錢給他們花,甚至有些結婚後,自己都不能照顧自己,父母不僅要照顧他,還得照顧他自己的小家。

記得電視上報道一個小孩,因為早上賴床不起,導致自己遲到到受到老師的批評,就開始埋怨自己的父母不早早地叫自己起床,害自己遲到被老師罵,完全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反應卻是對他道歉,還說下次一定記得早點叫他起床,不會讓他再遲到。這樣做就會讓孩子自己沒有愧疚,父母將所有過錯都自己承擔。

有些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有問題,孩子摔倒家長埋怨是地太滑或者自責自己太粗心而導致。磕到碰到都會埋怨外界因素,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找經驗避免以後類似的事情發生,導致孩子以後遇到問題只會埋怨,不懂得從自身找問題,大事小事都怨別人,沒有責任感。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自己享受的理所當然,沒有感恩之心。

父母這種付出是不會受到孩子尊重的,當孩子碰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遇到挫折會反過來怪罪別人,為自己找藉口,長此以往想讓孩子孝順父母會越來越難。

二、強烈控制慾型

這種型別的媽媽要求孩子絕對聽話,媽媽希望絕對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人生路線發展,不能對媽媽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如果違背媽媽的決定,在媽媽看來就是叛逆。

這種案例身邊就有很多,即使孩子結婚了,媽媽還會去插手,這樣會將自己的孩子變成真正的“媽寶”。

還有一些父母非常自私,他們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有的家長自己工作不順利,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要求更高,讓他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去發展,對孩子自己的意見不關心。其實這些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見,活不出自我,孩子對自己的未來人生路感到迷茫,離開父母后自己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孩子會更多地依賴父母,永遠走不出自己的路。

三,喜歡攀比型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到處攀比,找自己的優越感。從孩子升學考試到穿什麼襪子這些小事,媽媽都會和同事、鄰居比一比。連孩子上學讀的什麼書,背的什麼書包都要拿出來曬一下,除了攀比這些,家長比的最多的還是孩子的成績。

別人孩子上興趣班,不管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都必須去;孩子考了班級第一名,就會問全校第一名是誰,讓孩子下次拿到全校第一名。父母在不知不覺的攀比中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也會為了攀比而努力,忘了學習的目的和為什麼要學習。

23歲女兒在家啃老,說上班打工是不可能的,父母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四、“孩奴”型

一些父母自從有了孩子以後,他們的人生目標就變成了孩子,努力工作為孩子,掙錢為了孩子,卻忘記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是什麼。

很多媽媽常說有孩子和沒孩子之前完全是兩個樣,自己生活重心全部都是孩子,為了照顧孩子與朋友聯絡少了,同事同學聚餐也沒有時間參加了。為了家庭和孩子,原本很好的事業也慢慢放棄,將自己從一個事業型女人變成一個家庭婦女,但是這樣真的好嗎?讓孩子認為媽媽為了自己和家庭放棄了很多東西,孩子會有愧疚,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有這種媽媽的孩子也沒辦法活出自我。

五、過分擔心型

很多媽媽在孩子出遠門時,會不停地對著孩子叮囑,要吃好穿好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比自己出門還要緊張。

十五年前的學生上學都是自己揹著書包上下學,現在估計很難再見到這樣一種場面了。現在的學校門口堵得最多的就是車,站的最多的就是學生的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擔心永遠都不會停止,永遠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父母擔心孩子出門會遇到各種危險,就怕他們不能夠處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讓孩子卸下父母的重擔輕鬆出門,開開心心地回來。如果家長處於一種過度緊張的狀態,孩子也會變得敏感緊張,對父母和孩子都會有負面影響。

23歲女兒在家啃老,說上班打工是不可能的,父母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六、過度操勞型

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一種場景,父母站在旁邊給孩子拿著吃的,而孩子坐在一邊很享受地吃著,不會問媽媽吃不吃。或者在公交車上孩子坐著,父母站在旁邊,還得抓緊他,防止孩子掉下來。父母對孩子真是操碎了心,將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他們,沒想著孩子會回報,但是孩子並沒有對父母抱有一點點感恩之心,而是變得越來越自私,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有感恩之心,在生活中不要什麼事情都要替他做,讓他自己嘗試著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他才會變的有責任感,孩子進入社會,才能真正地面對社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TAG: 孩子自己父母媽媽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