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卻兩次叛主,臨終前留下人盡皆知的六字成語

由 乾福利聯 發表于 汽車2021-07-26

唐朝從建朝一直到滅朝,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多如牛毛,在眾多將領中,有一個將領是最具有爭議性的。這位將領曾經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的將領,自己另尋生路,後來卻兩次叛主,引起了眾人的討論。

圖片:將領騎馬劇照

一、救完將領後不留姓名

唐玄宗當政期間,京兆盩厔縣有一個名叫張光晟的小夥子,關於此人的身世,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他之所以成名,是因為他先後救了兩位大將,被救的大將為了感謝他,這才給了他名揚天下的機會。

756年六月,唐朝軍隊與安祿山所率領的叛軍再次展開了生死較量,這一次,叛軍設計把朝廷軍隊殺得差點全軍覆沒。在逃亡的過程中,步兵統領王思禮被敵人射中戰馬,他本人也摔倒在地上。

就在危急關頭,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王思禮,並且在王思禮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離開了戰場。事實上,這位主動救將領並且不留名的年輕小夥就是張光晟,當時他並沒有想得到對方的回報,然而,他卻沒有料到,被他救下的將領竟然會一直把這份恩情記在心裡。

之後,王思禮時刻想著回報恩人,卻苦於找不到昔日戰場上那位年輕小夥,甚至連對方是否還在世都不知道。

圖片:王思禮摔倒在地劇照

轉眼間,三年的時間過去,王思禮因為平亂有功,官拜司空。這個官職的權力雖然不是朝中最厲害的,可也在千萬人之上。他的部下有一個名叫辛雲京的官員在代州擔任刺史,因為不小心得罪了小人,因而被小人詆譭,讓王思禮以為他真做了壞事,準備處置他。

這時,張光晟剛好在辛雲京的麾下任職,當他得知自己上司的難處時,主動站出來,請求前去向王思禮說明情況。就這樣,原本不可能再有交集的兩人,竟然再次站到了一起。

當王思禮看到張光晟時,一眼便知道對方就是自己日日找尋的恩人,頓時感動得淚流滿面,

事情完成之後,張光晟準備辭別王思禮,回到自己營部就職,可是王思禮怎麼也不肯,非要和張光晟結拜為兄弟,還提拔了張光晟的官職。

辛雲京欠下了張光晟的人情債,時刻想著怎麼回報對方,當他因功得到朝廷的提拔時,第一時間把張光晟推薦給了朝廷,讓他接替自己的職位,就這樣,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夥子,從此走向一條充滿爭議的道路。

圖片:默默無聞的小夥子劇照

二、名動天下

眾人都知道朝廷最終擺平了安祿山,卻不知道朝廷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事實上,以當時大唐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打敗安祿山,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大唐還請了很多外援,其中就包括回紇。

國與國之間從來不可能白幫忙,回紇同樣不可能白白把自己的軍隊借給唐朝,為了得到回紇的支援,一名大將還主動把自己女兒嫁給了回紇的可汗。

結果,大唐打敗了安祿山,卻招來了新的祖宗,也就是回紇。回紇仗著自己是唐朝的恩人,對大唐態度非常蠻橫,還經常騷擾邊境百姓。因為欠人家恩情,大唐皇帝明知道對方惡劣,依舊不敢吭聲,只能不斷地退讓。

778年,回紇再次舉兵進犯中原,唐朝軍隊實力不及回紇,被對方擄走數萬羊馬,還在戰場上被殺了一千多士兵。回紇兵強馬壯,對大唐又有恩情,難道就這樣被對方欺負了?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皇帝同意,張光晟也不同意!

經此一戰,回紇一聽到張光晟的名號,再不敢輕易進犯中原,作為主將的張光晟也在這場戰爭中走向人生巔峰,被朝廷派去鎮守邊防。

圖片來源於網路:回紇

三、濫殺回紇人,官職被貶

回紇再次看到了大唐的實力後,開始對大唐起了敬畏之心,不但不再欺壓大唐,還主動對大唐皇族示好。在雙方的溝通之下,兩國再次恢復外交,和平共處,然而,這種局面卻被張光晟打破。

回紇的新君主有個叔叔名叫賀達幹,此人仗著昔日恩情在長安城處處欺壓百姓,百姓們有苦難言。唐德宗繼位後,直接下令讓他帶人回國,賀達幹雖然心有不甘,但是礙於大唐的實力,只好帶著他的人和四處搜刮來的寶貝回國。

這事原本也算結束了,可是賀達幹在回國的過程中還不放過百姓,並且剛好撞到了張光晟手裡。

張光晟竟然敢殺了回紇新君主的叔叔,這事可鬧大了,雖然他在殺死這些人以前請奏了朝廷,甚至是在朝廷的默許下乾的,但是並不代表他犯下那麼大殺戮後還能安然無恙。

為了平息回紇的怒火,唐朝皇帝只好降了張光晟的官職,讓他回京當一個有名無實的閒官,在戰場上意氣風發的將領,一朝變成閒官,張光晟過得非常壓抑。

圖片:將領被貶回京劇照

四、兩次叛變

以張光晟的性格,就算他在朝中不得志,應該也不至於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才對,然而,被後世批判最多的卻是他的背叛,而且還是兩次叛主。

公元783年,中原發生涇元兵變,士兵們因為各種問題產生不滿情緒 ,在京城大肆掠奪財物,圍攻朝廷,皇帝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逃離京城。

此時的張光晟早已沒了實權,當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原本是隨著大家往外逃的,

在他的意識裡,朱泚曾經在涇元任職,而且深得人心,如果眾人擁戴他上位,將會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想到這裡,張光晟趕緊跑到朱泚府上,企圖說服他逃走,此時的朱泚還沒有當皇帝的想法,所以張光晟的勸說非常成功。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卻兩次叛主,臨終前留下人盡皆知的六字成語

圖片:朱泚劇照

可惜,這兩人剛跑出大門,軍隊統帥姚令言帶著眾人來到跟前,執意擁戴朱泚為新帝,朱泚在半推半就之下答應了此事,並且堅決要張光晟輔佐他,為了保命,張光晟別無選擇,本來對大唐忠心耿耿的他,被迫叛主。

如果說這一次叛主是出於偶然,張光晟的第二次叛主就有些讓人捉摸不透了,

這件事情對於朝廷來說是件好事,畢竟,如果沒有張光晟做內應,朝廷也不可能那麼輕鬆收復長安,但是以朱泚的角度來看,張光晟卻是叛徒。

更讓人看不透的是,張光晟在背叛朱泚的同時,又把朱泚等人送出長安,讓他們去逃亡,朱泚和幾個重要將領離開以後,朝廷很快就收復了長安城。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卻兩次叛主,臨終前留下人盡皆知的六字成語

圖片:張光晟率軍背叛朱泚劇照

五、死前留下一個成語

對於張光晟的叛主行為,李晟看在他做內應有功的份上,保住了他的性命,還經常帶著他出入各大宴會場合。然而,就在張光晟風光無比的時候,死神之箭早已經瞄準了他。

在一次宴會上,有一個名叫駱元光的武將說自己不同反虜同席,然後直接回家去了,之後,對張光晟欣賞不已的李晟,只因為駱元光的一句話,竟然當場殺了張光晟。

臨終前,張光晟總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留下一句遺言:“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後人把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正是“一不做,二不休”。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卻兩次叛主,臨終前留下人盡皆知的六字成語

圖片來源於網路:“一不做,二不休”

為了這一句成語,張光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他當初不反唐,或者在反唐以後不後悔,都不至於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不過,他的這句人生格言,倒是成了他名留於世的資本。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TAG: 張光晟回紇王思禮大唐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