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清華教授出題上聯“孫行者”,學生紛紛交白卷,唯獨此人獲滿分

由 新立快訊 發表于 汽車2021-06-17

熟悉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人,一定知道劇中常有各種“鐵三角”對對聯的情節,讓人捧腹不已。紀曉嵐剛當上侍郎,和珅便讓人牽來一隻狗:“這是何物啊?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妙對:“和尚書,這要看尾巴。下垂是狼,上豎(尚書)是狗!”眾人鬨堂大笑。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學中一種趣味橫生的藝術形式,講究很多,分類也很多。如果按照修辭技巧分,有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或者疊字對、析字對、拆字對;按照聯語來源分,又可以分成集句聯、集字聯、摘句聯、創作聯。

看著複雜,其實集句聯、集字聯、摘句聯都屬於從其他人的詩文裡摘取字句,唯獨創作聯是完全自己獨立創作出來,不借鑑他人智慧,最能考驗個人文學水平。這裡我們說一個很典型的例子,1932年,有個叫周祖謨的青年同時報考了清華英語系、北大中文系。

周祖謨出生於北京,從小受父親影響,熟讀經史子集、文化基礎牢固。這次報考,他被清華與北大雙雙錄取,考慮到學費因素,周祖謨最終去了北大就讀,當時胡適正擔任北大的文學院院長,據傳他多次約見周祖謨,周祖謨卻始終避而不見。

雖然周祖謨給出的解釋是不想貿然攀附,但也有人認為,周祖謨可能並不欣賞胡適,因為他報考清華、參加清華的國文考試時,就戲謔了胡適一把。事情起源是這樣的——當時清華教授們擬定的國文題目很簡單,就兩道題,其中一道題要求學生對對子,上聯:孫行者。

這道題是誰出的呢?答案是陳寅恪。陳寅恪是清華百年曆史“四大哲人”之一,精通史學研究、文字考據、語言學,詩文成就也很高,有《詩存》問世。1926年陳寅恪留學回國後成為清華四大導師之一,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評價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既然評價如此之高,陳寅恪出的題目自然不會那麼簡單。“孫行者”一出,學生們都苦思冥想了許久,最後不少人交了白卷,零分;少部分人答“豬八戒”、“唐三藏”,判不及格;唯獨周祖謨獲得了滿分,他的下聯是:“胡適之。”

胡適我們知道,“胡適之”怎麼解釋?這就得說到對聯中的“無情對”了,一般的對聯,不管集句聯、集字聯、摘句聯還是創作聯,往往結合情境、上下聯呼應;但“無情對”卻講究字面對仗越工整越好,至於上下聯的內容意思關聯,則越隔得遠越好。

舉個例子:上聯“公門桃李爭榮日”,下聯“法國荷蘭比利時”。這上下聯的意思讀起來毫不相關,上聯是說某位老師桃李滿門、學生眾多,下聯完全是在列舉國家名字,可要是把每個字拆分開來,就發現無一個字對得不工整。

“孫行者”對“胡適之”也是一樣的道理,平仄相對,虛實相合,“孫”與“胡”都屬於姓氏,“行”與“適”在古文裡都有“走到、抵達”的意思,“者”與“之”都屬於虛詞。而且孫行者屬於古典小說中的神話人物,胡適卻是那個年代真實存在的人物,對得可謂渾然天成。

清華教授出題上聯“孫行者”,學生紛紛交白卷,唯獨此人獲滿分

周祖謨的答案體現出他古文造詣高、懂字詞虛實、平仄相對、條理邏輯嚴密,而且還是自己創作的,沒有引用《西遊記》人名,拿到滿分合情合理。這就是“無情對”的妙處所在,看著內容毫不相干的上下聯,細細讀來卻回味無窮。不知大家看完後,還能對出更“無情”的下聯嗎?

TAG: 周祖謨清華上下聯胡適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