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老俗語“冬在尾,倒春寒”,2020年冬天會更冷嗎答案來了!

由 清逸新視界 發表于 汽車2021-06-02

冬至不僅是節氣,也是節日。俗話說“冬至大如一年”,說明人們重視冬至。每年冬至,北方很多地方的人都會吃餃子,農村人會在這一天專門準備一些餃子餡。城市和一些單位的上班族會在冬至組織大家包餃子。

在古代,冬至的地位更重要。古詩詞中有很多提到冬至的地方,比如“冬至生長在冬至後的第二天,思念遠離建南的洛陽”,這是大詩人杜甫的詩。事實上,在民間,尤其是在農村,老農中有很多關於冬至的說法。這些說法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在傳播的過程中,中被後世不斷改良,到現在也很合理。在中,有這樣一句話,“冬去春來”。這是什麼意思?

原來古代科技不發達,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農民依靠天氣來種植莊稼,所以人們總結了很多根據節氣預測天氣的說法。“冬去春來寒”這句話是根據冬至的位置來反映未來的氣候狀況。

有人說冬至不固定?12月21日至23日,中之間。事實上,在中,“冬天結束了”的意思不是陽曆的時間,而是陰曆,因為在過去,我們國家總是採用陰曆。“冬在末”是指農曆的冬至在十一月底,相應的“冬在初”和“冬在中‘’,”是指冬至分別在十一月初和十一月的中。

“冬去春來,寒春”的意思是,如果冬至落在陰曆的十一月底,就要防止來年春天出現冷春。而且下一次,溫度不會太冷。今年的冬至是農曆的11月27日,當然屬於“冬去春來”。所以可以說,接下來的冬天的溫度,直到春節前後,不會比往年更冷,但很可能會更暖。但是到了春天,很有可能會出現冷泉。

那麼,這個說法合理嗎?今年春節是冷還是暖?其實氣象學家已經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氣象局專家早前預測,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接近正常或高於正常,冬季寒冷的機率幾乎為零。也就是說,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今年冬至之後不會再有寒冬。而這和“冬去春來寒”這句話並不矛盾,因為冬天不冷,春天之後可能會發生。

除了“冬去春來寒”的說法外,古人還總結出“冬去春來,凍死牛”,“冬去春來,單衣冬來”等等。前者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初,然後會更冷,甚至牛可能凍死;後者說冬至在十一月中旬,後面不會很冷,甚至可以不穿棉衣過冬。當然,“凍死牛”和“單衣過冬”都有一定的誇張成分。

因此,即使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聰明的古人也可以透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實際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的氣候條件。

TAG: 冬至冬去春來十一月冬在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