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世人皆知劉邦像個地痞流氓,卻不知他有種能力遠在張良和陳平之上

由 雪曼社會 發表于 汽車2021-05-27

西漢初年的“呂氏之禍”之所以沒有釀成大患是跟劉邦生前的佈局有著很大關係的,這件事張良和陳平都沒法幫他謀劃,因為二人都是局中人。在立太子這件事上,陳平甚至沒有出現,而張良退隱得很不徹底,據《資治通鑑》記載,張良正是因為此事而入局,最終被呂后逼著破了“辟穀之功”,也算是被逼死的。

連立太子這關二人都過不了,更別說“倒呂”了,甚至也沒做成“託孤之臣”,所以,劉邦自然有他高於張良和陳平的地方。

用智決一時之利害,劉邦不如陳平;運籌帷幄揣摩天下之事,決勝千里之外,劉邦不如張良。可以說沒有陳平和張良,天下不歸漢,高祖也只是外強中乾罷了。但天下既定,為後世子孫計,則陳平、張良之智或有所不及,劉邦則常不動聲色便規劃完成,依之後局勢的發展來看,就像事情是按照他編好的劇本發展一樣。

劉邦曾和呂后談道:“周勃雖然是個武將,書讀得不多,但是很厚重,以後能穩住漢家江山的必然是他,可以讓他做太尉。”

但劉邦說這話的時候天下已經安定過了,這個時候又會讓周勃去安誰呢?彼時恐怕連呂后都沒想過之後會有“呂氏之禍”,劉邦就把這個必然勘破了,既無動機,呂后大概也不知道這話是在說自己。

既然如此,為何劉邦還要留下後患?還是大勢所致,歷史是有經驗的。

周武王崩,繼位的成王年幼,而三監叛,就是欺負成王及其背後沒有鎮得住的人。所以,劉邦也有這樣的擔心,惠帝性格懦弱,此時除掉呂后,劉邦身後驕兵悍將將無以制衡。而呂后本人為家之主母,豪奴悍婢自能消停,且輔佐劉邦定天下,素為大臣所敬服,也唯獨這點可以震懾他們的野心。待到惠帝羽翼豐滿,呂后大概也已經不復當年,終得以還政,這是劉邦為惠帝的長遠計劃。

只不過,劉邦雖然沒有除掉呂后卻也適當削弱了外戚一脈,在一個“天下雖然有變,但不飄搖”的程度,所以,以樊噲之功必然是劉邦的首要目標。這裡不是劉邦單單對樊噲不仁,當初樊噲和劉邦一起攻城略地,功勞不可謂不多,甚至在鴻門宴上,范增唆使項莊舞劍,不是樊噲衝進去責備項羽天下歸誰就難說了,可以說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很深的。

然而,當有人因憎恨樊噲而誣陷他要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的時候,儘管此時樊噲正在討伐燕國,劉邦竟然立即派陳平和周勃去軍中殺他,這必然是劉邦有意為之。

因為有三點顯而易見:

1、樊噲並無反跡;

2、告發樊噲者的話真偽未辨劉邦就“草率”行事;

3、以劉邦之智,這麼大的功臣,如果沒有重大權衡是不會為了一個女人就這麼輕易殺掉的。

不但如此,樊噲還是呂后的妹夫,而呂氏族內的呂產、呂祿等都是庸才,他們定然也是無法制服豪縱的樊噲的,劉邦身後之隱患怕是沒有比這個大的了。

打個比方,劉邦視呂氏如鴉片、大麻,劑量大則殺人;劑量小則治病。若除掉了樊噲,則呂氏之毒將不至於殺人。但是陳平和周勃大概是盤算著劉邦快不行了,二人尤其是陳平心中又素來對呂后有著畏懼,這次就沒有照劉邦的意思辦。巧的是,等他們回到長安劉邦果然已經駕崩了。

或許這次是老天爺看著天下紛亂已久不忍大動干戈,樊噲竟然於惠帝六年病逝。若樊噲尚在,除諸呂之時,呂祿定然不會被騙,周勃也入不得北軍。

如果要說樊噲和劉邦最是親近,假如他還在的話也未必會像諸呂那般反叛。但是,韓信、黥布、盧綰都在劉邦在世的時候就稱王稱孤,且盧綰還是那麼深得崇信,三人依然按奈不住相繼反叛,誰又能保證劉邦去世後,樊噲的那些屠狗兄弟們不會慫恿他,他自己也會因為沒了顧忌鋌而走險呢?

越往高了去人就會顯得越無情,無論是刻意的,還是不得已,那個大勢就會把人往那個方向推,最高處是天,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但“天生萬物”,自然是個“生生”之意,人本身的存在就是明證,《易·繫辭》所謂“生生之謂易”,絕非是“惡”。定要論證“人性本惡”者,那他自己的“性”是善是惡呢?若是個惡,那這所謂的“人性本惡”是否就是其人自己的“惡言惡語”?這是個“燈下黑”。

世人皆知劉邦像個地痞流氓,卻不知他有種能力遠在張良和陳平之上

《陰符經》所謂“天發殺機,斗轉星移”,自是人自己過於造作,也正因為如此,篤信“天人合一”的古人其敬天之誠非今人可比,這也正是“今人不見古時月”的原因,少了太多的“戒慎恐懼”,多的是對古人乃至對身邊人的苛責傲慢。

在神劇《大明王朝1566》播出後,罵嘉靖帝的聲音又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然而編劇劉和平的創作過程卻是對嘉靖帝無比虔誠的,並且在拍完最後一集後第一時間參拜了嘉靖帝的永陵。

只有對歷史心懷恭敬,才談得上真正從歷史中汲取經驗,也只有低下頭方能凝視那番厚重。

TAG: 劉邦樊噲呂后張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