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這對聯幾百年來無人對出,連蘇軾都無能為力,竟被現代人對出了!

由 東和娛樂 發表于 汽車2021-05-01

說起對聯,我們想的最多的,估計更多的是想到過春節貼對聯,但其實對聯在古代是很多老師都愛用的方式來考校自己弟子的學識。

像清朝人李文普年少時曾經跟隨老師一起外出遊玩,看到雪山的美景,便想要考校一下李文普的文采。於是便指著積雪的山峰出了一個上聯: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李文普自知這是老師在考自己的文采,不能馬虎應對,於是低頭沉思,正好看到一波碧水被風吹的盪漾。於是頓時想到下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這幅對聯都是運用“擬人”的方法,把青山綠水都賦予人的情感,原本山是不會老的,但他卻白雪當成山白了頭。正如溪水本來就是無憂無慮自,由流淌的,卻因為風吹過而蕩起波瀾,皺了眉頭。上下聯,可謂意境十足,給人以遐想,並且富有創造力,不過無論上聯還是下聯,都顯得有些憂愁煩悶,似乎也在側面對映作者的心情。

作為清朝的大學士,李鴻章曾去巢湖遊玩。入夜變宿在了姥山寺當中。到了第二天早上時,李鴻章以京中事務繁忙,不便逗留,急於返京,但當時因為天寒地凍,巢湖被冰封住了,沒辦法之下,李鴻章只能命人開冰找路。然後才能夠下水,這時在巢湖邊上有一個刷鞋的尼姑,看到這番景象後,即興做出了:冰凍兵船,兵打冰,冰開兵走。這個尼姑的話,正好被在河邊監工的李鴻章聽到,一時才性大發,看到刷鞋的尼姑沉思片刻後,便對出了下聯來:泥沾尼鞋,尼洗泥,泥淨尼歸。

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看字,只是聽意思的話,估計冰、兵;泥、尼都分不清楚了,但看到寫下來的這副對聯,不禁為李鴻章,還有那位洗鞋的尼姑感到欽佩,真是把漢字運用得出神入化了。相傳在宋朝時期,大文豪蘇軾時任杭州知府,有一天與其他文人學士一起乘船遊西湖,這時有一個歌女提著一個錫做的壺,來給蘇軾等人上酒。結果一個沒注意,竟然把壺給失手掉落到了西湖當中。

其中有一個人,看到這幅景象後才性大發,出了上聯: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即使也能看出這個人確實是十分有才華的,整篇文章都圍繞“西湖”二字,“西湖”和“錫壺”與“惜乎”聲韻都是一樣的,既十分應景,應了“西湖”的景,又把事情講得十分清楚,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不說當時在船上的才子,包括蘇軾都沒能對出一副滿意的下聯來,即使之後幾百年時間,也依然無人對出。還是直到現代才有人對出下聯:擎酒碗,過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確實對得十分巧妙,讓人不盡感嘆,看來現代人也不是沒有能比得上古人的才華的嘛!

TAG: 西湖下聯錫壺對聯李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