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東漢末年是四國鼎立,羅貫中為何只提魏蜀吳被忽略的那國很耳熟

由 評說歷史風雨 發表于 體育2021-07-24

東漢末年河北、中原、漢江、西北、西南軍閥混戰,想想都不可能只有三個國,然而《三國志》是

“三國”,《三國演義》也是“三國”,導致大家只知道魏、蜀、吳,但事實上有“四國”,也僅僅只有“四國”,

被忽略的國家是燕國,也不能怪正史和名著都忽略它,因它實在太過短暫和弱小

,說鼎力其實有點勉強,那麼它經歷了什麼?

一手建立燕國的人叫做公孫淵,出生日期不詳,屬於河北軍閥,背景強悍,祖父是自立侯王的遼東太守公孫度,父親是斬下袁尚、袁熙首級的左將軍公孫康,而在公孫淵接位之前,公孫度已經東拿高句麗,西攬烏桓,南拎遼東半島,並且完全擁有統治該地區的權力,其後公孫康將疆土範圍擴至西抵鮮卑,南達曹魏,奠定燕國基本版圖。

乍一看這國土還挺誘人的,所以公孫康死後,因為公孫淵和他哥哥還小,最終上位的雖然是他叔父公孫恭,但由於他叔父漸漸變成了閹人,閹人從來都是不可以當最高掌權者的,於是公孫淵在公元

228

年以這藉口,逼退了他叔父,自己成為了遼東太守,並且想方設法讓魏明帝將他封為揚烈將軍,逐漸展露他的野心。

不過公孫淵公元

233

年在魏國和吳國之間一頓騷操作,讓自己的境地非常難堪,前面可以知道公孫氏一族最開始依附的是魏國,但公孫淵上位之後,有意向投靠孫權,而或許是公孫淵背後的土地很誘人,又或許是他意氣風發的樣子使得他非常有魅力,於是就連孫權都和魏明帝一樣,像中了蠱似的,要封他為王。

原本這應該是殊榮,或者說公孫淵當即就得屁顛顛改投孫權陣營,因為反正魏國也早知道他的心思,知道他不可以信任了,然而公孫淵卻覺得非常惶恐,一邊害怕曹操來打他,一邊又想要孫權給他的金銀珠寶,竟然後悔投靠孫吳了,於是把孫權派來的人都殺了,又私吞了這些物資,接著把殺掉的人的首級獻給了魏明帝,真的慫死了。

接下來還是慫,雖然魏明帝之後拜他為大司馬,還繼續讓他當遼東太守,擁有統領諸郡的權力,但當時進行封賞的時候,就因為一個人告訴他,魏國的使團裡面有一個力氣非常大的武人,他就以為魏國是過來謀殺他的,將使團的人圍住之後再口出惡言,但又沒敢直接殺掉他們,然後使團回去告了狀,公元

236

年人魏明帝真派人來打他了。

接著雙方在遼隧激戰,在戰爭進行之前,魏明帝派出的大將毌丘儉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先是招降了烏桓的單于和都督,然後還有流亡的遼東部眾,相當於削去了公孫淵的潛在盟友,又率領

5000

人提前秘密在遼隧設下了埋伏,按理來說都沒有問題,可是行蹤走漏,加上

10

日暴雨,反而讓公孫淵佔據了有利地位,只能撤兵。

這一場襄平

——

遼隧戰役成為促使公孫淵立國的戰事,因為眼看魏國靠不了了,又有點自得,公元

237

年他自立為燕王,改“紹漢”還設定官員,又命令使節給其它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加官進爵,國土涉及遼東郡、遼東屬國、樂浪郡、帶方郡

4

郡及

25

縣,且據《晉書宣帝紀》記載,當時燕國有人口

30

萬,擁兵

10

萬,也確實算個國家的樣子了。

但真的很短暫,沒了魏國,他又回頭去找吳國,可是吳國哪裡還會理他?他只能自討苦吃麵對魏明帝在公元

238

年,讓司馬懿前往支援毌丘儉的二次東遼,這一次可不是之前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不僅魏國人數翻了很多倍,這戰術也不像之前那麼簡單,雙方一戰,公孫淵派出的卑衍打敗,二戰又敗。

最後司馬懿在遼隧城下挖了壕溝,連日大雨反而成了助力,因為運輸物資的船可以直接從遼口駛過來,司馬懿帶領士兵加班加點造望樓,然後往城中投石,公孫淵出不去,裡面也不安全,最終開始人吃人,部分人投降後,公孫淵打算帶著兒子出逃,但被司馬懿追殺而死,首級直接送到了洛陽,燕國滅,成立時間就

1

年不到。

所以不是《三國志》《三國演義》不以寫

“四國”為主,一是燕國國力實在渺小,二是他們這開國國君沒有亮點,事實上《三國志》《三國演義》也提到了他和他的國,但很多人都一掠而過,足以說明其存在感多弱,但割據時期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眾生相、眾君相、眾國相,有英雄,也有芥子,越聰明,則越愚蠢,百態百姿,而回味悠長。

TAG: 公孫淵魏明帝魏國燕國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