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孩子“爭強好勝”,不見得是壞事,家長可藉機培養娃的自信心

由 柴米飯飯368 發表于 歷史2021-04-20

孩子們常被大人教育要謙讓他人,否則就是自私和小心眼的表現,導致很多孩子從小有“與世無爭”的性格。

可孩子的謙讓換來了什麼呢?或許只有外人一句“真懂事”的誇獎,也成為所謂的乖孩子,他們內心承受著怎樣委屈和無奈,家長並不知道。

幼兒園的“乖寶寶”沒朋友,她做錯了什麼?

妮妮是個性格文靜有禮貌的小女孩,她的家教嚴格幼兒園老師都很喜歡她。

老師分玩具時別的孩子都舉手歡呼“我要汽車”或想要某樣玩具,妮妮不爭不搶靜靜等待,老師分到什麼她就玩什麼;手工課時她放下自己的作品,去幫助同桌的小朋友,最後因沒完成任務被批評。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在家長和老師眼中妮妮樂於助人,也不和同齡人斤斤計較,可這樣一個經常被表揚的好女孩,似乎沒有朋友。

幼兒園裡的孩子都知道妮妮很“大方”,因此見到她手裡有玩具就想交換甚至直接拿走。

妮妮顧及別人的感受,卻沒人顧及她的感受。一開始妮妮會因為家長的誇獎而開心,但時間長了她也會感到委屈,於是在幼兒園中故意避開集體玩耍,慢慢地被孤立起來了。

孩子“不爭不搶”,為成長帶來2個弊端

妮妮真的不是壞孩子更沒做錯什麼事,導致她不開心而且被孤立的原因,其實和她的“過度謙讓”有關。

如今的孩子太難了,在家要讓著弟弟妹妹在外面還要讓著同學。其實孩子有“爭搶”行為和競爭心不見得是壞事,過度謙讓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1。導致孩子產生“我不配”的心理

在小孩子心中好吃的和好玩很重要,若是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要求他謙讓,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配”。比被迫謙讓更嚴重的後果是習慣了過度謙讓,導致孩子在未來失去很多重要機會。

2。導致孩子不被尊重

適當謙讓能獲得感激,但過度謙讓只能使孩子越來越不被人尊重。當孩子身邊的人習慣以後,有一天孩子不想謙讓反而容易被批評和嘲諷。

孩子從頭到尾都在不斷付出和承受,非但過程沒有多開心,最後還落了一身“不是”。

孩子“爭強好勝”,不見得是壞事

家長總是對孩子強調要謙讓他人,無非是不希望孩子成為“自私”的人,實際上孩子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未必是壞事。

無論是小時候的成績,還是長大後的金錢和幸福,都是靠孩子自己“爭”來的。所謂自私是隻考慮自己而做出對他人不利的事。適度“爭強好勝”不僅能提升孩子的信心,還有利於他的成長。

★說出自己的需求才不會被忽視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只要說口求就有50%的希望得到關注和幫助,這樣孩子才不會被忽略。

孩子“爭強好勝”,不見得是壞事,家長可藉機培養娃的自信心

即使要求被拒絕了也不要氣餒,最起碼自己當初努力爭取過,以後回想起來不會感到後悔。

★ 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是自私

捨己為人雖是種偉大的精神,但對於孩子來說保護好自己才是更重要的事。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不替別人“別黑鍋”,在不“坑”別人的前提下,維護自己的權益並不是自私。

孩子“爭強好勝”,不見得是壞事,家長可藉機培養娃的自信心

★ 可以“爭強好勝”,但也要輸得起

孩子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說明他有積極性而且能為自己定下目標,只要“爭”的方式正確不見得是壞事。

家長需要讓孩子懂得,想要贏過別人要靠自己的努力且不走旁門左道,贏得光明正大才是真正的“冠軍”。除此之外孩子也要有“輸得起”的強大內省,總結經驗下次做得更好。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是哪種性格?

TAG: 孩子謙讓妮妮爭強好勝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