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由 傳媒內參 發表于 歷史2023-01-03

主編溫靜導讀

從河南四味燴菜開篇,到安徽阜陽劉大姐的格拉條,日前,由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和騰訊影片聯合出品的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四季暖心收官。30種熱氣騰騰的早餐,30種人生況味,這個冬季,我們在《早餐中國》第四季守候“早安,人間”的暖陽,見證那些觸手可及的早餐故事。

文/朝明

近年來,美食紀錄片深受觀眾喜愛、市場歡迎、行業深耕,不同主題、形式各異的節目在大屏與小屏不斷湧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美食文化景觀。

其中,現象級節目《早餐中國》以其短小精悍的微觀敘事贏得了快節奏社會下的受眾青睞,成為美食節目的一道深入人心的“招牌菜”,《早餐中國》以各地的早餐為主題,不僅細緻地呈現美食,表現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息,生活質感,人生百態,節目更注重用美食喚起人與人之間樸素的情感。

從河南四味燴菜開篇,到安徽阜陽劉大姐的格拉條,日前,由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和騰訊影片聯合出品的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四季暖心收官。30種熱氣騰騰的早餐,30種人生況味,這個冬季,我們在《早餐中國》第四季守候“早安,人間”的暖陽,見證那些觸手可及、溫暖人心的早餐故事。

秉承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家國情懷、人間煙火、青春表達”的節目創作理念,一直以來,《早餐中國》用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會心一笑的趣味性以及溫情暖心的治癒感陪伴著觀眾,延續熟悉的味道,《早餐中國》第四季在“美味”“故事”“共情”三個維度上深耕細作,為每一位腳踏實地、努力追光的你,送上了人間好食光。

時隔兩年再度迴歸,節目熱度持續霸屏,《早餐中國》第四斬獲8。9的豆瓣評分,成為年度高口碑高評分節目之一。不僅如此,知乎評分8。3,全網熱搜近80次,持續霸榜微博紀錄片日榜TOP1等成績彰顯出節目的品牌影響力、全網共情力。

對於節目所承載的價值意義,有網友點讚道:“ 早餐,其實遠遠不止是一頓填飽肚子的美食那麼簡單,更承載了我們每個中國遊子對故鄉的回憶和深情。《早餐中國》向我們闡釋了,對每位中國人來說的早餐的意義。” 也有網友被節目的“實在”所打動:“非常方便吃貨們日常打卡,每個影片的最後都會貼心地附上該早餐的店名、營業時間、地址還有價格,讓我們可以很容易找到。”

當然,節目的用心之處也會被網友津津樂道,比如《鄉戀》《愛的箴言》《光輝歲月》……每一期結尾的歌曲分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每個早餐店老闆的金曲分享,首首經典。充滿煙火氣的畫面配上地方特色老舊的歌曲,讓人非常有代入感。”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深耕細作,微觀視角

舉重若輕間做深、做透、做實中國早餐文化

畫家鄭板橋曾言: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當早餐。千百年來,我們對早餐情有獨鍾,《早餐中國》取材於與我們聯絡緊密的早餐,利用清晨這一固定的時間,成功將中國的普通大眾與早餐文化緊密連線,賦予中國早餐文化以不同的人文內涵。

從早餐吃什麼的角度來看,《早餐中國》第四季從敘事視角出發,首先給予食物足夠的色彩飽和度,如西雙版納糯米飯、開封四味菜、高郵陽春麵、邵武腳掌餈、南京牛肉鍋貼……從南到北,從東到西,30份各地特色風味,一地一食,一城一味,僅從視覺上就能給人一種嗅覺和味覺上的“通感”體驗。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比如蟹仔粉,北海最具特色的米粉之一,體現的是北海人對美食“原汁原味”的本真追求;在湖北監利喝早酒,就和廣州人喝早茶、武漢人吃熱乾麵一樣稀鬆平常,“大清早喝人參酒,啃牛膝蓋配油條”也成了當地特有的市井生活寫照;而滄州人的早餐通常都是從一碗羊腸湯開始,喜好這口的人,會起個大早,只為喝上第一鍋鮮湯;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藏著無數的寶藏美食,肉夾饃就是其中之一;糯米飯吃法形式多樣,而在雲南西雙版納,人們對糯米飯的愛更是刻到了骨子裡……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從視聽語言層面,節目鏡頭行雲流水,自然、真切、樸素,對一道道美食的製作工藝採取近景拍攝的手法,對其配料和火候也靈活呈現,多面的鏡頭語言,不僅能讓觀眾從視覺感官上欣賞到食物的鮮味可口,也能側面感受到中國人對食物的用料考究和精益求精,進而揭示中國早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豐盈多彩。

此外,節目中聚焦的早餐店也是人文氣息最濃厚的場所,其中既有匆忙趕路的“上班一族”,一份早餐是生活的新開始;也有悠閒品早茶的“銀髮一族”,早餐與風景構成愜意的生活節奏,更有凌晨勞作的早餐店主,在茶米油鹽間日復一日守候一份事業,他們是最可愛的普通人,整日操勞但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熱情。可以說,鄉土風俗、人情百態、百感交集讓《早餐中國》裡的早餐吃出了人生的滋味,道不盡的是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平實、樸實、真實的故事裡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早餐中國》第四季延續平實、樸實、真實的敘事手法,節目的拍攝並未取材繁華商業區,而是大多落腳於無名小店。但是,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小店周圍人流量較大,也就是觀眾所描述的“有煙火氣”。全片以早餐為主要線索,將城市、歷史、環境等縱深元素進一步串聯,營造出大眾生活空間的愜意和有序。

此外,“家庭”也是《早餐中國》中不可或缺的質樸元素。早餐店大多是夫妻店和家庭店,這些胼手胼足的家人們一方面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一方面也會擁有小人物生活的艱辛,食物對他們來說不僅是簡單的“果腹之物”,更是他們向食客表達友好、為自己謀求幸福的重要媒介,而節目的很多細節體現出小人物之間豐富的情感張力。

比如《早餐中國》第四季的故事依舊以早餐店老闆為主角,但不再都是小確幸,更有粗礪不平的生活、遭遇困頓的人生、掙扎前行的人們。比如,這一季最後一期節目裡,店裡的“二把手”方方說,以前她想當兵,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如願,不過她並不覺得遺憾或後悔,現在的生活也很好,畢竟已經做出選擇了,就得往前看。而作為兒媳婦的方方與婆婆之間的相互理解與照顧讓“劉大姐格拉條”這家店和氣滿滿,幸福多多。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廣東中山和記的月婆雞湯瀨粉的湯底是濃濃的黃薑湯炒制,不論你是冬天還是夏天吃,都可以達到冬季進補或夏日祛暑的效果。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店主盧鎮國都是親力親為採購食材,不僅如此,這家店生意熱火朝天的背後也有著父母的默默支援,比如店裡賣的小點,三丫苦糕、艾粿、蘆兜粽,包括那些生薑,都是盧鎮國的父母為了支援兒子的事業,每天親手做出來的,他們還會自己開車給兒子送去店裡。這份父母的愛令人動容。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劉嫂肉夾饃店裡有劉嫂的一家七口人,這也是早餐店裡少見的配置。大家各自分工製作肉夾饃與麵食,劉嫂丈夫老李在店裡主要負責蒸涼皮、買菜、調料汁,劉嫂負責拌涼皮、夾肉夾饃,兩個兒子大洋負責滷肉和麵食,二洋負責打饃,兩個媳婦幫忙打理店面,孫子小劉也經常在店裡玩耍,全家人的生活都依靠著劉嫂這家店的生意。而店裡的所有人都是真誠美好的,溫暖的幸福的。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可以說,普通的人、普通人的命運、普通人與生活的點點滴滴承載著我們最樸素、最基本、最質樸的情感。《早餐中國》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美食為切入點增強人與美食的親密感,還原人與人之間最真實、最基層的生活狀態,揭示美食文化在社會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使作品同時具有審美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節目用鏡頭呈現美食,表現人物特徵,並以早餐連線故鄉,實現宏大主題與微觀敘事相結合,讓受眾在享受視覺美感的同時,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

特別是片中出現的音樂,大多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音樂,表情達意的歌曲能夠引發人們的懷舊情緒。節目透過巧妙運用這些視聽語言,營造出了一種溫馨和睦的環境氛圍,店老闆與顧客之間的語言交流、與家人之間的日常對話,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營造出一種平等對話、溫情交流的和諧氛圍。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當鏡頭與美食相遇,無論是宏觀把握還是微觀呈現,是聚焦於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還是觀照日常生活中的一食一蔬,美食的核心價值仍在於對情感的滿足,而這也正是美食紀錄片自始至終不變的使命所在。

可以說,《早餐中國》第四季從主題上做到了選題下沉,內容貼近,以鮮活生動真實的鏡頭對焦當下生活,從而得到觀眾的認可,這也得益於東南衛視、海峽衛視高舉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精準捕捉時代浪花,以小切口、小故事、小人物抒寫大時代,《早餐中國》第四季聚焦市井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與早餐之間的故事,用貼近真實的藝術表達,以樸實打動人心,以情感引發共鳴,而這部作品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記錄早餐,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和社會價值才是目的,以真實為本質,用現實引發思考,《早餐中國》堪稱最本真、有溫度、講情懷的時代文藝精品。

這部高分美食紀錄片為何格外動人?

釋出於:廣東

TAG: 早餐美食節目第四季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