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天既降喪,人罕輸忠—唐僖宗李儇

由 秀芳美食記 發表于 歷史2023-01-03

大唐鹹通三年(862年)五月初八,唐懿宗李漼第五子生於長安東內大明宮,生母為貴妃王氏(惠安皇后)。懿宗給皇五子起名為李儼,稍長後,封普王。

李儼自幼不喜歡讀書,而酷愛馬球、鬥雞、劍槊等玩樂之事;懿宗本人也是愛慕虛榮、好大喜功的皇帝,所以對皇子們幼年時沒有多少管教和培養。李儼的少年時期,就在遊玩、享樂中度過。宮內宦官、馬坊使田令孜,因為掌管皇宮馬廄的原因,所以能借著打馬球的機會接近、討好少年普王,從而得到了普王的信任和青睞,視其為心腹親信。

鹹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六,懿宗病重,並且““疾大漸”,行將駕崩;當時懿宗的皇子共有八人在世,但無一人被立為皇太子,皇統因此空虛。關鍵時刻,田令孜為了謀奪富貴權勢,於是主動聯絡掌握禁軍兵權(其實就是掌握了朝廷控制權)的宦官首領——左神策軍中尉劉行深、右神策軍軍中尉韓文約,極力推薦普王李儼,請求劉行深、韓文約和自己聯手,共同將普王推上皇太子寶座,這樣大家就可以以憑藉“定策元勳”的身份獲取更大的利益和權勢地位。

劉行深、韓文約對田令孜的遊說深以為然,覺得普王年少、可以控制,確實是擁立的好人選。於是,鹹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八,田令孜、劉行深、韓文約等掌握軍權的宦官首領,憑藉著對內廷和外朝的雙重控制權,以病重不省人事的懿宗名義釋出了詔令,立普王李儼為皇太子,改名為“李儇”。

七月十九,唐懿宗李漼駕崩於南內興慶宮咸寧殿,年四十一。次日,皇太子李儼繼位於懿宗柩前,即唐僖宗。登基之時,僖宗年僅十二,是唐朝有史以來,繼位時年齡最小的皇帝(以後也是,僖宗的侄子、唐朝末代皇帝昭宣帝李柷,繼位時年十三歲)。

因為是田令孜的一手扶持,自己才得以繼位稱帝的,所以僖宗登基後,對田令孜感恩戴德、信任非常,先後晉封他為知內樞密使、左神策軍中尉、左右神策軍觀軍容使;劉行深、韓文約兩位擁立功臣也被賜封國公顯爵。

僖宗自幼就由田令孜照顧生活,侍候起居,所以對其在感情上很是依賴,有著特殊的“親情”;因此,僖宗登基後,不直呼田令孜的官職或者姓名,而是以“阿父”來稱呼他,大概相當於“叔父、乾爹”的意思(皇帝喊宦官為乾爹,歷史上也不是沒有,起碼當年的漢靈帝劉宏就這麼幹過)。

僖宗繼位僅僅兩年後,乾符二年(875年)六月,王仙芝、尚讓在長垣(今河南長垣)、黃巢在冤句(今山東菏澤)先後起兵,席捲唐末天下的“黃巢起義”爆發(王仙芝後來被唐軍擊敗俘殺)。

當時朝廷宦官當政、藩鎮跋扈,政治腐敗,因此面對洶湧而起的農民起義無計可施,農民軍在很短時間內席捲山東、河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南等地(當時的行政區域不是這樣稱呼,這裡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以現今名稱標記),沉重打擊了唐朝中樞及地方藩鎮、世家大族。

僖宗登基時年僅十二歲,幼而無知,朝政皆由宦官集團掌握;即使年紀稍長後,僖宗也熱衷於遊宴、馬球、鬥雞、博戲等玩樂之事,對治理國家毫無興趣。因此,農民起義爆發後,僖宗束手無策、惶恐驚懼,根本沒有應對的措施,只得放任起義軍縱橫南北各地,攻城略地。地方藩鎮也持觀望、自保態度,更加助長了起義軍的兵威。

至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東都洛陽被起義軍攻克,十二月初三,潼關失守,長安直面農民軍的進攻。初五,僖宗在五百神策軍的護衛下,只帶著少數宗室、嬪妃,倉惶逃離長安,先到山南(漢中)暫避,再遠遁蜀中避難。僖宗也成為繼玄宗之後,又一位跑到四川躲避兵禍的唐朝皇帝。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二,黃巢率軍進入長安,第二天在大明宮含元殿正式即皇帝位,建國號齊,改元金統。農民軍至此佔據了河南、關中的大部分割槽域。

中和三年(883年),在蜀中避難兩年的僖宗,為了早日擊敗黃巢,返回長安,於是以高官、厚帛為條件,並承諾賦予鹽池之利的巨大利益,打動了懷有私心的四鎮節度使——義武節度使王處存、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節度使鄭畋,使得他們共同合兵,討伐、圍攻佔據長安的黃巢起義軍。

四月,在優勢唐軍(其實是藩鎮軍隊)的圍攻下,黃巢起義軍不敵而戰敗,只得退出長安,經藍田關轉移到了商山(今陝西商縣),隨後,唐軍收復了長安城。

黃巢撤離長安後,輾轉作戰於河南、山東各地,但與唐軍交戰大多不能獲勝;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被唐軍包圍於泰山狼虎谷襄王村(今山東萊蕪西南),力盡兵敗、自盡身亡(一說是被部將所殺),延續十年之久的農民起義宣告失敗。

黃巢起義被平定後,僖宗於中和五年(885年)正月自蜀中啟程、向長安進發。當年三月,在闊別了四年之久後,僖宗得以重返長安。為了表示慶賀,僖宗當年即改元“光啟”。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僖宗剛剛返回長安,宦官首領田令孜就憑藉著僖宗的寵信,想要從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手中強奪鹽池之地(今寧夏鹽池);而王重榮之所以出兵圍攻黃巢,都是因為僖宗許以鹽池利益,才肯出兵討伐黃巢的,自然不可能將這麼大的利益轉送給田令孜,兩人因此交惡。

田令孜索取鹽池不得,大怒之下,便聯合了邠寧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以“勾結叛賊”的名義,向王重榮發起進攻。王重榮寡不敵眾、節節敗退,於是也求救於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請李克用出兵截擊田令孜、朱玫、李昌符聯軍。

就在僖宗返回長安的當月,光啟元年(885年)三月,王重榮和李克用聯手,擊敗朱玫和李昌符,進軍包圍長安,朱玫和李昌符各率軍隊退回本鎮。而田令孜所掌握的禁軍神策軍也在王重榮和李克用的打擊下潰敗逃散。隨後,王重榮、李克用向僖宗上表,請求誅殺田令孜以謝天下。

無奈之下,田令孜於光啟元年(885年)十二月,半請半挾地將僖宗帶出長安,逃亡到鳳翔(今陝西寶雞),託庇於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處。隨後,王重榮、李克用率軍進入長安,並大肆劫掠破壞宮室、官署、市坊、內殿;長安城中的皇宮及民居深受其害,被燒燬者十之六七,“宮闕蕭條,鞠為茂草”。

光啟二年(886年)正月,李克用率軍返回河東,稍後與王重榮一起向僖宗上表,請僖宗“迴鑾”長安,同時羅列田令孜的罪狀,再次奏請唐僖宗誅殺田令孜。僖宗也覺得田令孜太過於張揚、跋扈,於是起用另一宦官首領楊復恭為樞密使,此舉標誌著田令孜已經失去了僖宗的信任,不再獨攬大權。

田令孜失勢後,當初和田令孜勾結在一起對付王重榮的朱玫、李昌符,見其如今四面樹敵、朝不保夕,於是也翻臉反擊,決定拋棄田令孜,和李克用、王重榮和解。

當時,朱玫、李昌符想出兵擊敗田令孜,劫持僖宗(僖宗此時就在鳳翔,由李昌符保護),但田令孜見勢不妙,提前率兵挾持了僖宗,從鳳翔逃到興元(今陝西漢中)。朱玫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於光啟二年(886)五月,將原本隨駕來到鳳翔、但這一次因病沒有跟僖宗再次逃跑、而是滯留在鳳翔的襄王李熅(唐肅宗玄孫、僖宗族曾祖)裹挾到長安,立其為皇帝,改元“建貞”;而出逃興元的僖宗,則被朱玫以襄王的名義,尊為“太上元皇聖帝”。

僖宗以曾孫的身份,被族曾祖父尊為“太上皇”,這比當年趙王司馬倫尊侄孫惠帝司馬衷為太上皇之事還要離譜、荒唐。

田令孜強行將僖宗從鳳翔帶到興元之後,本來就人心盡失,而朱玫立襄王為傀儡皇帝的事情,更加讓他四面楚歌,在興元的禁軍將領以及宦官首領們都有誅殺田令孜,然後獻其首級與朱玫講和的意思。

窮困失勢之下,田令孜知道自己現在已不為皇帝、藩鎮、禁軍、北衙宦官們所容,為了保命,只好主動讓位,將自己擔任的“左右神策軍觀軍容使兼左神策軍中尉、諸道兵馬都指揮制置招討使”等職全部移交給僖宗的新親信楊復恭,然後自請出任“西川監軍使”,逃往蜀中成都,投奔兄長、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田令孜本姓陳,入宮為宦官後,改姓田)。而田令孜逃離興元之後,其在朝中、軍中的黨羽親信,都被楊復恭所驅逐、或者誅殺。

田令孜狼狽離朝之後,僖宗用楊復恭的計謀,以楊復恭之弟楊復光當年曾經與王重榮、李克用同在軍中、有深厚袍澤之誼的淵源,派諫議大夫劉崇望去河中王重榮、河東李克用處,宣諭僖宗旨意,並以朝廷正統的名義,向王重榮、李克用兩鎮發出“討逆諭旨”。王重榮、李克用當即表示聽命於朝廷和皇帝,並決定立即起兵,討伐僭越謀反的朱玫和襄王李熅。

當時,朱玫派他的心腹將領王行瑜率精銳大軍追擊逃到興元的僖宗,但王行瑜幾次和禁軍交戰都不能獲勝,因此很怕朱玫降罪於他。楊復恭建議僖宗趁機招攬王行瑜,讓他率軍暗中返回長安,擊殺朱玫。僖宗於是以密詔宣撫王行瑜,召他歸順朝廷,並承諾如果王行瑜反戈誅殺朱玫成功的話,即以“邠寧節度使”相授(邠寧節度使就是朱玫的官職)。

得到皇帝的密詔後,王行瑜大喜,當即決定歸順朝廷,並率軍反攻長安,誅殺朱玫和偽帝李熅。

光啟二年(886)十二月,王行瑜自鳳州突然回師長安,直驅入城,將毫無防備的朱玫並其黨羽數百人全部誅殺,偽帝李熅在混亂中率部分偽官逃出皇宮,先至東渭橋暫避,隨後逃奔河中,想投奔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可王重榮已經選擇向僖宗效忠,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向朝廷和皇帝表忠心的好機會,於是假裝迎奉偽帝,將其騙到蒲州之後,隨即擒下李熅,誅殺於黃河邊。之後,王重榮將偽帝以及諸偽官的首級函送興元行在,向僖宗及朝廷請功;與此同時,王行瑜也將朱玫與其黨羽的首級送至行在。

得到謀反逆臣們的首級後,僖宗登興元南門城樓,向朝野宣佈平定叛亂,廢李熅為庶人。並封平叛功臣楊復恭為封魏國公,實封八百戶,賜號“忠貞啟聖定國功臣”;封王重榮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琅邪郡王;任命王行瑜為邠寧節度使。

叛亂平定之後,僖宗打算迴鑾,重返京師長安。光啟三年(887)三月,僖宗正式從興元返程。

皇帝的鑾駕隊伍剛剛抵達鳳翔,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就以長安宮室尚在維修、不便居住的理由,請僖宗“暫時駐蹕”於鳳翔,由自己提供供奉(李昌符當初曾經和田令孜、朱玫勾結,進攻王重榮,後來朱玫想要劫持僖宗、並擁立偽帝李熅等事,李昌符也多有參與。因此,李昌符害怕僖宗返回長安後,會從文件中發現他的參與謀逆證據,這才留僖宗駐蹕鳳翔,以便討好、奉承,得到僖宗對自己的青睞,從而避禍)。

但事與願違,雖然李昌符想要以討好皇帝作為保全自己的手段,但隨僖宗出逃鳳翔、興元的禁軍將領們都對李昌符這個兩面三刀、反覆無常的小人深惡痛絕,因此不斷與其發生摩擦、甚至故意激怒李昌符,以使他狗急跳牆、發動叛亂,從而正大光明將其消滅。

光啟三年(887)六月,禁軍領楊守立所屬的天威軍與李昌符部下因為爭搶道路通行而發生火拼,雙方大打出手;因為是禁軍有意為之,所以事情越鬧越大,即使僖宗因此被驚動、派宦官前來勸解,也無濟於事。

當晚,中了激將法的李昌符在忍無可忍之下,果然昏了頭,貿然率軍進攻僖宗的行宮,被早有準備的楊守立率禁軍一舉擊敗,李昌符無法在鳳翔立足,只得率家眷、敗軍逃出城外,投奔隴州。

而繼位以來,不斷遭遇兵變、叛亂,又不斷出逃、流離的僖宗,這一次再也無法堅持,被李昌符的叛亂極大地刺激了身心(之前黃巢、朱玫等人的起兵叛亂,最起碼僖宗是在他們還沒到來前,就早早跑路,但這一次李昌符是包圍了行宮、箭矢齊下,僖宗身臨其境,著實被嚇到了),因此一病不起,不能繼續啟程返回長安,只得暫住於鳳翔。

對於導致自己受驚患病的罪魁禍首李昌符,僖宗恨之入骨,於是下詔命武定節度使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李茂貞之名系僖宗親賜)出兵討伐,並且一定要“夷其三族”。當年秋天,李茂貞在包圍隴州三個月後,迫使隴州刺史薛知籌出城投降,並獻出了李昌符全家。李茂貞以僖宗的詔令,將李昌符全族盡誅,然後函送李昌符首級至鳳翔。

看見仇人的人頭送到自己面前後,僖宗長久以來的鬱悶心情終於得以舒暢痛快許多,因此降諭旨勉勵李茂貞,命其接任“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從此得以正式掌管鳳翔鎮,並在後續的若干年內,以鳳翔為基地,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參與天下爭霸,成為了唐末五代間赫赫有名的強藩軍閥。

天既降喪,人罕輸忠—唐僖宗李儇

雖然黃巢、朱玫、李熅、李昌符等人均已授首,明面上的叛亂也宣告平定,但唐中樞朝廷的威嚴和權勢在這一次次的叛亂中被極大的削弱、踐踏,早已不復當年大唐盛世時的氣度,天下藩鎮各自為政、相互攻伐,再也不願聽從朝廷調遣、恪守臣子本分;因此,僖宗雖然名為天子,其實境遇和地位不比當年的漢獻帝、晉惠帝強多少,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僖宗勉強還保有一定數量的禁軍,以及驅逐田令孜之後、多少自主掌握了朝堂上的控制權,不至於成為真正的“傀儡皇帝”。

而經過幾番叛亂、同時不停地倉惶出逃的折騰之後,僖宗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和勞損,終於完全崩潰,徹底病倒;在依靠其他藩鎮出兵,誅滅了叛逆的李昌符之後,僖宗因為虛弱的身體承受不住長途跋涉、顛簸勞頓(還有長安宮室尚未修繕完工,以及怕回到長安後,又受佔據長安的王行瑜挾持等原因),所以一直留在鳳翔養病、調理,就連當年冬至和第二年正旦都是在鳳翔度過,沒有回到長安。

光啟四年(888)二月,長安的宮室大致上修繕好,病中的僖宗自感時日無多,為了完成“落葉歸根”的心願,於是強撐病體,率宗室、禁軍、百官、妃嬪等從鳳翔啟程,在“大限來臨”之前,回到了闊別兩年之久的長安城。隨後,僖宗拜謁太廟,並宣佈大赦,改當年為文德元年,以示“更新氣象”。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初三,返回長安不到一個月的僖宗“病篤”;四天後的三月初六,從繼位後就不斷地遭遇叛亂兵禍,又不斷地被趕出長安城,幾乎半生都在顛沛流離、轉徙失所中度過的唐僖宗李儇,因病重而駕崩,時年二十七歲。

不過,僖宗雖然幾度被亂軍趕出長安,四處躲避、半生漂浮,但他在將要離世時,卻還是回到了長安城,並於太極宮武德殿內駕崩,總算在臨死前完成了“落葉歸根”的夙願,也算是一生中最後的幸運吧。

天既降喪,人罕輸忠—唐僖宗李儇

因為僖宗的兩個兒子建王李震、益王李升都在幼年時夭折,皇室大統斷絕傳承,所以僖宗臨駕崩之前,掌握中樞軍權的宦官首領、左右神策觀軍容使楊復恭在三月初五強行率兵迎皇弟壽王李傑入宮,以僖宗的名義任命壽王為監國;僖宗於三月初六駕崩後,楊復恭偽造皇帝遺詔,立壽王為皇太弟,改名為“敏”。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初八,在楊復恭的一手安排下,皇太弟在兄長僖宗的靈柩前即位,即唐昭宗(這樣由宦官擁立皇帝繼位的情況,在唐朝中晚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昭宗給皇兄上諡號“惠聖恭定孝皇帝”,上廟號“僖宗”。當年十一月,昭宗再改名為“李曄”。十二月,先皇帝僖宗被安葬于靖陵(今陝西乾縣鐵佛鎮南陵村)。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僭越帝號的蔡州叛將秦宗權被部將擒拿、械送長安,蔡州、申州、光州等地平定,大唐的歷史,從此走入新的一頁、也是最後的篇章。

TAG: 僖宗李昌符王重榮田令孜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