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關注兒童、青少年常見病——進食障礙

由 生命新知 發表于 健康2021-06-14

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是一組以進食行為異常為特徵的疾病,這類疾病的患者對飲食、體型和體重抱有消極信念,伴隨著限制飲食、暴飲暴食、過度運動、嘔吐、服用瀉藥等行為,而且往往情緒低落、不與朋友和家人交流、女孩有閉經、抱怨、感覺冷。

進食障礙在青春期女孩中尤為普遍,但也可能發生在青春期男孩或成年男性身上。

進食障礙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也高,而且研究證據表明,許多患者要麼無法獲得治療,要麼不接受治療。最新指南強調了對患有進食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並強調儘早開始治療以獲得更好的療效。

進食障礙分類

在神經性厭食症中,體重“低於預期”,飲食攝入受到限制,在體重和體型方面存在障礙。神經性貪食症包括暴食伴有以減輕體重為目的行為(如嘔吐或過度運動),然而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包括暴食但沒有補償行為。

在《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中,一個新類別“其他註明的餵食或進食障礙”(other specified feeding or eating disorder, OSMED)取代了“其他未註明的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用於指代一種導致痛苦和損害但不符合其他診斷標準的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有多普遍

進食障礙在青春期少女中是比較普遍的,一項荷蘭研究採用新的DSM-5標準發現,19歲女性的終生患病率比同年齡段男性高,二者患病率分別為5。7%和1。2%,

其中暴食症最常見

。英國初級保健系統的研究發現,進食障礙發生率從2000年的32。3/10萬人增加至2009年的37。2/10萬人。很少有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但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表明,全球各地都存在進食障礙。

合併症與併發症

進食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發病率增加有關,這些疾病包括

抑鬱、焦慮、強迫症和酒精濫用/依賴。

一項芬蘭大型佇列研究發現,

糖尿病

與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和暴食症的發病率增加相關;與對照組相比,

克羅恩病

與神經性厭食症發病率增加相關。

進食障礙與高死亡率相關,薈萃分析發現,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的死亡率比年齡與性別匹配人群高5。9倍,神經性貪食症患者和其他進食障礙患者的死亡率比年齡及性別匹配人群高1。9倍。

從心理上看,

低體重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情緒低落、自殺意念和行為、低自尊、易怒、焦慮增加、社交能力退化和思維僵化,所有這些都可導致進一步的減重。進食障礙還會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和身份認同,

他們的注意力重心會轉移到體重、體型以及吃什麼

而不是生活的其他方面。

從生理上看,身體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主要器官系統功能紊亂。

快速減肥尤其有害,因為身體適應的時間更短。

體內水負荷過多、催吐、濫用瀉藥和利尿劑也會造成身體損害。低體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會對較低的基礎代謝率做出反應,導致心率和血壓降低、自主神經失調、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心動過速以及暈厥的風險增加。低鉀血癥(多因嘔吐、利尿劑或濫用瀉藥引起)以及低體重,可導致QTc延長,進而導致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並不常見,但也會導致心律失常。有證據表明,體重過輕會對大腦產生影響,目前已有研究觀察到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減少。

胃炎或胃食管反流病

可發生在所有進食障礙中,特別是在存在嘔吐時。清空食物的後果包括食道賁門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 tears)。消化道出血可導致貧血;營養不良也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貧血,這是由於骨髓功能受損所致。營養不良很少會導致胰腺炎。

閉經

不再是DSM-5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標準,但仍然是一個常見的特徵,這可能是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障礙,而這又可能是瘦素減少以及胃飢餓素水平升高的結果。

骨密度降低

在神經性厭食症中很常見,可能因為營養不良、低體重指數以及閉經。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骨折發生風險是健康對照組的兩倍。

慢性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萎縮和虛弱,這可能會導致肌酐水平低。

相反,脫水(由於飢餓或利尿劑濫用)或肌肉分解可導致肌酐水平升高。過量飲水(攝入無卡路里的液體),使在不吃東西的情況下感覺到“飽”,或在稱重之前過量飲水讓體重看起來穩定或增加,均會導致低鈉血癥,並伴有癲癇發生風險。

醫生應對疑似進食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是評估身體併發症,以便進行疾病管理,並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體重下降或增加的原因。風險評估有助於短期及長期的治療決策。高風險的進食障礙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療。醫生需完成全面的精神評估,包括自殺的想法和計劃,因為厭食症患者比一般人群自殺的風險要高。進食障礙患者常合併精神疾病,死亡率更高且治療效果更差。

有哪些治療方法

早期干預的治療效果可能更好,如果神經性厭食症患者

在前三年內沒有得到有效治療,那麼預後一般很差。

醫生應該採取包含幾種治療模式的綜合性治療。對於家人,可能會有幫助的管理進食障礙的原則包括:加強家庭關係,遠離食物的壓力,並一起關注令人愉快的活動;不要把飲食問題與年輕人劃為等號,這樣父母和孩子就可以一起對抗進食障礙;儘可能一家人進行有規律、均衡的飲食,避免經常性的稱重及其他形式的身體檢查,因為這會增加對體重和體型的擔憂。具體的治療包括:

心理治療

① 神經性厭食症

以家庭為基礎的治療——“神經性厭食症家庭治療”是被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所(NICE)推薦為用於兒童和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症的一線治療。以家庭為基礎的治療被認為是神經性厭食症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核心治療方法。家庭治療強調,父母最初負責再餵養,然後逐漸將責任移交給年輕人。這最好在合作的氛圍中進行,並減少指責,並通常需要來自臨床團隊的支援。

NICE指南建議,如果家庭治療不可行或無效,可給予

認知行為治療

② 神經性貪食症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在青少年中,神經性貪食症的家庭治療比支援性個體治療更加有效,這也是NICE指南推薦的,儘管NICE中的GRADE評級為低。

多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對神經性貪食症有效。NICE建議,在以家庭為基礎的治療不可行或無效時,可使用認知行為療法。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表明,認知行為療法指導的自我幫助可能比基於家庭的治療更加有效,而且認知行為療法的成本效益比更高。

精神藥物治療

在初級保健中,不推薦使用精神藥物治療神經性厭食症。薈萃分析發現安慰劑、抗抑鬱藥或抗精神病藥對神經性厭食症的體重增加無顯著差異,抗精神病藥物和安慰劑對神經性厭食症的症狀也無差異。得出這些結果可能是因為隨機對照試驗的檢驗效能不足,但鑑於青少年使用抗抑鬱藥的安全性以及低體重個體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存在QT間期延長風險,如果需要治療共患精神疾病,進展障礙患者應謹慎用藥,並只由專業醫師給藥以及進行定期監測。

很少有關於藥物治療神經性貪食症年輕患者的證據,但有證據表明,高劑量抗抑鬱藥可能改善神經性貪食症患者的預後,因此在其他藥物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專業醫師可考慮給予氟西汀。

體重過輕患者的體重恢復

對於體重過輕的進食障礙患者,專家認為恢復健康體重是治療的關鍵,雖然心理治療對保證完全康復至關重要。建議定期監測電解質、磷酸鹽和鎂,因為有再餵養綜合徵的發生風險。推薦的體重恢復率從每週0。5~1。4 kg不等(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

專家建議,如果年輕人很難吃完一頓飯,可服用兒童營養補充劑(高熱量飲料)。在醫院中,如果體重非常低的進食障礙患者不能完成膳食,可以考慮鼻胃管餵食。

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

專家們就高風險的低體重患者的再餵養是否應該包括常規補充硫胺素和磷酸鹽,意見不一。低體重患者通常推薦服用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低體重患者雌激素替代治療

使用經皮雌激素在增加骨密度方面是部分有效的。專家可以考慮對長期低體重且低骨密度的13~17歲青少年使用口服雌激素。提高骨密度的最有效方法是讓患者恢復健康的體重並恢復正常週期的月經。

TAG: 神經性進食厭食症體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