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由 健康使者雷鋒 發表于 家居2021-12-10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

診斷順序

病例1:

分化癌的診斷順序

普通白光下,胃體下段小彎可見略微發紅的平坦病變(

圖4A

),注氣時伸展良好。據此初步預判為分化癌、肉眼分型Ⅱc,再進行色素內鏡觀察和NBI觀察。色素內鏡觀察,增強了病變的發紅色調,可見內部存在大小不一的顆粒狀黏膜(

圖4B

)。NBI低倍放大下,病變呈褐色改變,與白光下和色素內鏡觀察到的發紅部位一致(

圖4C

)。但病變的後壁側到肛側難以辨認出邊界,因此採取逐級放大進行了NBI高倍放大觀察(

圖4D

),同時可確定病變的DL為全周型。病變中央的血管形態和表面構造均為不規則,可見區域性血管呈網狀形態(

圖4E、F

)。根據以上分析,內鏡診斷為肉眼分型Ⅱc的分化癌(黏膜內癌)。活檢結果為高分化腺癌,術前診斷為直徑20mm以下,UL(-)的分化癌,因此採用黏膜下剝離術(ESD)進行了完整切除(

圖4G

)。

▼圖4A

普通白光

可見胃體下段小彎後壁的發紅平坦凹陷病變(略帶黃色)

▼圖4B 噴灑靛胭脂

色素內鏡觀察,可見病變內部大小不一的顆粒狀黏膜

▼圖4C NBI低倍放大

NBI下,確認病變部位呈褐色(偏綠色)

▼圖4D NBI高倍放大

(後壁側到肛側) 肛側的放大NBI觀察,可以確認DL的存在

▼圖4E NBI高倍放大

(病變中央部)對病變部位進行NBI放大觀察,判斷血管形態和表面構造均為irregular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4F NBI高倍放大

(病變中央部)對病變部位進行NBI放大觀察,判斷血管形態和表面構造均為irregular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4G ESD切除送檢標本的病理圖

核腫大的腫瘤細胞形成了不規則腺管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最終病理組織診斷:

15mm×10mm,Type0-Ⅱc,UL(-),tub1,pT1a(M),ly(-),v(-),pHM0,pVM0

本文來自

《影象增強內鏡的診斷邏輯》

▼▼▼▼▼▼▼▼▼▼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病例2:

未分化癌的診斷順序

未分化癌的診斷順序病變靠近胃體下段小彎前壁,凹陷記憶體在發紅的顆粒(剩餘黏膜),可識別為褪色的凹陷型病變(

圖5A

)。色素內鏡觀察,凹陷邊緣處斷崖狀黏膜的急劇高度變化更加清晰。邊緣未見黏膜下腫瘤樣隆起,注氣時伸展良好(

圖5B

)。根據以上情況,懷疑為未分化癌,肉眼分型Ⅱc型病變。使用NBI放大觀察凹陷內部,血管形態不規則,表面構造不規則及缺失(

圖5C

)。此外,區域性可見螺旋狀的異型血管CSP(

圖5D

)。根據以上情況,內鏡診斷為肉眼分型Ⅱc型的未分化癌(黏膜內癌)。活檢結果為低分化腺癌,術前診斷為直徑25mm的未分化癌,因此進行了外科治療(

圖5E,F

)。

▼圖5A 普通白光

靠近胃體下段小彎前壁處,可見直徑約25mm的褪色凹陷病變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5B 噴灑靛胭脂

色素內鏡觀察,凹陷邊緣斷崖狀中斷清晰。凹陷內部可見發紅的剩餘黏膜殘存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5C NBI低倍放大

倒鏡下對病變肛側進行低倍放大觀察。在白光、色素內鏡下難以辨認邊界,但在NBI下能確認DL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5D NBI高倍放大

觀察下的凹陷邊緣。病變表面構造消失,可見螺旋狀異型血管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5E 病理圖

外科切除送檢標本的病理圖。黏膜固有層腺頸部見少量腫瘤細胞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圖5F 病理圖(高倍鏡)

外科切除送檢標本的病理圖。黏膜固有層腺頸部見少量腫瘤細胞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最終病理組織診斷:

23mm×10mm,Type0-Ⅱc,UL(-),por>sig,pT1a(M),ly0,v0,pPM0,pDM0,R0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以上文章來自

《影象增強內鏡的診斷邏輯》

▼▼▼▼▼▼▼▼▼▼

分化癌與未分化癌的診斷流程順序

TAG: NBI病變內鏡黏膜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