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由 驚心鳥 發表于 美食2023-01-21

涇源兵變是導致唐德宗李適時期的奉天之難失控,並使形勢完全糜爛的主要事件。兵變發生後,發動兵變的涇源軍迅速奪取的長安城,擁立太尉朱泚為皇帝,將叛亂席捲到了唐朝的整個北方地區。而李適則不得不棄城而逃,率領數百王公大臣前往奉天避難,唐朝朝廷遭遇到安史之亂後的最大危機。很多歷史愛好者讀到這段歷史時都會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僅僅數千的涇源軍,就能攻陷長安城,迫使李適棄城而逃呢?要知道當時長安是世界第一大城,防守堪稱固若金湯。之前的長安失陷也是面對數十萬大軍圍城,而不是僅僅數千人的亂兵。

關於涇源兵變發生的過程,前文中已經有了詳細敘述,這裡不在贅述。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發動兵變奪取長安的涇源軍只有五千人,由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領。這種情況對於長安這樣的超級大城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荒謬的。長安的城防設施天下第一,鎮守長安的是中央禁軍的核心精銳神策軍,這些都是唐朝朝廷投入巨資打造的。尤其是在安史之亂和吐蕃入侵後,朝廷和皇帝越發覺得藩鎮軍不可靠,朝廷禁軍需要加強投入,所以對神策軍進行了全方位的改組。改組後的神策軍總數超過十五萬,受到皇帝李適的直接調動。

區區五千涇源軍攻打長安城,在防守長安城的十多萬神策軍毫無反擊的情況下,就這麼斬關奪城了,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議了。因此很多歷史愛好者都對此感到很好奇,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十多萬神策軍毫無反抗之力?唐朝投入巨資打造的長安城防,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

要回答上述的問題,就必須從神策軍的來歷說起。神策軍最初並非唐朝的中央禁軍,而是歸屬於藩鎮的軍隊。神策軍的創始人是開元名將哥舒翰,天寶年間為了應對與吐蕃的戰爭,他在西北邊境建立了八支軍隊,神策軍為其中之一。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李隆基調神策軍平亂,這支軍隊便被監軍魚朝恩掌控。

神策軍創立之初只有數千人,被魚朝恩掌控後兼併了陝州節度使的軍隊,軍隊膨脹到數萬人。魚朝恩是唐肅宗李亨和唐代宗李豫的心腹宦官,他掌控軍隊後使其成為皇帝的護衛軍隊,並加入了中央禁軍的序列。安史之亂平定後,由於藩鎮勢力坐大,加上吐蕃入侵的威脅加劇,所以朝廷對神策軍加大投入,將其發展成十餘萬人的皇帝親軍。唐德宗李適即位之初排斥宦官,以司衣卿白志貞為神策軍使,神策軍作為拱衛長安,壓制各地藩鎮的主要軍事力量。涇源兵變中神策軍不戰而潰,導致長安失陷,其主要原因便是在白志貞身上。

因為李適在即位之初排斥宦官,所以白志貞與宦官沒什麼關係,而是正經的邊軍將領出身。李適任用白志貞為神策軍使,本來是希望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但最後卻事與願違。白志貞是中唐名將李光弼的部下,曾經給李光弼做過參謀官。李光弼去世後他被調入朝廷,先出任司農少卿,後遷太府卿。因為李光弼名震天下,所以白志貞也隨之出名。唐德宗李適即位後很寵信白志貞,任命他為神策軍使,全權負責神策軍的招募和訓練。本來按照神策軍原來的制度,也不至於糜爛到一觸即潰。但白志貞為了迎合李適,搞了一些花活,使得軍隊戰力劇降。

白志貞掌控神策軍後,沒有積極的練兵備戰,而是和宰相盧杞勾結,將軍隊作為聚斂錢財和迎合皇帝的工具。當時李適猜忌朝中老臣和王公貴族,白志貞便上表朝廷,請求讓郭子儀、吳仲孺等勳貴家族的子弟率領家奴加入到神策軍。他認為,一方面可以讓這些鉅富的勳貴家族出錢養兵,另一方面也能用軍隊來控制這些家族的子弟。於是這些二世祖們便成為了神策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掌控了節度、觀察、團練等官職。這些二世祖們平日並不在軍中訓練或執勤,一向以家奴代替,或者拿錢收買長安的販夫走卒頂替執行任務。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四鎮之亂爆發後,唐德宗李適派神策軍行營節度使李晟出兵平亂。這使得神策軍原有的精兵強將被帶走了,留在長安的是一群新招募的二世祖和販夫走卒。這些人雖然數量不少,但都是烏合之眾,根本沒有任何戰鬥力。實際上二世祖和販夫走卒加入神策軍就是為了應付事的,二世祖是為了應付家裡,販夫走卒只是為了神策軍的優厚待遇。他們平時根本不在軍中訓練備戰,大多數時候忙自己的私事,甚至在長安的東西市做生意。姚令言帶著涇源軍攻打長安時,李適也下令讓白志貞召集神策軍禦敵,結果卻根本無人響應。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與空城無異,涇源軍輕易的就斬關奪城,攻入了長安城內。李適得到訊息後迅速帶著皇宮和朝廷的人員棄城出逃,只有右龍虎軍使令狐建率領四百龍武軍殿後護駕。而作為長安主要鎮守軍隊的神策軍,除了精銳隨李晟在外征戰外,留下來的二世祖們已經四散潰逃了。可以說姚令言帶領涇源軍攻入長安時完全沒有遭到抵抗,甚至連神策軍的影子都沒看到。作為神策軍使的白志貞,根本沒有擔負起防禦長安的主要責任,第一時間跟著李適的車馬逃出了長安城,將這個天下第一大城扔到了叛軍手裡。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從史料來看,神策軍的衰敗是源於白志貞出任神策軍使後開始的腐敗行為。他與宰相盧杞互相勾結,為了滿足思域聚斂錢財,搞得整個軍隊烏煙瘴氣。神策軍在長期的打仗中會受到不小的損失,然而補充的不是貴族二世祖,就是拿長安的販夫走卒充數,這些人都是毫無戰鬥力的。李晟出征帶走了精銳軍隊後,剩下的神策軍簡直是不堪一擊。這裡面既有濫竽充數的,也有吃空餉的,看似數量龐大,實際上是戰力空虛。朱泚作為藩鎮軍的宿將,對於這種情況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很容易給他找到滲透和拉攏的機會。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姚令言區區五千人就敢攻打長安城,便是因為從朱泚之處提前得知了神策軍虛有其表的本質,所以才敢於挑戰天下第一大城。否則僅憑神策軍十來萬的數量就已經很嚇人了,不知虛實的情況下誰敢舉兵攻打?但有了朱泚的裡應外合,需有其表的神策軍在身經百戰的涇源軍面前自然是不堪一擊的。

這個事情從根本上看,還是唐德宗李適自以為是造成的慘烈後果。李適即位後為了擺脫李豫時代宦官專權的態勢,免去了掌控神策軍的宦官,而是以白志貞為神策軍使。他的這種做法看似杜絕了宦官專權,但實際上與宦官專權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比宦官專權的危害更為嚴重。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宦官專權的本質是皇帝任人唯親,將自己信任的宦官賦予掌控國家大權的位置,是皇權的一種衍生。但由於宦官集團與朝廷、藩鎮向來不和,所以難以勾結成奸,只能在政治上互相掣肘,讓皇權得以掌控全域性。但白志貞不同,他不是宦官,而是軍隊出身的官僚。他背後沒有宦官集團支援,想要坐穩神策軍使的位置,就需要另找靠山,於是找到了宰相盧杞。白志貞與盧杞勾結後,本質上就成為了朝廷的打手,打破了朝野政治勢力的平衡。這種情況既容易搞出權臣,也隱藏這巨大禍患,挖空國家的根基。

中唐興衰(二四)涇源兵變僅數千兵力,為何輕易地奪取了長安城?

實際上李適任命白志貞也是任人唯親,白志貞曾擔任太府卿,就是長官宮廷中後勤事務的官員。李適本以為白志貞親近自己,又是軍隊出身,是值得信任的,能夠把神策軍治理得很好,同時還削弱了宦官的權力。實際上卻忽略了李亨和李豫重用宦官的根本原因,最終釀成了大患。從這個事情上也可以看見李適昏庸無能和自以為是的一面,正是因為他盲目的破壞李豫留下的制度,這才使得朱泚等人有機可乘,也使他得到了拋棄長安的奇恥大辱。涇源兵變也徹底擊潰了李適繼續改革和削藩得信心,因此他在執政得後半段果斷選擇了躺平。

TAG: 神策軍李適白志貞涇源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