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這篇文章,怎麼看都覺得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

由 百源新水 發表于 美食2023-01-04

剛才,看見一篇文章,說在家務農的人,基本上都“門楣冷清,生活清貧”。

我看後,發出不同意的觀點。

這篇文章,說的這種現象,雖有,但不值得羨慕。

我是個世代為農的農民,對於這篇文章中的一句活:

而那些普通人家,基本上,在家務農的,都是一家人全在家務農,幾乎沒有出外的人,自然也是門楣冷清,生活清貧。

對應的這篇文章中羨慕的“門楣光耀”:

下面是那個作者文中的話:

凡是家族有名望有威信有錢有財的,生活紅紅火火的,事業蒸蒸日上的,福運綿綿的,鴻運當頭的,人丁興旺的家族,真的是越來越旺,一個人出在外面當官或做生意,其他的家庭成員,自然也會成為那樣的人,有種跟風的現象。

我總覺得不踏實,一個人出息,帶動一家人繁華,這種事是有,但不是絕對的,尤其是這個文中的:

“人家家族聚餐時的名車雲集,人家的高樓大廈,人家的熱鬧非凡,便可見一斑。”

也就是說家族中有一個人做官或做生意發財了,就把他的整個家族都帶動起來了,這就不常見或不正常了。

我是站在一個老農民的小農意識的立場說話,請各位高尚人士別笑話我,我亮明我的觀點,因他的文中說的:

而那些普通人家,基本上,在家務農的,都是一家人全在家務農,幾乎沒有出外的人,自然也是門楣冷清,生活清貧。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個教書育人的老師,根據他文中的語境,他可能居住在農村,或離農村不遠而經常接觸到農村。

我不否認,現在是金錢社會,物慾橫流, 競相豪奢為追求,那是“光耀門楣”。

我可能是小農意識,感覺不到那是什麼“光耀”?

根據文中所說的:

一個人出在外面當官或做生意,其他的家庭成員,自然也會成為那樣的人,有種跟風的現象。

也就是成語“趨炎附勢”那種人。

同時也是不種田,不在家務農,不從事種植、養殖的人。

他們是在:

“一個人出在外面當官或做生意”

都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的工業產能過剩,也就是工業產品過剩,而他們是在“官”的幫助或保護下,掙著錢了,他們才能做到“家族聚餐”時,集體風光亮相,“光耀門楣”,炫富抖威。

而在家務農的人卻:

“門楣冷清,生活清貧”

正常嗎?

我們現在是農產品每年需要大量的進口,而農村卻有大量的人員外出做生意,因怕在家務農而生活清貧,導致農村大量農田荒蕪棄耕。

我是個老農民,我認為光耀門楣的那些人,應是為國家做出實際貢獻的人,能造福百姓或推動社會發展的人。他們那些外出做生意的人,為什麼會有高於在家務農的人的名車、大宅?

有句話叫做“物以稀為貴”,我們現在的工業產品嚴重過剩,也就是做買賣搞生意的人應該是無利可圖而生活清貧,怎麼他們倒是:

生活紅紅火火的,事業蒸蒸日上的,福運綿綿的,鴻運當頭的,人丁興旺的家族,真的是越來越旺。

我們現在缺的不是做生意的人,我們現在缺的是在家務農的人,缺的是能讓中國人的飯碗子端在自己手裡的種田,務農的人。

缺的是把那些撂荒的土地,重新耕作起來的人。

過去,遠古時代的經商致富,有的飄洋過海,風高浪急,十去九不回的人,僥倖成功而發財了,內陸上長途販運,路上盜匪多如牛毛,危險重重,死裡得生而發財了。

如今,國家強大,社會秩序良好,做生意經商,商品充盈,亳無風險可言,怎麼經商作生意還會發財?

當然,開工廠,出產品,也是生意,如今的科技水平,機械能力,有報道說,五分鐘就可以造一輛汽車(一輛汽車拉貨可頂一千個人用扁擔挑貨),一臺織布機每天可織六百米布(可頂一千個婦女(花木蘭)手織布,一個建房工程每天可建數千平米大樓(可頂一千個瓦匠手砌),這些工廠或基建的能力,生產效率提高了上千倍,這些產品都已不是什麼缺貨而一物難求,可以隨意要價了。東西(產品)太多了,價格應該降到原來價格的百分之一才對。怎麼做這些生意的比稀缺的農產品還掙錢?

我的意識裡,應該是物以稀為貴,應該是務農的人,他們才應該是:

生活紅紅火火的,事業蒸蒸日上的,福運綿綿的,鴻運當頭的,人丁興旺的家族,真的是越來越旺。

這個是一個老農民的小農意識理解不了的?

有哪位好心人,給解釋一下。

附,我看到的這篇原文:

據我觀察,我發現,凡是家族有名望有威信有錢有財的,生活紅紅火火的,事業蒸蒸日上的,福運綿綿的,鴻運當頭的,人丁興旺的家族,真的是越來越旺,一個人出在外面當官或做生意,其他的家庭成員,自然也會成為那樣的人,有種跟風的現象。

真的是門楣光耀,不看別的,單看人家家族聚餐時的名車雲集,人家的高樓大廈,人家的熱鬧非凡,便可見一斑。

TAG: 務農門楣做生意家族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