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臘月二十九民間習俗

由 Teduahuier 發表于 美食2023-01-03

臘月二十九,民間有“二十九,蒸饅頭”,“二十九,上大供,請老祖”,“二十九,貼倒酉(yǒu)”,“二十九,去打酒”等習俗,

春秋時期,因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了霸業,所以“九”這個日子被古人奉為“吉日” ,也被歷代皇家所推崇,在古代,皇帝的龍袍被稱為九龍袍等,由於臘月二十九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含有“九”的日子,因此,人們就把臘月二十九這一天看得更加重要。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的意思,引申為“交替”,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在有年三十的日子裡,臘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天,俗稱“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於戶外,叫“天香”(自天上傳來的香氣)。

“二十九,貼倒酉”,即“二十九,酉時貼倒酉”,“倒酉”,在民間俗稱“小掛錢兒”,是民間在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講究且要貼的吉祥物,家門及各種器物上一般都會貼,如今,不少人家講究倒貼“福”字,表示“福到了”,這與過去貼“倒酉”,象徵“財到”、“錢有”的寓意是相通的,“酉”字在古籍中的釋義都與吉利貼合,“酉”諧音“有”,並且在地支中佔據第十的位置,有“十全十美”之意,在十二屬相中為“雞”,“雞”諧音“吉”,“吉祥如意”,相傳,姜子牙屬雞,生於酉年酉月酉日酉時,其父母為其取名為“酉”,家門上貼“酉”,寓意“太公在此”(姜子牙又稱姜太公,“太公在此”即表示姜子牙在此),可以辟邪,“酉”在五行中屬“金”,“金”是“錢”、是“財”。“西”之所以代表雞,是因為西時是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是雞進窩的時間,酉時又被稱為“日入”,與“日出”相對,也就是太陽要落山了。“西”字本身的意思就是一種酒罈子,代指酒,於是有了“二十九,去打酒”的習俗,中國曆來有 “無酒不成宴” 的說法,所以準備好酒,隨時款待客人。有“平常有糾葛,一杯隔年酒”,鄰里之間重新和好的俗語。

“二十九,上大供,請老祖”,是“孝道”的體現,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慰一番,寄託對先人的感恩與思念,又名“請家親”,祭祖上菜有規矩,上菜要上九道,三葷六素,俗話說:“祭三貢四”,就是祭祀(祭祀先人)和上貢(敬神)時的傳統習俗,祭祖,帶祭品傳統講究是單數,可以是一樣、三樣或者五樣祭品,一個、三個或五個,忌諱雙數,寓意“禍單行”,敬神,選雙數,寓意“福雙至”,有“今朝三果不上供,來年腰包不會空”,

“敬祖三不帶,後代福氣來”的俗語,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鍾愛“諧音”,用物品的名字諧音為具有美好寓意的詞語,以圖吉利。

其一:不供寓意不好的水果。

農曆十月一期間正是柿子成熟的時間,“柿”與“事”,有“萬事如意”的寓意。橙子,橙子的“橙”與“成”同音,有“心想事成”的寓意,橙子色澤金黃,金黃為吉慶之色,象徵著財富、豐收等,也寓意著“財源滾滾”。芒果,帶有“芒”字,寓意“光芒萬丈,福澤後世”。不少地方有在香案上擺一個大柚子的習慣,民俗認為“柚”與“佑”同音,有著“護佑”的意思,另外“柚子”諧音“有子”,寓意多子多福、人丁興旺。蘋果寓意好,“蘋”與“平”同音,有平安之意,也被稱之為“平安果”,象徵著“平平安安”。很多人說桃子寓意很好,一直有吉祥如意,健康長壽的意思,平日裡給家裡老人祝壽的時候也會買一些桃子當做“壽桃”,希望老人平平安安,健康長壽,但“桃”諧音“逃”,有著不敬的意思,梨也不能,因為“梨”諧音“離”,有“離苦得樂”的寓意,但也有“離心離德”的意思,所以不能上供。

其二:不供成串的水果。

葡萄、石榴等這些成串的、多籽的水果,雖然也寓意著“多子多福”、“兒孫滿堂”,送人可以,代表著人丁興旺,紅紅火火的意思,但“多子”也意味著“多心”,有用心不專的意思,也不上供。

其三:不供空心水果。

空心果裡最典型的就是百香果、香瓜等,選用空心水果,寓意“無心”祭拜,違背祭祀先祖的初衷,有“無心”不誠之嫌,對先人有不敬之意。

現在說說臘月二十七,年謠稱:“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二十七,洗福祿”。

“二十七,宰年雞”,古人認為:雞為“吉祥鳥”,“七”和“雞”都諧音“吉”,有吉上加吉之意,依民間的習慣,這日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直到除夕和春節期間才吃,有“一隻紫紅冠,三十上宴席”的俗語,另外,因為舊時有講究,宰雞的工作,最好是在二十七完成,因為過了除夕夜,初一到初五期間,是不能殺生的,殺生表示有“血光之災”,不吉利,所以這些東西當然要提前準備好了。“趕大集”,指買過年關所需要的物品,民間有“逢七就是集”的說法,每逢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上街趕集的好日子,臘月二十七是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集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集日,因為“集”字諧音“吉”,逛集市又作逛“吉事”,寓意吉利,多買多吉。

京城有“二十六,“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jiù jí),二十八洗邋遢(lā tà )”的說法,方言中“六”與“祿”諧音,取“身浴福祿”之意,臘月二十七洗澡,則是‘洗啾卿(jiū qīng)’,“七”與“卿”韻相同,“啾卿“即“疚疾”,“洗啾卿”就是洗去疾病,使身體強健。“八”與“遢”也是韻相同。“洗福祿”,漢族傳統年俗之一,是指春節前夕人們進行沐浴,即節前洗浴【早在3000年前,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淨身以示虔誠,先秦沐浴禮儀已很完備。諸侯要先洗頭洗澡,然後才能去朝見天子】,俗話說:“有錢沒錢,洗澡過年”,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累積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洗”又同“喜”字同音,“洗福祿”又稱“喜福祿”,“喜迎福祿”、“接福迎祿”的意思。在古代,家裡來了客人要先請其沐浴,之後才擺宴席招待,所以現代人宴請遠方來的客人為“洗塵”,便是源於此,

另外,也有俗諺稱:“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臘月二十七前剪頭髮,有“年前剃個頭,來年上高樓”的俗語,很多人傳言“正月剪頭死舅舅”,其實這個傳說不是正確的,這個傳說源於清代,滿族入關以後,強迫漢人剃頭留辮子,如果違抗就格殺勿論,並聲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因此每當剃頭時就會勾起漢人對明朝的“思舊”之情,久而久之,“思舊”訛傳成“死舅”,才傳成這種“正月剃頭死舅舅”的怪異說法。

TAG: 寓意二十九二十七諧音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