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由 食戟社 發表于 美食2022-11-28

本文轉自:地道風物

1935年,36歲的老舍給青島《民報》寫了兩篇散文,一篇叫《西紅柿》,另一篇叫《再論西紅柿》。兩篇釋出時間僅隔一週,有種跟西紅柿槓上了的意思。

*攝 | 扶霞

“想當年我還梳小辮,系紅頭繩的時候,

西紅柿的價值…(就是)給小孩子們拿著玩玩而已

。”

第一篇《西紅柿》裡,老舍先擺正態度,描述中國人“正統”對待西紅柿的方式是什麼:

玩兒

“這種東西,

特別是在葉子上,有些不得人心的臭味

——按北平的話說,這叫作“青氣味兒。”他認為西紅柿這個東西天生帶臭味兒,跟中國菜比差遠了。

“…近些年,“番茄”居然上了選單,由英法大菜館而漸漸侵入中國飯鋪,連山東館子也要報一報“番茄蝦銀(仁)兒”!

文化的侵略喲,門牙也擋不住呀!

嗯,真·中國人不吃西紅柿。

寫完後意猶未盡的老舍,一週後又繼續,“青島是富有洋味的地方,洋人洋房洋服洋藥洋蔥洋蒜…海邊上看洋光眼子…這就應當來到

西紅柿

身上,此洋菜也。” 並開始了對當時崇洋媚外風氣的一頓指責。

民國時期的青島廣西路,當時的青島繁華程度不亞於上海

*維基百科

是不是沒想到,在老舍的年代,西紅柿其實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代表?

如果吃西紅柿都是不愛國的表現,就更別說西紅柿炒蛋了—— 壓根就不存在!這道中國人味蕾推選出的國民家常菜,

真實年紀可能還沒你爺爺大。而且…最早是道西餐。

*JSTV

跟老鄉辣椒一樣,西紅柿也是明朝末年先經由海路從中國南方登陸,而後多線齊下深入中國其他內陸地區。雖然有,但不吃。面對從沒見過的物種,從陌生到熟悉需要時間。

二十年代的上海,報紙文章會專門介紹如何吃番茄(西紅柿)

*豆瓣|丹陽

作為在華外國人的日常食材,

西紅柿從落腳的第一天就被種在了外國人聚集的城市周圍,

用來製作沙拉,紅菜頭湯等各式西方菜餚。

幫忙種西紅柿處理的人裡有普通中國農民,也有經歷過海外留學,或直接瞭解過國外飲食文化的人。

他們成了西紅柿最早的擁護者和推廣者。

1933年,常州的《農牧月報》上就有新農人撰文,“番茄…初嘗者每感其不快,然其在歐西也為蔬食上必需之品…。”,同年北京,一個名叫李俊的人也撰寫了本《番茄研究》,分享自己在北京東城區的菜園裡種植,栽培和食用番茄的經驗。

*《番茄研究》

“食用番茄是人類飲食文明的進步”

,在書裡他寫道,

“每一箇中國人都要為增進文明,提高健康來努力吃番茄。”

具體怎麼努力吃呢?李俊介紹了做成果醬、罐頭、涼拌沙拉等傳統西式做法,以及…中西合璧,做成炒菜:

“炒菜也可以加番茄,一種是加番茄調味,適合肉類魚蝦;一種是把番茄切成塊,比如

肉絲番茄炒鴨子

,最好吃是用肥牛片,炒的時候最後放,因為番茄是不易過熟的。”

這些早年的推薦吃法裡,完全看不到雞蛋的蹤影

*《番茄研究》

從這些做法裡,倒看不出李俊是否是個烹飪高手,畢竟我想象不出“肉絲番茄炒鴨子”能是個什麼味兒?但我們可以推斷,至少在這個時間

(1933~1936年期間),西紅柿在中國的認知度還是極低的,跟雞蛋的CP更是完全未出現。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並沒有任何已存的報紙雜誌調研報告能夠準確的告訴我們,雞蛋和西紅柿是於哪年哪月的哪一天成功見面並墜入愛河的。

探尋雞蛋和西紅柿的故事,更像個福爾摩斯式的解密推演:

1940年前,中國各地存在很多租界區。那裡除了有純正地道,只供應外國人的西餐廳,也有不少本中式西餐廳——它們擁有類似西方的用餐環境,菜餚卻進行了中國口味的改良,從老闆到廚師到服務員也是中國人,服務的也是對西方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中國客人。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清末上海和平飯店的廚房,基本都是中國廚師在製作西餐

*廣東政協網

羅宋湯就是比較典型的本土西式菜餚,是由俄羅斯紅菜頭湯的本土化改良而來;上海辣醬油也是,它的前身是英國的伍斯特郡辣醬油。

這些改良後的中式西餐菜品,然後又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生命。

繼續拿羅宋湯來舉例,最初由那些給白俄羅斯人做飯的膠東廚師率先學會,離開租界後去不同城市開自己的餐館,散播去全國各地。而後更多的人來到他的小店學習品嚐,進一步改良食材,降低成本,最終成了今天的模樣,並且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上海羅宋湯

*維基百科

所以西紅柿和雞蛋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次見面,應該也是某個租界區的餐桌上。來自中國的廚師,或許是在給自己英國的僱主製作英式早餐,他用黃油炒著雞蛋,鍋裡同時煎著西紅柿,熱著茄汁焗豆,並記下了這種組合搭配;或許是給自己法國的僱主製作歐姆蛋,最後完整的蛋餅澆上新鮮的西紅柿丁。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傳統英式早餐裡是有西紅柿和雞蛋的搭配的,有的是煎蛋,有的是炒蛋

*wiki

總之,一個可能的推測,就是在那些只供應外國人的租界餐廳裡,中國人學會了各種基於西紅柿的食材搭配,並在離開租界後,把這些手藝揣在了身上,帶去了之後他們遷徙去的中國各地。

等再有文字記載時,番茄雞蛋已經是一道好吃營養的大眾美味。在汪曾祺回憶自己在西南大學教書的散文裡,就有一篇名字是《炒雞蛋》:

炒雞蛋天下皆有。昆明的炒雞蛋特“泡”。一顛翻面,兩顛出鍋,動鍋不動鏟。趁熱上桌,鮮亮噴香,逗人食慾。番茄炒雞蛋,番茄炒至斷生,仍有清香,不疲軟,雞蛋成大塊,不發死。番茄與雞蛋相雜,顏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紅柿炒雞蛋,炒得“一塌胡塗”。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上世紀40年代的雲南街頭,已經可以看見“番茄炒蛋”的名字

*豆瓣@夜行者老金

汪曾祺是1939年來昆明讀書的,在那一共住了七年。他在的那會兒昆明街頭已經可見看見番茄雞蛋作為小炒的選擇。雖然長得更接近法式歐姆蛋,是個整的雞蛋餅,但足以說,

不到十年,西紅柿和雞蛋就從陌生變熟悉,成了(幾乎)全國皆知的搭配可能。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成為家常菜,得是50年代以後的事兒了。

我曾經問過姑媽 —— 一個標準的中國50後 —— 她對西紅柿炒蛋的記憶。她模糊地記得更小的時候,西紅柿是“水果”。因為雞蛋要憑藉糧票買,家裡一年也吃不上幾頓。

西紅柿炒蛋得是再往後,家裡能更頻繁吃上雞蛋的時候。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鳳凰網

(讀到這裡的你,願意問一下自己的父母或長輩,對家裡吃西紅柿炒雞蛋的記憶麼?分享在評論區吧,或許我們可以拼出一個更完整的時代畫面)

姑媽的記憶倒也符合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建國後,我們從美國引進了化肥農藥的製作工藝,溫室大棚的技術也逐漸發展。西紅柿這個畝產量高,對環境要求相對沒那麼重的蔬菜,也成了農業部門主要的種植推廣物件。

雞蛋的產量也在這個時間逐漸增加。我們先建造了大型國營養雞場,隨後引進西方的工業化養雞體系。國家統計局的官網上,我查到1985年全國雞蛋產量還只有5億多噸,到92年就已經翻倍,達到10億多噸。今天更是一個不可想象的數字,我國西紅柿種植佔了全球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番茄”不再“番”,已經順利入籍中國土地,成為跨越我國南北的蔬果農作物主力。

雞蛋價格的降低和西紅柿產量的猛增,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這個已成為全國皆知的組合,進一步成為生活裡的常客。

西紅柿炒雞蛋,中國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場“洋務運動”

攝 | 琪琪

更不用說它做起來的簡單,簡直是…有手就能學:

鐵鍋燒熱,加油,先雞蛋還是先西紅柿都沒有問題;

先炒雞蛋盛出來單獨炒西紅柿還是兩個一起炒,也沒有問題;

不同地方再依據自己口味加糖或加蒜。

只要不炒糊,這道酸酸甜甜的菜幾乎不可能難吃。

於是逐漸地,中國人的餐桌上多了這麼一道平平無奇,人見人愛的菜餚。它是那麼常見,以至於我們打心眼裡認為它從來都是中國飲食的一部分。

而這種被徹底隱藏的身份,也使得西紅柿炒雞蛋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洋務運動”。

TAG: 西紅柿番茄雞蛋炒雞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