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由 小十點sdkid 發表于 娛樂2021-05-25

|C媽

開公號好幾年,如果說哪個問題在後臺的提問頻率經久不衰:

那娃不愛吃飯,絕對能進前三名!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沒事的誘惑不可抵擋。

但在寶寶的世界裡,往往事與願違,

而且年齡越大,吃飯就越費勁。

小時候各種套路越來越不好用,娃反套路技能不斷升級,老母親卻沒什麼花樣可翻新的了~

你有沒有想過,吃飯本就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為啥到了物質生活更富足的這一代,吃飯反而成了老大難?

一提起吃飯,好像是要經歷什麼不可描述的酷刑?

我想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作”的~

許多時候,孩子討厭的不是吃飯,而是面對自己吃飯時,父母的態度。

90%孩子的吃飯熱情,都是被3句話毀掉的。

這孩子太挑食了

超過一半不好好吃飯的孩子,都會被父母扣上這個帽子:

太難伺候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

但C媽想說,你確定你家娃是真的挑食嗎?

許多父母在這點上都有誤區!

娃只愛吃雞肉,牛羊豬肉都不愛吃;

娃不太喜歡蔬菜,愛吃的也就2、3樣,其他的都不太喜歡;

——這都不!叫!挑!食!

啥?這多明顯的挑食啊,為啥不叫?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膳食寶塔。

我們可以看出來食物主要分為四大類來達到孩子的飲食均衡:

奶類大豆堅果

肉蛋禽魚類

蔬菜水果類

穀類薯類

只有這幾大類中某一類完全不吃,才是挑食,才需要干預。

比如,有些娃頓頓只吃白米飯,其他都不吃;

或者有些孩子完全不吃肉,雞魚鴨、牛羊豬都不吃;

或者一口蔬菜都不吃,甭管帶花的、帶葉的、帶根兒的、還是帶莖的~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真正挑食的孩子是不多的。

大部分孩子,可能只是不喜歡“你希望他喜歡”的食物。

在同類食物,比如蔬菜類,孩子願意接受多樣話食材(比如綠葉類、根莖類、瓜果類、茄果類)自然最好。

但如果在同類中孩子只鍾愛某幾樣,他們也能提供同樣的營養。

與此同時,其他大類也在正常攝入。

那從營養素層面上,他依然能獲取均衡的不同營養,就夠了,你就不需要太焦慮。

我為什麼想跟大家說這一點?

因為一旦被扣上挑食的帽子,對孩子而言,會十分影響他們對待食物的態度的。

“本來我沒覺得自己挑食,你非說我挑食。

我就證明給你看我也沒錯,我挑得有理!”

CC有段時間特別難伺候,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挑食。

奶奶一邊口口聲聲抱怨她挑食,一邊在做飯上更花心思,每頓都更期待這頓能不能被青睞。

沒想到這孩子,通常只看一眼就說沒想吃的。

“嚐嚐嘛,裡面有你最喜歡的胡蘿蔔”。

嘗一口,果然就咧嘴,一副“我就知道很難吃”的表情。

以證明自己的預判是多英明偉大,以證實自己“挑食”挑得多麼有理有據!

發現沒?被扣上帽子的孩子,對食物,是帶著敵意的。

帶著這種敵意去吃飯,能不挑剔嗎?

別以為孩子感受不到你的情緒!他們簡直不要更敏感。

所以啊,只要不是那種特別嚴重的挑食,就隨他去吧。

你的職責只是多提供各種各樣的食材,多提供一些次數與一些花樣。

這樣孩子就能多些愛上更多食材的機會。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這孩子吃得太少了

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還沒吃飽。

你覺得娃吃得少,但可能是娃真的不需要。

孩子並不是每一段時間都吃一樣多。

家有不愛吃飯娃老母親的終極疑惑:

我的孩子是仙女/子下凡嗎?為什麼人家不食人間煙火也完全不會餓?

CC3歲左右也經歷過一段“修仙”的日子,佛系如我也看不下去了。

早餐啥也不吃也就半袋奶,到了中午依然不餓,一雙筷子杵半天夾一粒米……

“行吧,行吧,不吃下桌。”

指望晚上多吃點?抱歉,晚上也並沒有餓的跡象。

如果非讓吃,就蜻蜓點水意思一下扒拉兩口,然後像完成任務一樣的點問我:

“媽媽,我吃飽了,我能走了麼?”

我攔得住麼?

又一頓應付過去了。

不用各種套路逼娃吃飯,是我作為老母親最後的體面。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我最後就徹底放棄治療了,心想傻子都能感覺到餓吧。

我天天去樓下遛你釋放精力,不給提供額外小零食,餓了你自然就吃了。

結果連續好些天,都是這幅修仙狀態。

直到我覺得她是不是真的要突破能量守恆定律,要飛昇上仙的時候:

她突然食慾又好起來了。

後來查資料偶然看到,其實孩子的生長髮育是呈階段性的,就像嬰兒猛漲期、青春發育期。

雖然整個兒童時期生長髮育不斷進行,

但生長速度呈階段性。

趕上快速生長期,需要的能量多,吃得也就多;

趕上平緩期,需要的能量少,吃得也就少。

這一點大人孩子都一樣。

就像我前幾天,食慾好到懷疑自己是不是三胎了。

後來才發現是DD經歷猛長期,我的身體在配合供應產奶!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所以,請別質疑人類進化的成果了~

孩子真的不用每頓都吃得一樣多,甚至不用跟其他同齡小朋友吃得一樣多。

即使是一樣年紀、一樣個頭的雙胞胎,飯量都會不一樣。

因為個體差異導致對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所以造成食量的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有的人喝口涼水都長肉。

很多媽媽都問,不想強迫孩子,怎麼在不施壓的情況下,讓孩子吃下“更多”食物?

答案是:沒有辦法。

如果他的身體就需要那麼多,你額外是塞不進去的。

總拿吃多少作為衡量標準,娃吃個飯心裡還得算計著還差多少完成KPI,能愉快嗎?

而且孩子的食量應該透過記錄一週吃掉的食物來判斷。

記錄起來你就能發現,整體而言他其實吃得並不少。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這孩子吃飯太費勁了

當我們把孩子吃飯當做一件困難的負擔時,孩子也會覺得有壓力。

如果你確定孩子是真的“需要”吃,但他依然不吃。

每次都得軟硬兼施、或威逼利誘、或打罵威脅等諸多“套路”。才能達成最終效果。

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

威脅版——再不吃,就不帶你出去玩!/不吃完不許離開桌子。/現在不好好吃飯,下午別喊餓!

激將版——就你這樣,還想第一名?/吃的這麼慢,不是最後才怪!

獎勵版——你好好吃完,下午就帶你去買大風箏。/如果你乖乖吃飯,一會就能多看一集動畫片。

那麼,這事兒就有點大了。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此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吃不吃的問題,而是孩子與你陷入了一種權利之爭。

他在為了跟你較勁、為了戰勝你而不吃。

孩子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求得安全感和存在感。

跟父母陷入權利之爭的孩子,會透過各種行為來“戰勝”父母,以證明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孩子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大人的不愉快還會去做,甚至寧可選擇捱餓也不吃飯。

逼孩子吃飯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他們“贏”大人的方式。

——寧願犧牲自己的身體,也要感受自己“說了算”的力量。

許多家長都在“騙、逼孩子吃飯”,讓吃飯變成了一場較量。

重點不再是飽或餓,而是在“多吃一口”的這場爭執中,誰贏了。

你可能贏得了某一場戰爭,但卻沒意識到早已經輸掉了整個戰役。

被各種套路誘惑、逼迫吃飯的孩子,吃飯已經變成了沉重的任務和壓力。

吃不吃變成了他們跟父母談判的籌碼,

飯桌成了跟父母權力之爭的戰場。

這些可憐的孩子早已經忘記了,食物是好吃呀、是可以充飢的呀。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他們早就不會把吃飯當作是一種享受的事情了。

如果你也有一種“孩子吃飯太費勁,我一定得好好管”的執念,C媽勸你放一放。

你越不喜歡孩子的某個行為,

孩子越要追求控制感,他的行為就會越惹人煩。

這不僅不能讓娃愛上吃飯,還會破壞你們的親子關係,再逼下去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本末倒置了!

如果一定要在“吃飯”和“親子關係”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毫無疑問應當選後者。

要知道,孩子天生是會吃飯的,就像剛生出來就會吸奶一樣。

很多時候,孩子不愛吃飯,是我們太把吃飯當一回事了。

就是這3句話,毀了孩子的吃飯習慣!

但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即便不滿意,也勸自己看開吧。

因為在吃飯這件事上,你是贏不過孩子的。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準備各種豐富的食物,精進一下自己的廚藝。

讓吃飯的過程充滿歡樂,這就夠了。

TAG: 孩子吃飯挑食不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