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碧霞元君餘化龍寫詩,暗示張獻忠將死於豪格之手?這故事有個漏洞

由 艾尼網路睿群 發表于 體育2021-04-22

張獻忠拆寶塔發現一塊石碑,石碑上有四句詩,那首詩是碧霞元君餘化龍寫的,詩的意思是暗示張獻忠將死於肅親王豪格之手。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經常被當做“讖語準確”的例子。但是我們細看之下,就會發現這故事有一個致命的漏洞。

與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在史料中的形象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說十分不好,清朝人花了上百年編修的《明史》,在列舉張獻忠“罪狀”的時候,也犯了一個連鐵桿小辮子都不能自圓其說的錯誤:“獻忠黃面長身虎頷,人號黃虎。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

即使這六萬萬人還包括四川之外的人,也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因為當時全世界也沒有六萬萬人,張獻忠就是把自己殺了,也湊不夠數。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所謂張獻忠屠川人(或殺國人)六萬萬,就是別有用心的睜著眼睛說瞎話,這也是清人及後清人慣用的伎倆。

不但清人編《明史》睜著眼睛說瞎話,就是野史稗文,也跟著隨聲附和,比如本文開頭所說的張獻忠拆塔發現石碑,石碑上寫明瞭他將死於何人之手,就是出自清朝舉人、袁世凱幕僚所寫的《清稗類鈔》。

此事見於“吹簫不用竹之讖”一節,原文是這樣的:大兵入關,張獻忠為肅武親王豪格所殪。相傳獻忠曾於塔中拆出一碑,文曰:“造者餘化龍,拆者張獻忠。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獻忠觀之,恆不悅。一日,乘馬巡行,王望見之,援弧(弓)一發,獻忠應聲而落,其徒亟奔救,死矣。人始悟所謂“吹簫不用竹者”,蓋肅武親王之“肅”也。?

一看就知道,這個編故事的人肯定看過《封神演義》,因為有這樣“預言功能”的,肯定不是《說岳全傳》裡的金鏢餘化龍,而只能是被姜子牙封為碧霞元君,率領五方痘神,掌管天下痘症的那個原商朝潼關兵馬大元帥餘化龍。

這個碧霞元君自然是子虛烏有的,因為商朝根本就沒有兵馬大元帥這個稱號,武王伐紂也沒打那麼多仗,他跟商紂的賭局,是一把定輸贏——誰贏了牧野之戰,誰就是天下共主。

至於張獻忠死於肅親王豪格之手,正史中還真有記載:(順治)三年十一月,入四川,張獻忠據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鰲拜先發,師繼進,抵西充,大破之,豪格親射獻忠,殪,平其壘百三十餘所,斬首數萬級。

這就是撒謊的最高境界:用十句真話掩蓋住一句謊言,而那句謊言表達的,才是撒謊者真實意圖。

張獻忠確實是被肅親王豪格射死的,這是事實;武王伐紂,也是事實。但張獻忠之死是不是上天註定,豪格是不是替天行道,那只有編故事的人才知道。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很能打,死得也很憋屈,這一點大家都知道,所以一提起豪格,很多人就想起活捉洪承疇的那個清軍悍將。

至於餘化龍,因為小說《封神演義》的流傳,也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可怕人物:他能保佑你不出痘,也能讓你出痘不死即麻。

把肅親王豪格和痘神餘化龍組合在一起編故事,就讓人不能不信、不敢不信了。

這個謊言的高明之處,就是在於撒謊者知道自己要欺騙的物件是誰——只看過野史演義,卻又會把演義當正史的人。

正所謂撒謊別瞞當鄉人,這個謊言有一個致命的漏洞,就是“詩作者”的身份——痘神餘化龍是不是碧霞元君、商周交替之際有沒有潼關?

碧霞元君餘化龍寫詩,暗示張獻忠將死於豪格之手?這故事有個漏洞

碧霞元君是男的還是女的,這一點道藏和小說中自然有不同的說法,咱們也不去追究了,僅僅是潼關兵馬大元帥這個說法,就能讓歷史笑掉大牙了:商朝不但沒有兵馬大元帥、總兵這樣的職務,就連潼關也沒有——潼關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還叫桃林塞,就更不要說武王伐紂的夏商交替之際了……

TAG: 張獻忠豪格碧霞親王餘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