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1794年,一英國人送來600箱禮物助力中國發展,卻被乾隆視為垃圾

由 枕籍歷史 發表于 體育2023-02-04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32年後英國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機器代替了一部分人工,省時省力,揭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章。

此後,英國出現了不少先進機器,採煤、冶金等工業,開始相繼使用機器生產,而在東方國家,我國處在乾隆帝統治的時期,史上有“康乾盛世”之譽,然而乾隆帝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無需與外國聯絡,從而全面實行閉關鎖國。

當時我國確實還是世界上人人豔羨的國家,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稱我國遍地是黃金,並且我國在瓷器、絲綢等方面非常發達,而工業革命的發展,必定需要市場,英國開啟地圖,想到了我國。

1792年9月26日,英國國王派人帶著先進的發明,如織布機、戰艦模型、榴彈炮等600箱禮物出發去往中國,為了更好的體現誠意,一切規格從優,使者團規模龐大,人數有700多人,其中包括青年貴族、月石、畫家等,主使者是喬治·馬戛爾尼。

因為路途遙遠,又考慮到我國國情,馬戛爾尼為了避免使者團抵達我國後,清朝皇帝不知所以,因而在馬戛爾尼出發時,先有人提前將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件送往我國,遞給了乾隆皇帝。

喬治三世在信件中說道:“中國有著廣闊的市場,英國有大量優質廉價的商品,兩國實現貿易往來,將會獲得共贏。”當然,英國國王並非是為了我國的發展,也提到了不少優於英國的條件。

英國為了更大可能性實現與我國的往來,挑準了乾隆皇帝八十歲大壽的時間,馬戛爾尼也認為自己必定能夠實現英國國王交給自己的任務,然而馬戛爾尼抵達我國後,卻發現不是一回事。

首先乾隆皇帝認為馬戛爾尼是英國派來進貢的使者,要求他們在船艦上插上(英吉利貢使)的旗幟,因而開頭就發生了不愉快,後來馬戛爾尼面見乾隆帝,按照清朝規定,需行三跪九叩之禮,但馬戛爾尼認為雙方是平等的,所以事情更是不愉快。

最後就不用說乾隆皇帝還將英國使者團帶來的禮物視為垃圾,使得西方先進的方明在清朝展示的機會都沒有,馬戛爾尼帶領的使者團因此碰了一鼻子灰回了英國,但並沒有阻止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而我國失去的卻是一個改寫歷史的機會。

TAG: 馬戛爾尼英國我國乾隆皇帝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