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聯合國糖尿病日丨瞭解這幾種併發症,遠離腎衰竭、失明、截肢風險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體育2023-02-03

提到“甜蜜殺手”,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糖尿病,其實相較於糖尿病本身,糖尿病併發症更可怕,輕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重則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臨床資料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至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藥物治療很難逆轉。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我們來關注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足這幾種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

科普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洪天配教授

北京醫院眼科主任 戴虹

北京宣武中醫院周圍血管科副主任醫師 郭嫻

 

自確診期就應開展腎病篩查

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損傷,也是導致糖尿病病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可分為腎小球高濾過率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泡沫樣尿、臨床糖尿病腎病期、腎功能衰竭期等五個階段。主要症狀為出現泡沫尿、水腫、貧血等。

規範篩查是糖尿病腎病早期發現與診斷最有效的工具。臨床上主要檢測方式是透過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的比值(UACR)來評估,UACR檢測可規避單純依賴白蛋白尿檢測可能產生的漏診,減輕患者因病情進展所導致的生活質量降低以及對疾病診療的支付壓力,患者在糖尿病初診時即可利用UACR快速篩查,早期初篩,評估並及時掌握糖尿病腎病程序,增加診療有效性。

糖尿病患者何時需要進行腎病篩查?依照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相關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應自臨床確診之日起即開展腎病篩查,每年至少一次。確診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腎病篩查,以便儘早發現、儘早干預、最大化獲益。一旦患者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應根據疾病分期進行個性化生活幹預、定製化藥物治療等綜合管理。

警惕黃斑水腫眼底病變

作為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糖尿病併發症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系統,併發的眼底病包括出血、增殖及黃斑水腫(DME),其中DME是一種嚴重併發症,也是導致患者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據悉,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伴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這其中又有約三分之一會出現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發生與糖尿病病程及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患病時間越長,病變越嚴重,也越容易發生DME。總體來說,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是由於長期血糖水平不穩定狀態導致視網膜脈管系統受到損傷,也就是提高了血視網膜系統的滲透作用,使得血視網膜通透性增強了,積液(滲透液)進入黃斑部位,從而引起糖尿病性黃斑水腫。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會造成嚴重的視力下降,主要表現在視野中心區域有暗點(也就是斑片狀的視物模糊)、難以清晰看到細節、看物體形狀有所改變、比實際形狀變大或變小、直線在視野某些部分出現波浪狀或斷裂等。

出現足部破潰應及時就醫

糖尿病足俗稱“爛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最複雜的併發症之一。隨著疾病進展,

患者

會出現周圍神經以及周圍血管病變,而足部是微迴圈受累“重災區”,患者會出現足部怕涼的不適症狀,同時伴隨感覺神經不敏感。

足部怕涼,需要提高外界溫度改善症狀,

溫度覺

卻出現遲鈍,因此在泡腳時即使很高的溫度,患者還是覺得“不夠熱”,於是就無限度地提高泡洗溫度,延長泡洗時間,增加燙傷風險。加之患者區域性缺血病變,燙傷後容易出現區域性破潰、壞死甚至截肢。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做好腳部護理?可每天自我檢查雙腳是否出現老繭、發紅、腫脹、壓痛、潰瘍、裂縫、燙傷、水皰、割傷等情況;洗腳時水溫建議低於37℃,不能用腳試溫,可用手腕部面板或水溫計測試溫度;洗腳後用乾布擦乾,尤其應擦乾

足趾

間;不宜用熱水袋、電熱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避免赤足行走;不隨意修腳,由專業人員修除胼胝或過度角化的組織;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TAG: 糖尿病患者腎病黃斑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