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堅持到現在的“養基人”是怎麼渡過低谷的呢?

由 金融界 發表于 體育2023-01-15

定投故事,文章來自嘉實基金HARVEST FUND

最近市場回暖,那些堅持到現在的“養基人”是怎麼渡過低谷的呢?對定投邏輯有理性認知、投資行為卻很感性的90後女生“

玲子

”給出的答案是閉上眼睛。她認為這不是鴕鳥行為,而是投資中的鈍感力。

大家好,我是玲子。可能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從小是個非常敏感的人,這種敏感雖然讓我在接收外部資訊時很靈敏,但自己的情緒也會被隨時牽動,太在乎外在的評價,忽略自我的真實感受。

2018年的某一天我看了渡邊淳一的書《鈍感力》,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不要對日常生活太敏感,遲鈍一點”。他創造了“鈍感力”這個詞,按照他的解釋,鈍感力就是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具體來說,鈍感力包含五個方面:

迅速忘卻不快之事,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也要繼續挑戰,坦然面對流言蜚語,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面對表揚不要得意忘形。

這本書陪伴了我很多年,過度敏感的性格也被“鈍感力”治癒。與此同時,我將這個概念嫁接到了投資上,感覺也起著方法論的作用。

我是2018年開始接觸基金投資的,在此之前見證過2015年股市的大起大落,最要好的朋友在那輪牛市裡賺過錢也受過傷,耳濡目染,讓我對直接買股票有種敬畏感。

我的職業跟投資不沾邊,但我知道基金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能夠分散投資單隻股票的風險,同時,基金經理有專業的投資知識,還能不斷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到基金運營管理中,管好基金是他們的工作。

我盤算過,做基金定投,

第一我不用直接感受股票的大起大落,第二我不需要像基金經理一樣天天去研究這些大起大落,第三定投頻率和額度設定之後除非大漲大跌否則我也很少去看,既然目標很長遠,關注這些短期波動我覺得徒增煩惱。

這些都構成了我投資中的鈍感來源。

渡邊淳一還說,

與其有銳利的敏感度,不如對於大多數事物不要氣餒,這股“遲鈍”的頑強意志也是一種智慧。

延伸到投資領域,我覺得可以用20%的敏感去選擇基金、選基金經理、做好定投的現金流管理,用80%的鈍感去拒絕市場波動的干擾。

雖然我沒有統計過一年之中市場到底多少個交易日上漲或者下跌,但是漲漲跌跌是隨機漫步的常態,越在意越不快樂,大家也保持一些投資“鈍感”吧!

——玲子

感謝玲子的分享。

雖然投資是一個基於龐大研究框架、處理紛繁複雜資訊的過程,對資料、資訊、真偽需要極強的敏感度,但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普通人,成功的投資的確是需要點鈍感力。

就像玲子分享中提到的,鈍感力的一個重要組成是“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也要繼續挑戰”,向著這個目標,過程中無論是遇到流言蜚語、嫉妒諷刺等不快之事,也能淡然處之。在投資中,我們的一大決策標準就是投資標的自身的價值,市場的價格總是圍繞價值隨機漫步,我們可以把敏感留給價值的判定,把鈍感留給價格的波動。

除了淡然應對波動,我們還可以把鈍感放在處理市場的噪音上。

在當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睜開眼睛就被無數的資訊搶佔注意力,任何短期的、片面的、沒法真實完整呈現資產真實價值的資訊都屬於投資中的噪音。而且,資訊傳遞越迅速、資訊量越大、資訊質量越一般,噪聲的影響也會越大,我們需要學會辨別訊號、遮蔽噪聲,也需要專注聚焦、迴歸本質。

在定投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對短期的下跌和虧損保持鈍感力。

在定投基金淨值走出微笑曲線之前,總是會穿行一段晦暗的下跌時期,有些人只看到了微笑曲線的左半邊,扛不住浮虧、半途而廢,有些人則明白,短期的虧損並不影響長期的盈利,堅持的過程反而是提高勝率和賠率的關鍵。

在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中,價值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不要對短期波動、虧損過於敏感,更不要忽略那些更長期、更宏大的投資機會。

最後分享一個“此鈍非彼鈍”小tip,

定投過程中雖然需要一定的鈍感力,但是對於“鈍化效應”不能聽之任之。

多期扣款是定投“微笑曲線”的必經之路,像親子儲備、養老定投,長期堅持必不可少。可是,隨著扣款期數越來越多,當單筆定投佔總本金的權重達到5%之後,單位定投成本下降的效果就會逐漸鈍化,出現成本鈍化效應。

應對鈍化效應,我們可以止盈不止損,適時落袋為安,用一輪輪定投滾雪球。

本文源自金融界

TAG: 感力投資敏感玲子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