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晉吳西陵大戰的前奏:詳解步闡之亂背後的隱情

由 南京快報 發表于 體育2023-01-15

作者:握中懸璧,授權讀史釋出。百年東吳連載66,點選檢視上篇

建衡三年(271年)收復交州之戰是孫皓繼位後取得的第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這讓東吳的處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儘管如此,東吳的局勢仍不容樂觀。

在蜀漢滅亡後的將近十年中,東吳以東南之地獨自對抗比曹魏更加強大的晉國,只能苦苦支撐。

司馬炎素有一統天下的志向,若想在長期拉鋸中取得突破,其關鍵點就在荊州。此時吳屬荊州在西北兩個方向受到晉國的壓力,若能突破東吳在荊州的防線,屆時晉軍順江而下,東吳的破滅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為此,司馬炎以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兩國在荊州的全面對抗開始了。

羊祜到任後並未立刻開始發展軍事,而是做著更長遠的準備。

他先是興辦教育,安撫人民,深得江漢百姓愛戴。

在成功收買人心之後,羊祜又致力於開墾土地。在他到任之前,魏屬荊州兵糧儲備比較緊張,存糧尚不夠維持一百日,但經過羊祜的整頓,荊州連獲豐收,庫中糧米也堆積如山,足夠十年之用。

如今人心已定,糧草已足,這便為最終的軍事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接下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東吳一方則是在建衡二年(270年)大司馬施績去世後,以陸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各地諸軍事,以抵禦晉國對荊州的威脅。

羊祜和陸抗都是旗鼓相當的一時之名將,晉吳兩國的對抗看起來也處於均勢,然而晉國的實力不僅本就遠在東吳之上,而且又處在上升期,反而東吳卻因內耗在不斷衰退,此消彼長之下,天平已經在向晉國一方傾斜了。

鳳皇元年(272年)秋八月,西陵督步闡突然叛亂並舉城降晉,由此拉開了西陵之戰的序幕。

這次突發事件是毫無徵兆的,況且步氏家族在東吳有一定地位,步闡與其父步騭和兄長步協三人更是在西陵經略了四十三年之久,他為何會輕易反叛呢?原來這件事還得從七年之前說起。

雖然孫皓在登基之後殺掉了濮陽興和張布這兩個權臣,又掃除了朱太后母子這個威脅,為自己樹立了權威,但他上位是受到士族支援這一事實是無法被改變的。這是一柄雙刃劍,孫皓在得到了強有力的臂助的同時也必然會受其制約。

孫皓自然不是那種會任人擺佈的懦弱之君,為了擺脫士族的監視與制約並鞏固皇權,孫皓決意於遷都武昌,這樣便能遠離江東士族的勢力範圍了。

遷都一事不出意外沒能得到江東士族的支援,反而是反對聲一片。

其中陸凱的反對最為激烈,他認為遷都是違背上天的旨意,如此騷擾百姓,不是保國安民之道。

作為出身大族吳郡陸氏的成員,陸凱的言論代表了江東士族對此事的態度,雖然他在明面上給出的理由是遷都會動搖國本,但他真實的意思已經在他自己的傳記中說得很清楚了。

據《三國志陸凱傳》記載:“揚土百姓溯流供給,以為患苦”。所謂揚州百姓對逆流而上供應武昌諸多用度深感痛苦,但百姓又有什麼發言權呢?這其實代表的還是揚州士族的態度,畢竟這件事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

另一方面,士族們也不願輕易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陸凱、陸抗等少數人出鎮荊州倒是沒什麼,但若是遷都的話,一些在朝廷中樞任職的江東士族人員也將被迫離開揚州,長此以往家族的根基就不再那麼牢固了。

況且這也會讓皇帝逐漸脫離掌控,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對士族不利,他們強烈反對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孫皓怎麼可能因為有人反對就輕易放棄呢?於是他打算從兩方入手。

孫皓找來方士進行望氣,最後得到的結論是王氣在荊州,對揚州的建業宮不利。那個年代的人普遍對讖緯之說深信不疑,這樣一來就把士族們的嘴堵住了。

另一方面,孫皓又找到了一個願意與他合作的人,此人便是步闡。

其實遷都武昌一事最早就是步闡上表提出的。步氏家族和張昭這樣的江北士人不同,他們與江東士族合流的情況不那麼明顯,甚至還有一定的分歧。具體表現就是在二宮之爭期間,士人普遍支援太子,而步騭卻加入了魯王黨。不管這出於什麼原因,但步氏家族依附皇權是有傳統的。

如今有人願意支援自己,又有讖緯之說作為輔助,孫皓終於得以強行將遷都一事推行下去。甘露元年(265年)九月,孫皓順利遷都武昌。

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完,因為孫皓的謀劃遠不止如此。

短短一年過後,在寶鼎元年(266年)十月,揚州建業附近發生了一次大規模叛亂。當時永安山賊施但等藉著當地百姓苦於勞役,民心生怨,遂聚眾數千人,並劫持了孫皓的弟弟永安侯孫謙,然後又搶走了孫皓父親孫和陵墓上鼓吹曲蓋,等隊伍浩浩蕩蕩地到達建業附近後,兵力已經發展到一萬多人的規模了。

永安縣本是從烏程縣分出來的,而當初孫皓在登基之前就是烏程侯,因此可以說施但這股賊軍就是來自孫皓的封地。

這就有些不尋常了,烏程作為孫皓的龍興之地,當地人對他應該是有一定歸屬感的,他本應對此地多施恩惠以收買人心,為何反而勞民動眾將其逼反呢?

而施但到達建業時的舉動也讓人迷惑不解,他沒有趁建業空虛抓緊時間發起進攻,而是離城三十里駐紮,號稱要選良辰吉日再入城,結果白白錯過了寶貴的戰機。

因此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施但之亂其實是一個陰謀,其背後的主使者正是孫皓本人。烏程作為孫皓曾經的封地,當地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他所控制。正因為如此,施但才會在到達建業時遲遲不進城,因為這很可能本來就是孫皓導演的一場戲。

雖然江東士族的根基在揚州,但孫氏家族何嘗不是如此?因此遷都武昌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況且武昌本就是因軍事目的而興起的城市,其政治價值和經濟價值遠不如建業,因此這並非長久之計。

這一點孫皓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建都武昌只是他為了鞏固皇權所行的權宜之計,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還是要將都城遷回建業的。而這次孫皓遙控施但在揚州作亂,就為將都城遷回建業提供了一個藉口。

當時施但以孫謙的名義召留守建業的御史大夫丁固和右將軍諸葛靚來降,結果諸葛靚不為所動並斬殺來使,隨後便率兵出城,在牛屯(今南京市東南)迎擊施但。

突然的打擊讓施但有些猝不及防,這件事很可能與最初的劇本不同,因為施但所部在建業城外經過多日備戰後竟然軍備不足,這說明他本來就沒有打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這也是此事背後有陰謀的一個佐證。

施但是肯定要被處理的,他知道的太多了,更別說他還破壞了孫和的陵墓,以孫皓的性格除非有必要否則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傷害父親的人。最終施但大敗而逃,下落不明。而倒黴的孫謙則做了替罪羊。

身在武昌的孫皓聞訊很是欣喜,據《漢晉春秋》記載,孫皓認為自己的計謀成功了,等施但之亂被平定後,他又命數百人大張旗鼓進入建業將施但妻兒殺死,並聲稱:“天子使荊州兵來破揚州賊”,這樣就和之前的讖言對應上了。

這以來不僅為遷都一事做出瞭解釋,還為返回建業做了鋪墊,而且孫皓還順帶除去了一個對自己有著潛在威脅的弟弟,可謂是一舉多得。孫皓的權威經過此事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在這裡我們之所以要花費這麼多筆墨分析孫皓遷都一事,就是為了表明步闡在此事中究竟有什麼影響,可以說他的配合給孫皓幫了個大忙。於是此後的六年中,步闡繼續鎮守西陵,地位更加穩固。

但這就更奇怪了,步闡如此向孫皓示好,甚至不惜和江東士族站在對立面,他就更沒理由反叛了。其實這件事倒是不能全怪步闡,因為孫皓本身也有不小的問題。

事情發生重大變化的時間節點就在步闡叛亂前不久,當時孫皓突然下令徵步闡入朝做繞帳督。

所謂繞帳督,顧名思義就是要圍繞在君主左右的,這是東吳特有的官職,主要職責是掌握宮中宿衛。

這樣看來,繞帳督的重要性不可謂不高,這樣的天子近臣,不是非常受到信任的人是無法擔任的。因此孫皓徵召步闡入朝一事或許並沒有什麼惡意。

不過這件事在步闡看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如前文所說,步氏家族在西陵苦心經營四十餘年,驟然被調離自己的根據地,恐怕任何人對此都會心生疑惑。

地方大員被徵入朝本就是非常敏感的,就像當初的諸葛誕一樣,若非他摸不準司馬昭的真實目的,何至於鋌而走險呢?他本就不是什麼曹魏忠臣。

對於步闡來說也是一樣,他無法判斷孫皓的本意,因此愈發疑慮,進而開始心生恐懼。

步闡的恐懼是有理由的,這又得說回二宮之爭,當初步闡的父親步騭加入魯王黨,和太子孫和站在了對立面,這對於步氏家族來說是一個永遠也洗不掉的黑點。以孫皓睚眥必報的個性,他能放得下這件事嗎?

無奈之下,步闡也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因此他才會全力配合遷都一事,只為了提高自己在孫皓那裡的好感,為挽回關係做一些嘗試。

但步闡卻發現自己的努力似乎白費了,從明面上來看,他至少會因此喪失了掌管國家西境重鎮的大權,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況且在之前遷都一事上他已經和江東士族結下了矛盾,到時候自己一旦落難這些人必然會踩上一腳,那樣自己的處境就更糟糕了。

步闡越想越覺得恐懼,關於遷都的秘密他應該也是知情者,否則便無法和孫皓進行密切的配合。如今另一位知情者施但已經遭到殘酷的清算,自己會不會也是同樣的下場呢?這次被徵入朝到底是吉是兇,他根本不敢去賭,因為代價實在太大了。

反過來從孫皓的角度出發,他是否真有除去步闡的念頭呢?我認為孫皓倒還真沒這個意思。

雖說孫皓曾對父親的政敵進行過清算,但他也會權衡利弊而不是一刀切,比如和士族有一定關係且情有可原的紀陟就被他放過了,而且還加以重用。

對於步闡來說也是如此,雖然步騭因為步夫人和全公主的關係加入了魯王黨,但沒有任何史料證明他曾深度捲入二宮之爭,因此步騭在這場政治風暴中很可能是屬於那種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的人。也就是說,步騭大機率並未參與過對孫和的迫害。

這樣一來,只要步氏家族能為孫皓所用,他就沒有必要非得報復步闡,畢竟孫皓也有建立自己班底的需求,而步闡這樣的人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如今孫皓已經將都城遷回建業,在此時將步闡召為近臣,不僅能增加一個親信,而且還能消除一定地方割據的隱患。

而且東吳對步闡叛亂一事是沒有思想準備的,據《三國志陸抗傳》記載,陸抗在之後作軍事部署時提到:“北救必至,至而無備”。意思就是他認為晉國必然會援救步闡,而己方則毫無防備。若是孫皓有意逼反步闡,怎麼會完全沒有準備呢?

孫皓的心思終究是步闡是無法確定的,雙方的誤會也越來越深。由於信任的缺失,步闡在極度的恐懼和求生欲下步闡選擇了叛亂,而東吳也迎來了一個大麻煩。曾經密切合作的兩個人還是走向了決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也讓本就不斷衰落的東吳雪上加霜。

TAG: 孫皓步闡士族建業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