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首發上會!5 年估值暴增超 200 億元,星宸科技闖關安防晶片

由 雷峰網 發表于 體育2023-01-15

作者:李溪

編輯:餘快

5年估值暴增超200億元

12月16日,星宸科技首發過會。

星宸科技成立於2017年12月,這個年輕的晶片公司,在短短5年內,4輪融資,而其估值,也在此期間暴漲。

2018年,星宸科技估值僅為2。82億元;2019年5月和12月兩次融資後,估值從Pre-A輪後5。51億元增長到A輪後的13。33億元。

此後3年,星宸科技的估值實現三級跳躍,2020年6月,B輪後估值35。71億元;2021年2月,C輪後估值45。22億元;2022年2月,星宸科技間接股東轉讓所持有的公司股東股權,估值226。10億元。

這意味著,5年內,星宸科技估值暴增超200億元,增長約80倍。

與估值同步增長的,是星宸科技的業績,其主營影片監控晶片,業務主要在智慧安防、影片對講、智慧車載三大領域。星宸科技這幾年業績可謂搭上直升機:

2019年-2021年,星宸科技營收分別為7。11億元、11。93億元、26。8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63億元、2。17億元、7。54億元,業績持續上升,特別是2021年,星宸科技營收同比增長125。19%,淨利潤同比增長247。29%。

根據Frost&Sullivan資料,2021年,在智慧安防領域,其全球IPC SoC市場和全球NVR SoC市場的份額分別為36。5%和38。7%,市場第一;在影片對講領域,全球USB影片會議攝像頭晶片市場的份額為51。8%,市場第一;在智慧車載領域,中國行車記錄儀晶片市場的份額為24。0%,市場第二,在中國1080P及以上行車記錄儀晶片市場的份額為50。0%,市場第一。

但從資料來看,2022年上半年星宸科技業績有明顯下滑趨勢。

2022年1-9月,星宸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6。9億元,同比下降22。38%,淨利潤為3。94億元,同比下降41。18%。主要是影片對講晶片產品銷售收入下滑。

業績下滑,估值卻不減反增,甚至在星宸科技IPO前夕,股東大舉分紅。

2022年上半年,星宸科技現金分紅的金額為3。6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其2021年歸母淨利潤也才7。54億元,其中未分配利潤為6億元。這也意味著,星宸科技將公司4年利潤的60。19%都分給了股東。

此外,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6月末,星宸科技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14140。74萬元、30493。27萬元、21662。81萬元,該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為理財產品。換言之,星宸科技成立了兩年就花了1。4億元去購買理財產品。

背靠聯發科,劍指安防晶片全球NO.1

星宸科技,也叫SigmaStar,其核心團隊源於晨星半導體(MStar),其核心業務是在ISP、音影片編解碼、類比電路設計、SoC系統設計以及自研IP,而在MStar背後,站著的是聯發科(MediaTek,簡稱MTK)。

聯發科成立於1997年,由蔡明介離開聯電,同其帶領的多媒體晶片設計部門一起成立,策略定位“三流價格、一流質量”,曾透過與華強北合作,拿下“山寨機之王”的稱號。

有意思的是,晨星與聯發科曾是競爭對手,2012年,聯發科宣佈以千億臺幣收購晨星,是當時中國手機晶片領域最大的收購,直到2018年2月,才完全完成收購。

在收購完成的前一年,即2017年,晨星半導體前COO林永育等一眾MStar核心人員在廈門成立星宸科技,林永育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進攻消費電子、安防、物聯網和多媒體等AI晶片領域。

這個新成立的星宸科技,由聯發科投資10億,2018年8月正式落戶廈門。

股權結構上,在IPO之前,聯發科經過SigmaStar持有星宸科技81。05%的股份。

但在上市前,聯發科透過股權操作,只持有星宸31。98%的股份,使得2020年1月1日後的“星宸科技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控人”。

他們甚至還專門釋出了《關於不構成實際控制及不謀求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的承諾函》,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或許是為了減弱了聯發科作為實控人的憂慮。

即便如此,星宸與背後的聯發科,依然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技術上,星宸科技委託聯發科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非核心的產品開發服務,報告期內,採購產品開發服務分別為5080萬元、3845萬元、3030。8萬元、1086。49萬元,佔當期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 29。00%、14。31%、6。68%和 4。57%。

截至2022年8月19日,星宸科技核心技術中,已授權專利51項,其中24項為公司自聯發科及其子公司受讓取得,佔比達到了47。06%。

事實上,星宸科技擁有120項已授權專利,57。5%來自於受讓方式。

業務上,星宸科技IPO,與聯發科關聯採購交易達1。5億元。

據招股書,2019年星宸科技向聯發科及其控股子公司購買相關專利463。62萬元、存貨1160。00萬元以及固定資產163。86萬元。

星宸科技對海思安防霸主地位的覬覦由來已久,聯發科曾與海思在多個領域的交手,但大多未能獲勝,在星宸身上寄予其厚重的期望。

早在2019年,就出現了“挑戰華為海思,聯發科旗下星宸科技欲奪下IPC晶片第一寶座”的聲音。

但它的野心還不止如此,林永育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星宸科技的目標是成為安防監控晶片市場的全球第一。

而當時,這個公司才年僅2歲。

佔山難為王

儘管星宸近2年市場份額快速提升,但要想真正拿下安防第一寶座,並不容易。

現在的安防行業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大消費類與傳統安防界限模糊,並且前者向後者滲透

以前的安防主要面對渠道,需要專業的專案型產品,但現在很多場景,如商超、店鋪、小區等,消費類產品已經能夠滿足需求,並且憑藉價格、體積等優勢,逐步向傳統安防滲透。

封閉AI逐漸淡出市場,開放AI成為主流

“AI+安防”產生的化學反應能量巨大,未來的AI一定是開放的,不具備平臺開發能力的AI,將被市場逐漸拋棄。

產品品類大串聯

IPC晶片、AI演算法、NVR以及低功耗攝像機之間,將形成整體串聯的方案。

這三大變化,意味著晶片企業不單要考慮產品線,還要加大對AI的投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供涵蓋各品類、低中高階的產品。

安防晶片企業要做大做強,除了有靈敏的市場嗅覺與戰略部署之外,晶片本身屬於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不存在投機情況,企業要有長期持續投入人才和資金的定力。核心技術要有充分的積累,而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

星宸科技還面臨的問題是,群狼環伺。

海思從2019年的最高佔比60%跌至3。9%。

在震盪中,行業洗牌,一批國內企業崛起。

星宸科技、富瀚微、北京君正、國科微、中星微在影片物聯領域快馬加鞭。晶晨股份、全志科技、瑞芯微也紛紛佈局安防SoC領域,競爭暗流湧動。

不同廠家可以基於自身優勢和資源,選取不同的突破方向,生態、業務、效能各有優點。

北京君正已經進攻後端晶片,推出NVR晶片。其在視覺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近年來發力智慧安防市場,2016-2020年安防SoC領域營收不斷增加。2021年上半年營收營收為23。36億元,同比增長558。46%,淨利增長2994。8%。

富瀚微,背靠安防龍頭企業海康,作為國內ISP頭部企業,近年積極佈局IPC、後端SoC,控股子公司眸芯瞄準NVR領域,藉著安防晶片漲價的東風,近2年業績暴增。

聯詠科技深耕多年,具有完整的產品線,近幾年穩步發展。

中星微技術,則成功釋出SVAC/H。265雙模編解碼晶片——“星光智慧三號”,是國內自主創新的新一代影片編解碼晶片。

其次是應用問題。

眼下,不同玩家們大多都會基於自身資源及優勢,選取業務、效能、生態等方向作為突破點。

但一款好的晶片,一定需在實際場景中打磨迭代而出,缺乏經年累月的正向打磨,很難沉澱AI工程化交付能力。

安防市場極度碎片化,且做到500萬片以上的出貨數量才有成本優勢;前端、儲存、產品開發、組織建設,都需要相應時間做充足積累。

再者,是技術突破。

北京君正、富瀚微、聯詠科技、星宸科技在中端安防晶片缺貨潮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躋身市場頭部,但卻沒有一家公司的產品取代海思高階3559A。

高階安防晶片市場的角逐仍在繼續,尤其是在人工智慧晶片上。

安防領域存有大量的演算法需要前置,而目前的演算法訓練基本還是基於後端的深度學習模型。

此外,安防行業還需實時處理大量連續影象資料流,資料處理在於兩大維度:一、每秒處理幀率要越來越高;二、影象解析度要越來越高。

同時,晶片中最為關鍵的其實並不是單純提升算力,如果不進行儲存最佳化,那麼晶片實際提供的計算力會大大降低。

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

TAG: 星宸安防晶片科技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