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視點|天將降大任於“是人”而非“斯人”,群體記憶為何出現偏差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體育2023-01-11

天究竟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還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不少網友堅信他們從小學的是“斯人”,但媒體從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獲悉,該出版社從1961年收錄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文以來,歷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不過“斯”和“是”兩個字,都表示“這”的意思。

真相水落石出了,那為什麼眾多網友還言之鑿鑿地認定他們學的是“斯人”,乃至認為“記憶被更改了”?為什麼群體記憶會出現這樣的偏差?

很大原因可能在於,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這句話被引用的頻率並不低,但很多引用者用的都是“斯人”。筆者也依稀記得,小學時最初接觸孟子,課外讀物用的是“斯人”。而大多數人接觸孟子,很多也未必只來源於語文教材,而是其他書籍或影視劇。此外,“斯人”指代“這個人”的用法也比較常見,如《岳陽樓記》中的“微斯人,吾誰與歸”。於是,在接觸的固有印象和記憶的便捷性上,很多人就在潛移默化中把“斯人”當成了“經典”。

心理學上有一種“曼德拉效應”,用來描述人們的記憶與實際的記錄不一致的現象。從傳播角度看,個體的錯誤在傳播中互相影響,最終便集合成了大眾的謬誤。此外,還有社會文化的影響。比如此前《愛我中華》的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但很多人卻認為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如《三國演義》中楊修的原話“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但很多人卻記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見,類似規模性的群體記憶偏差的例子並不少見。

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的爭議屢上熱搜,甚至讓一些原本認為“是人”的使用者也傾向於“斯人”,這也是新媒體時代放大了這種“曼德拉效應”。如果秉持某種記憶的人數足夠多,也會造成一種集體上的相互影響和從眾效應。

不可否認,社會文化、文藝作品對群體記憶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作為一種勵志名言,時常出現於演講、書籍和影視劇中,但這些場合使用的是“斯人”還是“是人”,在表意相同的前提下,公眾的印象就很可能出現某種“錯亂”。另一個鮮活的例子,是《神鵰俠侶》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話幾乎人人皆知,但實際原句出自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原詞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並沒有“人”字,但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原詞。

這也提醒我們,在公共傳播和大眾文藝作品中,應儘量使用貼合原句、尊重原文的版本。否則,很可能導致以訛傳訛,造成群體記憶偏差。公眾在參與此類事件的討論時,也不妨更審慎一點,多從原典尋找證據,避免出現“曼德拉效應”。

(作者:鬱風,來源:紅星新聞 )

TAG: 斯人降大任記憶天將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