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梅西:“第三代球王”的蛋糕與櫻桃

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體育2022-12-28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毒眸

梅西終於拿到了那顆蛋糕上的櫻桃——如果功名是塊蛋糕,那梅西已經把這塊蛋糕做得足夠大,但很多人偏偏看中的,是那塊櫻桃。

這個主題,貫穿了梅西的職業生涯,也貫穿到了本屆世界盃的輿論場——不論平時是否關注足球,你都能意識到,這次的冠軍對梅西無比重要,重要到完成加冕之後的感受,會更像是靴子落地的安全感,而非錦上添花的王者宣言。

於榮譽簿,是拼圖的最後一塊;於輿論場,是爭辯的尚方寶劍。

如果把筆交給“第三代球王”自己去書寫,梅西都未必能寫得如此動人。而在此刻,阿根廷需要他,足球也需要他。決賽的劇本甚至給到了一位完美的挑戰者,梅西的俱樂部隊友姆巴佩,成為了世人矚目下,劇本選擇的王的接班人,而“諸神黃昏”之日由諸神的領頭者完成加冕,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朋友圈刷屏,無數新老觀眾的目光匯聚於一處,在一個人們的注意力被五花八門的選擇和演算法割裂的時代,人們又一次被足球——這個已然成為“古典主義”的愛好而凝聚在一起。

不管他們當中能留下多少,但至少在此刻,載著夢想分量的足球,仍然在激勵著萬萬千千對夢想抱有期盼的人。這種鼓舞,可以是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需要冠軍的梅西

在蒙鐵爾一蹴而就、完成了制勝點球之後,央視“詩人解說”有感而發:“上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時候,迭戈·馬拉多納還是他們的10號,他們的10號現在傳承給了利昂內爾·梅西,7屆金球獎得主,阿根廷國家隊世界盃歷史射手王,出場紀錄保持者,職業生涯已經獲得了41個冠軍。”

“梅西不需要另外一個冠軍來證明自己,但是阿根廷需要。”賀煒如是說。

作為現場和熒幕的傳播介質,賀煒需要傳遞更加美好的現實。“不需要冠軍來證明自己”這句話沒有本質問題,但反映的,仍然只是一個沒有資訊差、沒有口水戰的理想足球世界。

恰恰相反,梅西太需要這座大力神杯了。未必是“證明”,但的確需要。這反而成為了不論你平時看不看足球、是不是大賽限定觀眾的一個“微小的共識”。

因為,在此前,圍繞在“梅西”和“世界盃”兩個關鍵詞中間的,是曾經永恆的悲劇:2006年,19歲的梅西在世界盃驚豔亮相,卻在淘汰賽當中因隊友受傷,錯失替補上場的機會;2010年,已經加冕金球和俱樂部“六冠王”身份的梅西出徵南非,卻在阿根廷“老球王傳幫新球王”的幻想下慘敗4年前僅僅點球敗北的德國;2014年是梅西此前離冠軍最近的一次,終結27歲最黃金年齡的梅西球王夢想的,仍是日耳曼戰車。

2018年,不再年輕的梅西遇上了姆巴佩,被19歲的後者以“自我介紹”般的表演所淘汰,“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的感慨響徹了俄羅斯的賽場;所以,2022年,當卡達再次迎來梅西與姆巴佩的對決,對阿根廷人而言,重複的失敗、後人的超越、復仇的錯覺,一切在哨響之前都那麼熟悉。

而這,或許就是這個劇本的起承轉合之處。領先兩球被追平,阿根廷在面對荷蘭的時候已經面對過一次,決賽甚至還有加碼的“加時賽絕殺被扳平”,但帶有信念的阿根廷似乎被上了BUFF,似乎不多來幾次化險為夷,就無法為這次的奪冠注入更完美的成色。

甚至在戰術上,梅西也成功複製了36年前阿根廷10號馬拉多納的角色,這幾乎是按照輿論最大化、按照結果去寫的劇情。

好到幾乎讓人忘了,在所有的故事裡,Happy Ending其實是少數——夢想其實是平等的,35歲的梅西和阿根廷的夢想是夢想,24歲的姆巴佩和法國隊的夢想何嘗不是,擴大點說,一屆舉世矚目的盛世,勝利者不過是32分之一,而梅西此前的4次失敗,也只不過是因為沒有在這32分之一當中。

這是多麼苛刻的遊戲,也是多麼簡單直接的體育魅力。

需要冠軍的梅西

已故前阿根廷足協主席格隆多納有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阿根廷足球,“總是被上帝贈與天才”。

天才往往意味著枷鎖,然而,今天討論最多的三大球王,阿根廷獨佔其二,且都掙脫了枷鎖,成為了阿根廷在社會層面經歷不同困難時,民眾可以寄託的圖騰。

而梅西最終在自己35歲、也已幾乎篤定是自己的最後一屆世界盃上,用這樣的方式解開枷鎖,也尤其讓人動容。這個枷鎖,不論主動或被動,曾是4500萬阿根廷人所施與,是全球億萬殷切期盼的眼神所施與;枷鎖越是沉重,解開的那一刻,就越是暢快淋漓。

數天前,阿根廷戰勝克羅埃西亞晉級決賽的賽後,阿根廷記者索菲·馬丁內斯把最後一個問題的提問換成了簡短的獨白:“最後,不是一個提問。世界盃即將結束,我想告訴你,除了結果之外,還有一件事,不會有其他人能從你身上奪走:你聯結了每一個阿根廷人。”

“沒有一個孩子沒有你的球衣,你真正在每個人的生活裡留下了印記,這對我來說,比世界盃還要重要。這是對一個偉大時刻的祝賀和感謝,你讓這麼多人經歷這一切,我希望你把這放在心裡。非常感謝你,隊長。”索菲向梅西表示。

而在全球化的時代,球星背後也早已不只是民族的力量,而是輻射到全世界,以至於成為足球發展的動力。

如果足球是一款產品,球星,就是所有潛在的消費者第一眼看到的產品的樣子。換句話說,對沒有看過足球的人而言,足球規則,甚至足球比賽本身的意義都是抽象的,他們率先體會的,必定都是具體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根本無須苛責那些“湊熱鬧”、“偽球迷”的原因,許多的熱愛,或許就是從湊熱鬧開始。我們的足球不夠好,或許反倒是是因為“湊熱鬧”的底子還不夠好,構成水滴石穿的“水”還不夠多。

也不僅僅是在這塊土地上,足球運動本身,也正在面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2021年上半年的“歐超風波”、下屆世界盃48隊的嘗試,以及一些一直在醞釀的其他改革,都指向著不同勢力對這項運動的擔憂與嘗試。

分眾的內容正在吸引注意力,以抖音成為國民應用為軸,這是第一屆進入“短影片時代”的世界盃,而抖音也恰恰看到了這一點,砸下傳聞中的10億獲得世界盃版權,你很難說最終可見的收益,但球星這一要素,一定是這樣的新興平臺、或者足球運動本身與新興媒介結合時所樂於見到的結果。

而恰恰,梅西俱樂部的隊友姆巴佩,在決賽場上成為了最好的挑戰者,甚至未必是正面故事裡的反派,而是加冕之時的代際傳承訊號;它甚至也無關仇恨與對抗,更關乎逐夢,只要有夢想,並且還在追逐,過程就已經足夠珍貴,無論結果。

需要梅西的足球

如果你問中國球迷——這一數量可以很龐大、又因本國足球總是多災多難而關注他國國家隊的球迷群體,最支援的國家隊都有誰,阿根廷常常能榜上有名。

原因可能是球星,悲情故事,以及一次次使命一般的劇本。事實上,中國觀眾第一次對世界盃產生印象,就來自1978年央視首次轉播之時,那屆中國人開始對世界盃有了概念的世界盃,奪冠的正是阿根廷,人們開始聽到宋世雄特有的嗓音喊下的“阿根廷10號肯佩斯”的名字,看到肯佩斯長髮飄飄的身影,看到糖果盒球場漫天的紙片。

也是在那一年,我們的國家迎來了重要的轉折,“對外開放”成為了基本國策,逐漸與世界文明接軌、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幾乎成為了接下來四十餘年的共識。

40餘年之後,世界依然複雜。一屆冬天舉辦的世界盃,經歷了賄選風波、勞工質疑、文明衝突,但依然在結果上成為了人們競逐夢想、呼喚美好的聖地。

哈里發球場的英伊大戰,震耳欲聾的掌聲當中,球場大螢幕上切到了一張伊朗老婦的面孔;蘇馬馬球場的美伊對決,美國球員與伊朗球員賽後在場中交談甚歡;日本連克德國、西班牙的以小博大;摩洛哥“純粹”地扳倒西葡——許多畫面都將成為此後世界盃宣傳片的鏡頭,告訴人們,一切都還沒那麼糟糕。

一場酣暢淋漓的決賽過後,這種感受或許會更加深刻。你依然會覺得,一切都還有希望,文化壁壘也好,認知偏差也罷,足球,可以在它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消弭偏見,消除隔閡,用一座容納數萬人的半封閉空間,製造精神上的烏托邦。

而在“那個範圍”之外,足球,和所有的文化組織形式一樣,其實不太能真正改變什麼。

然而,還好我們有個人英雄主義,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化作的個人夢想敘事——不論是圓夢的劇本,還是梅西身穿卡達特色的禮服披風捧起大力神杯,抑或迪瑪利亞、馬丁內斯、恩佐這些重要的“輔臣”,個人的故事最有代入感,還是因為它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能帶入荷爾蒙,更加曲折但純粹,更加綿長而雋永。

它會成為很多人的第一次,一如以往的任何一屆世界盃。

而它又和以往的任何一屆一樣,充滿了特別的意義。無論多少年後,我們都可以說我們見證過這樣一屆世界盃,你獨自或者和一群人一起,見證過一個蛋糕與櫻桃的故事:從前,他把蛋糕做得那麼大那麼好,都會有人只看到那顆得不到的櫻桃。

只是毫釐之間偏差的結果,我們便終於不用在記敘遺憾的藝術,哪怕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謳歌的藝術——因為他拿到了這顆櫻桃,並且我們也知道,他直至始終想要的,也不過是那顆櫻桃,只是在追逐這顆櫻桃的過程當中,順手做了那麼好的蛋糕而已。

TAG: 梅西阿根廷世界盃足球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