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把握冬季養生金鑰匙,正確“封藏”,為健康打基礎、固根基!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體育2022-11-27

冬季是一年中陰氣最盛、氣候最寒冷的季節,自然界萬物都進入了匿藏、冬眠狀態,以蓄養其生命的活力,進行“養藏”。人體陽氣隨自然而內收,新陳代謝功能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應當養精蓄銳、蓄勢待發、注意養藏,為來年春夏陽氣升發打基礎、固根基。

起居:早睡晚起,防寒、沐浴皆有法

(1)冬要養藏,宜早睡晚起:冬季陽氣短、陰氣長,早睡以養人體陽氣,晚起以護人體陰氣,故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氣的蓄積。“晚起”是以太陽昇起的時間為度,也並非賴床不起。冬天的早晨在冷高壓影響下,往往會有氣溫逆增現象,即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從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汙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這時如果過早起床外出,一方面傷陽氣,另一方面呼吸的空氣也不清新。

(2)應保暖防寒,使陽氣勿洩於外:冬季由於寒冷的刺激,使得肌體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促使人體外周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以及血液黏稠度增高,極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在穿衣、居室等方面,一定要採取防寒保暖的措施。中醫學強調“去寒就暖,無洩面板”,就是這個道理。但“暖”不等於“熱”,室溫保持在20~23℃即可,溫度太高,反而使陽氣外洩。

(3)冬日沐浴需有法: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應以每週1~2次為宜。水溫一般應控制在在37~38℃,水溫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擴張,引起頭暈、心跳加快等症狀;水溫太低則易使人受涼、患感冒。飯後不要立即洗浴,以免消化道血流量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太過疲勞時洗浴,會加重體力的消耗,引起不適。此外,洗浴的時間不宜過久,浴前可引用一定量的糖鹽熱水。

飲食:保陰潛陽,多食“黑色食品”

冬季飲食調養的重點為補腎、儲存腎精。腎主鹹味、心主苦味,鹹能勝苦。所以飲食應宜減少鹹味增加苦味以養心,這樣可使腎氣固實,達到補腎存精的目的。腎在五色中屬黑,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如木耳、黑豆、黑芝麻及黑米等,可以滋補腎氣。

冬季食養還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食生冷之品而傷脾胃陽氣,也不宜食燥熱之物而耗傷陰液,為了更好地保陰潛陽,宜食用穀類、羊肉等食品,宜食熱飲食,以保護陽氣。

運動:動靜相宜,微微出汗就很好

冬季雖寒,但仍要持之以恆地進行身體鍛鍊,“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運動要動靜結合。動,就是要進行適當鍛鍊。待早晨太陽昇起後,選擇活動量適當的鍛鍊專案,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使身體微有汗出為度。如果汗出太多,浸溼了內衣,反而會引起感冒。中醫學說“無洩面板”,就是這個意思。適當活動,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強體質,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所謂靜,就是不要過於疲勞,要注意合理休息。

補益:因人而異,抓住最佳時機

冬令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以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機,但冬季進補需因人而異。

(1)對於血虛常伴有頭昏、眼花者,可選服有補益氣血作用的阿膠、四物飲(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補氣養血膏等中成藥。同時可常食動物血、禽蛋、禽肉等進行食補。

(2)對於氣虛常伴有體倦乏力、動則氣喘者,可選用健脾益肺,靜心安神作用的人參片,每日3~4g,放入瓷碗中,加半碗水,少量糖,隔水蒸燉,每天服用1~2次。也可適量飲用豆漿、牛奶或食用燉大棗、龍眼、豬蹄、瘦肉等副食。

(3)對於陽虛常冬天怕冷者,宜選擇具有既補腎陽又溫而不燥之品。可選用鹿茸片、參茸片等,每次0。5g,隔水燉服;還可吃些羊肉、牛髓等具有補氣助陽、增強防寒作用的食物。

(4)對於陰虛者,進補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中成藥。

(人衛健康)

TAG: 陽氣冬季晚起早睡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