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由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發表于 體育2021-12-14

昨晚,秋·造藝術節的教工話劇專場

給我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饕餮盛宴

老師們蛻下佈滿粉筆灰的教袍

換上演出服,他們是演員

放下教師身份,卻依舊用求學的精神,

跨專業學習

今晚,秋·造藝術節的學生話劇專場正在上演

他們是學習者,也是審美教育的實踐者

體現著武傳學子對藝術審美的感知力

當我們還沉浸在老師與同學的精彩表演中

已經不知不覺地深入到審美教育中

藝術,總是給人感覺很模糊

它忽遠忽近,若即若離

今天,我們邀請到電影與電視劇學院謝仁杰老師

和人文與藝術學院

音樂系主任

王皓、音樂系教師沈潔

帶領我們

從專業的角度走進藝術

讓你心中藝術的“輪廓”更加清晰

為什麼要在學院開展藝術活動或者推進審美教育實踐?

撰稿:電影與電視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謝仁杰

為什麼要在學院

開展藝術活動或者推進審美教育實踐?

對於這一問題

我們不妨從這樣幾個視角看待:

文化角度看

美育

是培養知識經濟時代開放性人才的關鍵。

而知識經濟和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則是一種具有開放意識和創造精神的人才,而美育恰恰在這方面作出獨特的貢獻,因為作為美育之主要媒介的藝術,尤其是戲劇與音樂藝術,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開放型的東西。

中國古代思想家論述音樂本質的所謂:

“和”而不“同”

,意思就是說,藝術產生於不同的,功性質完全相反的要素的相互碰撞、對話、融合,藝術就是在這多種不同或相反要素的相互對話和碰撞中不斷生出新質的可持續發展過程。

對大學生來說,知識固然重要,但如果像傳統教育那樣,把各種知識硬塞進學生的頭腦,就會走向反面:知識塞得越多,心靈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斷”的領地就越小。

當心靈完全被塞滿時,“自我”就被完全排斥了,這時的頭腦好比一座未開光的泥胎,毫無靈氣。只有知識在頭腦中經由“

自我

”的作用,“動”起來,並在這種“動態”中,與構成“自我”的各種要素

相互對話、相互碰撞、相互交融

、最後出現“火花”,才產生出智慧。

如何才能使這各種要素“動”起來?一個最重要的途徑便是

透過熱愛藝術、欣賞藝術和從事藝術

!這就是作為藝術院校的武漢傳媒學院的

校園文化定位

美學角度看

從美學上看,美育實際上是幫助學生經歷人生高峰體驗,實現人生最高價值。

在美育中,透過引導學生欣賞、理解、感受藝術傑作和從事一定的藝術創造,最終豐富了學習的審美經驗。

所謂審美的經驗,就是透過對藝術形式和藝術結構中體現的和諧佈局設計、恰當的比例、強烈的情感表現等性質的感受和把握,得到一種不同於尋常感官快樂的陶醉感,這種滿足感造成的功效,不是使人沉迷於歡樂,而是增加人的精神生活營養,使人的感受越來越敏感,使人的知覺更注意那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和性質,使人與周圍環境更加密切的接觸和交流,使人對未來事情和可能發生的事情更為關心。

總之,透過美育而達到審美體驗,增加了人們生活的信心,使人知道生活的意義,以及怎樣才能活更好等根本人生觀問題。

審美經驗是人類生活質量和精神境界達到的高層狀態的標誌,也是人類可能達到的一種理想狀態。美育與人生的最高境界聯絡著。

社會角度看

審美教育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

,美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理想、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逐步完善他們的審美心理結構。

審美教育主要是一種情感教育,使人接受美的薰陶,從而愛美。

不能不看到這個事實:美與善的是有聯絡的。因此魯迅才說:

“美術可以輔翼道德。”

審美教育可以培養人們崇高的道德情操,促使人們的心靈趨向於善,使其人格日臻完美。

奧夫襄尼夫說:

“愛美就是愛生活,愛創造,愛為崇高理想而鬥爭。愛美能使人振作起來,使人生充滿高尚精神,並能以深刻的意義和內容充實人生。”

美的事物往往具有形象性,使人產生愉悅之情,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無意識的層面,在潛移默化中淨化人的精神,提高人的趣味,改造人的氣質,鑄造人的性格,開闊人的胸襟。

美育使人的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內容,使人的理性與人的感性生命溝通,從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協調發展。

人類的許多品質、如崇高、神聖和悲劇的情感等,只有透過藝術才能充分而生動地展現,也只有透過美育才能獲得,藝術在學生的價值觀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

只有那些感動過他們的東西,才能真正構成他們自己

。而這一切,對於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深遠與積極的意義。

徜徉話劇饕餮盛宴,側耳聆聽鈞天廣樂

如果說話劇專場只是飽了同學們的眼福

那可一定不要錯過明晚的師生同臺音樂會

這是一場屬於耳朵的宴會

跳動的音符敲擊著耳膜

節奏傳導著與

心一起跳動,直擊靈魂深處

教師與學生,用節目編織出一條條五線譜

譜寫教於情的專場,奏出動人的韻律

寫在人文與藝術學院

音樂系師生音樂會前

撰稿:人文與藝術學院

音樂系主任

王皓、音樂系教師沈潔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

與其它的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相比,我更寧願將音樂藝術稱之為一種“四維藝術”,因為

音樂以時間為軸,以不斷流逝的音符為載體,對欣賞者的靈魂加以最直接的觸碰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創造音樂以來,各個時代的文學家、畫家、詩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嘗試以文字、圖畫或是建築來表達他們從音樂中獲取的資訊、受到的震撼,但是與音樂能給人的愉悅相比,這些嘗試都顯得蒼白且無力。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懂得欣賞音樂,能夠讀懂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不同,能夠理解西方音樂與東方音樂的碰撞,能夠透過她訴說的目光直達音樂的本質,我們系的教師們策劃了這樣一場音樂會。

在這場音樂會上,我們不僅將會欣賞到西方古典音樂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而且也會認識一些中國當代新創作的音樂作品。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首先我們會把目光聚焦到

遙遠的西方

。17世紀的歌劇作品《凱撒大帝》呈現了巴洛克時期的所有特點:這時的音樂從不表達情感,它們的存在就像世間萬物一樣,有一種古老的秩序;

18世紀莫扎特的創作為音樂賦予了靈魂:這時的音樂不再只是形式,而是傾訴著故事;

19世紀的歌劇《愛的甘醇》如陽光透入雲層,這時的音樂擁有了漫長的樂章,深邃的溫柔,就像大地的擁吻,永不消逝。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再把目光投向

神秘的東方古國

,這裡,音樂以另一種方式尋找著情感的真諦。中國的民族音樂是心靈的藝術,講究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有混沌不清的感覺感到不好懂,但靜心凝聽股股韻味幽然而來,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心靈深處迴旋、激盪、微妙含蓄,意味深長而難以言達。

中國的音樂就仿如中國的茶

,它的味道、意境是那樣幽玄,內涵是那樣博大精深;它與其他音樂都有所不同,是在舒緩中隱含著激情,是在平淡中深透著真摯····認真傾聽旋律,仔細品味音樂表達的感情及意境,你可以清楚的感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山、水、落葉、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裡的一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覺,那是中國民族音樂之美···

此次音樂會的中國音樂作品大多數是創作歌曲,當代歌曲的創作在繼承、張揚民族性、地域性的音調基因上,運用混融的方式和手法,把傳統與時尚結合起來,在對傳統音樂儲存的基礎上實現其現代發展,體現了音樂創作與時俱進的自覺要求。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歌曲的情感角度而言

,中國現當代歌曲作品描繪了具有契合時代脈搏的愛國情、鄉情、親情、愛情與友情;

從歌詞的語言角度來說

,中國現當代歌曲作品彙集了韻律學、修辭學與節律學等多元創作技術;

從歌曲的創作手法及其趨勢來看

,中國現當代歌曲作品在借鑑、吸收西方音樂傳統作曲技法理論的同時,又保留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特質,實現了“洋為中用”,達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們將從《親愛的祖國》中感受到凸顯時代和時尚特徵的流行音樂元素;在《貴妃醉酒》中體會中國戲曲的古典韻味;在民族輕歌劇《玉鳥兵站》中感受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節奏元素的融合···

準備好您的耳朵,用心靈來傾聽,用您的情感來體驗,用您的熱情來感受···

音樂系師生音樂會期待您的蒞臨!

搶票通道

明天將是藝術節最後一場

人文與藝術學院師生音樂會專場

所以搶票又又來啦

節目單請戳

在我們的

三個問題

任選其一

編輯答案並

轉發本條微信

到朋友圈,

積贊20個

,將

截圖傳送

給船長,在得到船長回覆後,即可於

22

日中午12點

行政樓401

前來找船長領

22日

人文與藝術學院師生音樂

專場的門票啦

1、你最期待哪個曲目

2、你最期待哪位同學、老師的演出

3、你最想看到什麼

徜徉三千,不如秋造一回

秋·造藝術節為武傳學子搭建起

一個培養健康審美理想、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平臺

讓武傳學子能夠乘藝術之風

搭上培養知識經濟時代開放性人才的快車

三天三場已過大半

希望最好的他們

也能遇見最好的你

評 | 話劇與審美,聽覺與藝術

攝影丨黃美貞 黃麗珠 王子旻

輔助 |

謝海輝

責編 | 劉奕兵

稽核丨博曉雅

TAG: 音樂藝術審美使人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