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70年代的“下館子”,服務員比顧客地位高,窮人只能靠蹭飯來沾光

由 賓哥暢聊歷史 發表于 體育2021-12-10

引言

“一週一飯局是正常人,一天三飯局是交際花…”對於中國人來說,飯局非常重要,既是享受的過程,也是交際的重要手段,所以才有“一天三飯局是交際花”的結論。

所謂的飯局,就是見怪不怪的“下館子”。所以這與西方人不同,又有相似之處,他們的飯局(派對)純屬是為了娛樂和交際,我們的則有更多的功能,一般是有“面子”的人才能夠開飯局和收到別人的邀請,而吃了之後也會很有“面子”,西方人並不關心面子問題。

古代的飯局一般為讀書人之間的聚會、地主土豪的設宴、官僚士紳的會餐和皇家貴族的賜宴,其中以皇帝的規模最大。如今,飯局開始演繹出三類,一是官方的社交飯,二是商業會餐,三是民眾的娛樂聚餐。

然而,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特別是60至70年代末期,只有官方的社交飯和民眾的娛樂聚餐。後者一般不怎麼自由,不能隨便聚餐,到餐館中也要走繁瑣的流程和受到服務員的嚴格管束,服務員的地位要比顧客高。之所以說受到管束,主要是少部分有錢才有這一自由,貧窮者一般只是蹭飯吃。無論怎樣,“下館子”後都很有面子。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為什麼餐廳服務員的地位要比顧客高?

如今而言,餐廳服務員的地位並不低,但也不怎麼受人待見,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迫於無奈而選擇這一行業,否則並沒有人願意去做。一來是工資太低,二來是低聲下氣地與客人打交道,讓一些放不下面子的人感到很難受。

當然,更重要的是工作非常累,雖說8小時制,但有時也會無理加班,無論是端盤子還是站立招呼客人,都非常累;沒有哪一個工作是舒服的,但收入很低才是讓許多人難以接受的根本原因。

就如今的工資水平來看,高階餐廳服務員每月可獲得5000元至7000元左右的工資,一般餐廳或飯館的服務員能夠領到的工資最多是4500元,最普遍的是在2500~3500元的區間內。然而,城市的消費水平非常高,每月房租最低也是1000元以上,加之交通費、餐飲費和其他的費用,服務員們到月底基本上就所剩無幾。

所以,這應該是如今許多年輕人不看好餐廳服務員崗位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上世紀60~70年代末期的餐廳服務員要好得多,地位比客戶要高,享受到很好的工資待遇。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當時國家提出的發展中仍然有解決民眾溫飽問題。所以,別指望在此以前國人就能夠實現過度消費和奢侈消費,一般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物質匱乏中熬過一個又一個日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實施的是餐飲業國企化,消費者皆\“憑票供應\”,\“下館子\”時絕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所以,可以\“下館子\”的人群進一步縮小,一般都是體制內或家庭比較富裕的人才能享受。

直到國家在1985年廢除糧票制之前,這樣的狀態一直存在著,被人們習以為常。顧客的稀有性,讓餐飲業的競爭力變得非常少,加之餐飲業國企化,工作人員(包括餐廳服務員)都是國企人員,屬於體制管轄,地位自然高。

餐飲業沒有多大的競爭力,就意味著服務水平是否提高也沒有多大影響,所謂的“顧客是上帝”自然不會存在。因此,餐廳服務員一般是受人尊重的崗位,從業者的地位自然要比顧客的高。

那麼,既然都是憑糧票消費,那麼怎麼做才能“下館子”?

二、“下館子”流程複雜,窮人只能靠蹭飯來沾光

據統計發現,70年代的餐館消費平均在10元至20元左右,就當時的物價水平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高檔的消費,因為公務員的工資一般是每月30~40元左右,工人工資40元左右每月,學徒工資20元左右每月,農民年均收入30元左右,而一頓飯就需要10~20元,那也算是一個“天價”。

以如今的工資水平對比來看,當時的10元同如今的2000元差不多,就是說,吃一頓飯至少也需要2000元左右,高的就是4000元。所以,窮人能“下館子”的機會非常小,吃一頓飯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儘管如此,並不是有錢就能夠隨便“下館子”的,需要走一個流程。“下館子”並不是直接付錢,需要使用糧票作為憑證。因此,想要下館子的有錢人們必須到指定的換糧票的地方進行糧票更換,然後在憑藉糧票消費。

就某一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防腐敗的好方法,如貪汙者經常更換糧票,自然會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從而將其逮捕;但從另一個方面而言,它也給人們吃飯帶來很大的不便利。

不得不提及的是,由於物資匱乏,人們很自覺地遵守節約糧食的法則,無論是在家中還是下館子,都以自己的飯量來消耗,這就給負責打飯的餐廳服務員以很大的機會,他們手中操持著顧客消費的數量,起到支配作用。

相比於如今,下館子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一天三飯局也並非交際花,只要有錢和時間,想要開多少場半局都不是問題。就原因而言,一來是如今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們手中擁有多餘的錢,消費純憑藉個人意願;二來是物質不再匱乏,從而讓人們的消費渠道拓寬,天天下館子是常有的事,有的人家中並無廚房。

因此,無論是窮人和富人,在如今下館子都相當輕鬆,窮人不用蹭飯也能吃上一頓好的。當所做的事不再稀罕時,所謂的面子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又說真有面子,並不是出入於高檔餐館、開限量版車輛、配高檔奢侈品、穿昂貴衣物和帶限量版包包,而是有一定的才藝、能下廚做飯、有知心誠意的朋友。當吃喝問題都已滿足的時候,誰又會去追求吃喝與用得更好呢?那不是浪費個人精力嗎?

結語

70年代的餐廳服務員地位之所以高,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餐飲業國企化,從業者一般都是編制人員,享受到很好的待遇和得到人們的尊重;二是物質相當匱乏,能出入餐廳的人非常少,餐廳服務員的服務水平自然不會被限制,從而無論做什麼都會得到人們的尊重。

70年代的“下館子”,服務員比顧客地位高,窮人只能靠蹭飯來沾光

畢竟,吃飯還得看打飯人,不然吃飽不飽都是問題。在侷限的另一方面也有其好處,糧票的限制之下,從某種程度上打擊了貪汙腐敗者,同時也讓人們更加珍惜糧食,不做一些鋪張浪費的荒唐行為。

反觀如今,儘管國家極力倡導“光碟行動”,但無論是學校食堂還是社會上的各類餐廳,鋪張浪費行為屢見不鮮,有人甚至以此來增加所謂的“面子”。面子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博取他人眼球而得,也許在別人眼中,鋪張浪費和奢侈者就是一朵奇葩的花。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 下館子服務員餐廳飯局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