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找引力波, 愛因斯坦“自己”來幫忙

由 譚老闆 發表于 體育2021-08-01

引力波是一個世紀前由愛因斯坦預言的一種波。根據他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是時空本身的彎曲,因此引力波就是時空受引力影響而發生變化時產生的一種波動。當宇宙中兩個緻密的天體,如黑洞、中子星或白矮星發生碰撞、合併時,都會發射強烈的引力波,引起周圍時空的劇烈波動。

引力波遇到一個物體,就會使這個物體發生變形。譬如一個正方體,若受到從某一方向傳來的引力波,它在這一方向上的尺寸就要發生變化,於是它不再是嚴格的正方體。反之,只要觀察到了這種變形,就說探測到了引力波。但是那些能產生引力波的天體都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等引力波傳到地球,訊號已變得非常微弱,所以引力波是不容易探測到的。

龐大、精密的引力波探測器

目前,要在地球上直接探測引力波,需藉助於龐大、精密的裝置。典型的裝置是引力波鐳射干涉儀。其原理是:引出一束鐳射,經過一塊半透明的鏡子之後,分成了兩束,一束穿透鏡子,沿原方向傳播,另一束則被反射到垂直的路徑上。兩束鐳射在各自的路徑上經多次反射之後,又匯聚於一點,在匯聚點發生干涉。

干涉所得到的圖案則取決於兩束鐳射走過的距離差。舉個極端的例子:若距離差為零,說明兩束鐳射走過相等的距離,它們的步調保持一致,那麼幹涉時中央就是一個亮斑。當引力波傳來,引起空間微弱的伸縮,兩束鐳射走過的距離差就會隨之改變,這一改變將引起干涉圖案發生變化。

引力波鐳射干涉儀是非常敏感的。比如說,在地球到太陽這麼長的距離之內,哪怕發生了僅相當於一個原子尺寸的變化,它們都能探測到。另一方面,它們又是非常龐大的。例如德國的一個引力波鐳射干涉儀,坐落於兩條相互垂直的隧道中,隧道各長4千米。計劃中建造的新的引力波探測裝置,可能還要動用數顆人造衛星。

愛因斯坦-玻色凝聚來幫忙

不過,有項技術也能達到同樣的精度,而使用的裝置,不比一張普通桌子大。其所依據的原理是愛因斯坦自己半個多世紀前提出的另一個現象,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簡稱玻愛凝聚)。

我們知道,微觀粒子都是有自旋的,自旋是一種量子特性。一個粒子的自旋值,只能取普朗克常數的整數倍或半整數倍,如0、1/2、1、3/2……個普朗克常數。自旋為整數的叫玻色子;自旋為半整數的叫費米子。有趣的是,玻色子和費米子在集體行為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簡單地說,玻色子喜歡“扎堆”,費米子喜歡“獨處”。當許多玻色子聚在一起,步調一致地行動時,我們就稱發生了“玻愛凝聚”。

對於原子,在通常溫度下,由於受熱運動的干擾,玻愛凝聚是不容易發生的。1995年,科學家首次實現了在極低溫下氣態銣原子的玻愛凝聚:當溫度降低到10-7K時,一大群銣原子聚在一起,表現得就像一個量子物體。在此情況下,若稍有擾動,原子團中就會產生一種可觀察的振動。

科學家最近證明,處於玻愛凝聚態的原子團,可以用來探測引力波。

這些原子是被周圍許多束鐳射困在一個“陷阱”裡才實現玻愛凝聚的。先前的實驗已證明,改變這口“陷阱”的尺寸或形狀,即可對裡面處於凝聚態的原子團產生干擾,形成振動。若有引力波傳來,由於它是空間本身的一種波動,那麼它就可能對“陷阱”的尺寸或形狀產生影響,我們在原子團中就能探測到振動,從而證實引力波的存在。

當然了,這種裝置太敏感了,所以實驗時我們要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

TAG: 引力波玻愛鐳射凝聚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