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魯國史話廿三桓公錯過了一場中原大戰,但那一年他依舊很忙!

由 旅行與養身 發表于 體育2021-07-17

三篇“鄭國史話”,咱們一起探究了“繻葛之戰”爆發的前因後果,還分析了鄭國能夠以1敵5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算是將周桓王十三年夏、秋兩季發生的這個大事件講完了。那今天咱們又要說點什麼呢?是不是要接著往下講當年冬季,甚至是周桓王十四年(即魯桓公六年)的故事呢?

在下想告訴各位的是,咱們這次的故事還不能往後推進。因為,就在周鄭這場大戰進行的同時,魯國國內也發生了不少事情。並且,這些事情多少還影響了魯桓公的決定,讓其錯過了這次的中原大戰(即“繻葛之戰”,因其發生在中原地區的鄭國境內,在下遂如此稱呼)。所以,鄙人要帶著各位匆匆趕往魯國,看看桓公姬允他都在忙些什麼。

先等等“閒敘”,你先彆著急帶著大家前往魯國。記得你在講“繻葛之戰”的時候已經解釋過了,魯國之所以沒有來幫助鄭國抵抗天子聯軍,是因為他們一向尊崇禮制,不會忤逆朝廷。為什麼你這次又說他們沒有來,是本國的瑣事牽絆住了呢?各位說的一點都沒錯,鄙人確實已經解釋過魯國沒有來援助鄭國的原因。可魯國為何也沒有響應天子號召去討伐鄭國一事,我還沒有給大家說明。就在下來看,正是由於魯國國內在大戰同期發生的這些瑣事,以及一件令魯桓公不爽的事情,讓他們也沒有去幫助周桓王。那既然在下已經把話說明白了,咱們也不多囉嗦了,趕緊看看魯國發生的這些事吧。

1、天子使節再次來聘,讓魯人憤懣不已

據《春秋》所記,在周桓王十三年的夏季,也就是“繻葛之戰”爆發前周鄭雙方矛盾不斷僵化的時候,天子又派了一個使臣來魯國聘問。想想前一年的夏季,宰渠伯糾才剛代表朝廷走訪過魯國,這僅過了一年,就又有使臣來聘,足見桓王還是很重視魯國的。想必魯桓公和他的臣民們應該會感到萬分榮幸了吧?但實際上,這次朝廷使臣再訪魯國,卻讓魯人再次憤懣不已。因為,這次代表桓王來魯國聘問的大臣,又一次在身份上出了問題。

之前的宰渠伯糾咱們分析過,因他的父親不能(或者說不願)出使魯國,讓兒子以“臨時工”的身份代父訪問了魯國,讓魯人面子已經掛不住了。而這一次,桓王似乎是汲取了教訓,正兒八經地重新安排了一位新的使臣。可是,《春秋》對這位使臣依然用了“仍叔之子”這樣不太客氣的稱呼,說明這個人的身份還是不對。那到底他出了什麼問題呢?

其實還是很明顯的,魯國史官都稱呼他為“某某人之子”了,那這個連名字都沒提到的使臣,顯然也比宰渠伯糾好不到哪去。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仍叔之子”確實不是“臨時工”,出訪魯國的使命,桓王的確是交給他的。但關鍵是“仍叔之子”同樣不是因為才華得到的官位,而是接了父親的班。再加上他本就不高的官位(《公羊傳》稱其為“天子之大夫也”,連個“卿”都不是),魯國人當然不會滿意。

另外,從“仍叔之子”出使的時間來看,我認為朝廷會這麼勤快地再派使臣訪魯,很可能是在替桓王傳達“徵召令”。畢竟,這個時間點周鄭雙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姬林也肯定做好了出兵的打算。而魯國無論身份、實力,還是地理位置都符合桓王徵召的條件,所以“仍叔之子”就應該是為傳令而來的。但如此重要的大事,桓王只派了個大夫來訪,還是在前一年得罪了魯人之後,又一次不尊重人家。魯桓公怎麼可能會出兵相助,甚至還要得罪盟友鄭國呢?只不過,魯桓公不好明說自己和鄭國的關係,也不能公然違抗王命,便有了下面這第二件“瑣事”來當擋箭牌,告訴天子魯國無法應召。

2、增強防禦,在“非齊非魯之地”建城

魯桓公不想應召,肯定要有個好的藉口。那為了魯國自身的安全,需要調動了大隊人馬去建城的這個理由,相信天子也不好說什麼了。可姬允到底要建什麼城呢?“閒敘”你在這個小標題中寫了“非齊非魯之地”,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所謂的“非齊非魯之地”,在當時來說應該已經在魯國的疆域內了。只不過,這一地區最初屬於周天子管轄的祊地(後又交予鄭國代管,再交換給了魯國),所以算是非常特殊的地段。甚至有史料提到,祊地之所以會被周天子單獨管轄,一方面是為了祭祀泰山之用。另一方面就是這裡曾是齊、魯兩家的爭議之地,天子為了平息雙方矛盾,索性收回,這才有了這“非齊非魯之地”的說法。

至於魯桓公要建的是什麼城,《春秋》寫得很明白,其名為“祝丘”,位於祊地東南(今山東臨沂市河東區一帶),可以說是魯國邊境之地了。那魯桓公為什麼要在祝丘建城呢?“閒敘”看到過一個特別有趣的說法,稱祝丘城是魯桓公為夫人文姜建造的。因為,文姜既喜歡外出遊玩,又常思念家鄉,姬允便在這邊境之地建了一座陪都,來討好自己的夫人。

但是,“閒敘”要說的是,提出這個說法的童鞋很可能是為了附會。因為,文姜夫人確實在後來長期居住於祝丘,但這並不能就證明此城就是為她建造的。予以為,桓公之所以在這裡又建一座城,與中丘城、郎城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增強祊地的防禦力,來防範魯國東南方向上的莒國。雖說,隱公攝政期間曾透過紀國與莒國緩和了不少,但現在隱公已死,紀國也被齊國騷擾得失去了力量。所以,莒國的威脅越發顯現,桓公在如此靠東南的祝丘建城,只能是為了本國的安全考慮。

3、“繻葛之戰”交戰正酣之際,魯國卻為災情焦頭爛額

按理說魯桓公以營建祝丘城為“藉口”,已經完美地迴避了“繻葛之戰”的邀請,可以在家繼續享清福。但不知是他時運不濟,還是老天爺要跟魯國開個玩笑。明明在那年的秋季,魯人沒有參與周鄭大戰,卻一點沒得清閒,被連續的天災搞得焦頭爛額。想來也真是奇怪,每當魯國國君決定營建一座新城時,總會在建城這個時間點或前或後的日子裡遭遇天災(如城中丘後一年的螟災,以及城郎同年的大雨雪),彷彿是有魔咒一般。

魯國史話廿三桓公錯過了一場中原大戰,但那一年他依舊很忙!

那這一次魯國又遇到了什麼災害呢?《春秋》用“大雩”和“螽”這兩個詞語做了記錄,告訴後人魯國當時遇到的兩種災害。只不過,僅看這樣兩個詞,應該有不少童鞋還是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天災。畢竟,“雩”和“螽”都是生僻字,不查查字典的話很難搞懂其意思。因此,為了節約大家翻找工具書的時間,我這就分別給各位解釋一下。

先來看看“大雩”,其實這並不是一種災害的名稱,而是古時候的一種祭祀儀式。至於,這祭祀儀式是用來做什麼的,咱們先從“雩”字入手來分析分析。“雩”,音為yú,從它上半部分為“雨”字,下半部分為“虧”字的結構來看,大家是不是也覺得這樣一個看似“雨水虧少”的字應該跟“旱災”有關呢?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大雩”這種儀式就是遇到大旱時,君王要向上天求雨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這裡的“雩”字不應理解為“雨虧”,而應是“祈求雨水來填滿虧水的大地”的意思。

因此,從“大雩”就能看出魯國在當時遇到了旱災,為了緩解災情,魯桓公搞了一次祈雨的祭祀儀式。而《春秋》特意用儀式名稱來代替災害名稱的目的,就是在記災的同時告訴後人魯侯是為賑災努力過的。那魯桓公既然為了抗旱付出了辛勞,想必應該值得誇讚吧?但《左傳》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一些內容,稱姬允這次抗旱工作依然做得很差勁。

魯國史話廿三桓公錯過了一場中原大戰,但那一年他依舊很忙!

據《左傳》所記,“雩祭”這項祭祀活動,應該在“龍見”之時來舉行。而“龍見”的字面意思是“東方蒼龍七宿顯現於天空中”的意思,所代表的時間即仲夏之日。也就是說,左先生認為魯桓公要舉行“大雩祭”,應該在旱災出現前的仲夏之際來辦,不應該拖到秋季才補辦。由此可見,就算姬允的確是為抗災付出了辛勞,但由於他舉辦“雩祭”過於拖沓,還是被史官譏諷了一番。

說完了“大雩”,咱們再來說說第二個災害“螽”。“螽”,音為zhōng,從字形來看,有如此多的“蟲”字在其中,顯然魯國遇到的這個天災就是蟲災了。那“螽”到底是哪種蟲害呢?鄙人看到過兩種解釋,其一說螽為“螽斯”,乃蟈蟈的意思;其二說螽為“蚱蜢”,就是蝗蟲的意思。雖然,兩種說法不太一致,但總的來說“螽”應該就是:那種體色黃綠、身上有翅、後足強健擅躍,又會破壞莊稼的害蟲。

魯國史話廿三桓公錯過了一場中原大戰,但那一年他依舊很忙!

那魯國在旱災過後連續又遭遇了蟲災,魯桓公做了些什麼呢?透過《春秋》對這兩次災害的記錄方式對比來看,姬允這次似乎更加懶惰了,連祭祀儀式都沒有舉辦,任由蟲害肆虐著田地。可見,此時的魯桓公已經被連續的災害搞得焦頭爛額,似有自暴自棄的狀態了。所幸,魯國沒有參與這次的“繻葛之戰”,否則在大災之年又起兵禍,魯國百姓將更加苦不堪言。

好了,有關周鄭“繻葛之戰”爆發的同時,魯國所遇到的諸多瑣事咱們已經講完了。大家在看過這些瑣事之後,是不是也很同情魯人呢?本以為沒有參加這場中原大戰,魯人可以踏踏實實在家發展生產,誰知他們的生活也一點都不輕鬆,一樁樁瑣事充實了整個夏、秋兩季。那秋季過後進入寒冬,魯人又遇到了什麼事呢?我可以稍稍透露一點,當年冬季的魯國國內還是比較平靜的,但一位途經魯國的過客卻“帶來”了一個訊息,具體是什麼呢?咱們下次再敘。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作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透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姬允很忙、魯國不奉召、探索原因、仍叔子聘魯、惹惱魯人、藉口、營建祝丘、連續天災、雩祭大旱、螽災。

魯國史話廿三桓公錯過了一場中原大戰,但那一年他依舊很忙!

TAG: 魯國魯桓公魯人鄭國大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