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何古代皇帝都愛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呢?

由 娛樂小妹陀 發表于 體育2021-07-08

前言: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大漢天子》,劇中黃曉明飾演的漢武帝重用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攻打匈奴取得勝利,維護了邊疆的穩定,創立了卓越的功勳。

這裡的衛青、霍去病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外戚。其實,中國歷史上,向來就有重用外戚、削弱宗室的傳統。換種通俗的說法,就是看重舅舅、防備叔叔。按理說,叔叔才是跟皇帝血緣更近的親戚,為什麼反而要更加親近外戚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具體原因。

01宗室與外戚的區別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何謂外戚、何謂宗室?所謂外戚,就是皇帝母親那邊和妻子那邊的親戚,例如《三國演義》中國舅董承就是外戚,所謂宗室,就是與皇帝同宗的人,也就是皇族,比如說明代宗原先就是明英宗的宗室。

綜上所述,宗室和外戚其實都是皇帝的親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皇親國戚”一詞。而就古代父系社會的大環境而言,宗室無疑比外戚與皇帝的血緣關係更密切。

02重用外戚的好處

歷史上皇帝重用外戚的例子有許多,如呂后、霍光等。帝王之所以樂意任用外戚,在於外戚的篡位風險低。其實風險高低其實也是比較出來的,至於比較的物件當然就是宗室了。

從皇位傳承的角度來說,宗室容易得到皇位。宗室與皇帝同出一族,血緣關係很近。一方面宗室可以透過合法方式繼承皇位,而外戚是不可能有這種機會的。

例如:宋太祖趙匡胤傳位於弟弟趙光義、明武宗無子嗣大臣便擁立他的堂弟嘉靖皇帝繼位,如此一來,就像趙光義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宋真宗趙恆一樣,先皇自身的血脈便基本無緣皇位了。

另一方面總是透過篡位的方式奪取皇位的難度比外戚低很多。例如:明成祖朱棣本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後來起兵謀反,奪取皇位,成為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而西漢外戚王莽雖一時篡權卻不得長久,短短十多年便被亂軍所殺。

從鞏固皇權的角度來說,宗師天生就比外戚對皇權的威脅更大。一方面宗室和外戚的權力來源不同:宗室的權力來源於血脈。他們都是皇子皇孫,一出生便是天潢貴胄、擁有權勢,會被封為親王,如西漢的“七國之亂”就是擁有封地的劉氏宗族以“清君側”的名義挑起的戰爭。

而外戚的權力一般來說來自皇帝。由於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因此他們能否進入權力的中心在於能否得到皇帝的重用。若皇帝重用外戚,則其家族便能勢力大漲,但是由於有宗室與他們之間互相牽制,這種權力能夠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而一旦皇帝不再想重用這個家族,可以輕而易舉地廢掉他們。可以說,外戚的勢力就如同暴發戶一般沒有根基,因此權力很不牢固,不能對皇帝的權力形成強有力的威脅。

從皇帝的情感角度來說,外戚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一方面,皇帝出於孝道,一定程度上願意滿足母親提拔自家人的要求,或者寵愛妻子,也樂意給妻族一定地位。另一方面,相較於會與之爭奪皇位的宗室,外戚更加讓皇帝放心。

宗室篡權的例子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屢見不鮮,歷朝歷代的皇帝吸取教訓,削藩的措施也是不少,如漢武帝的推恩令等,皇帝對宗室的防備可見一斑。

為何古代皇帝都愛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呢?

03任用外戚也有風險

雖然重用外戚有如上諸多理由,但實際上也存在一定風險。歷史上,外戚專權、外戚干政的例子也有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漢朝,如西漢呂氏、竇氏等,到了東漢,外戚更是接二連三地上臺,給王朝帶來了動亂。

為何古代皇帝都愛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呢?

結語:古代皇帝喜歡重用舅舅而非叔叔的原因就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為了維護皇權。而實際上,重用外戚也是一把雙刃劍,用的不好也會導致大權旁落,甚至一些外戚殘暴的統治、奢侈的生活更是給平民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其實,選拔人才應該公平公正而不是看是否有親屬關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TAG: 外戚宗室皇帝重用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