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水滸》中的一處疑惑:既然宋江密謀歸降,為何僅讓嘍囉接應

由 無尤網路力淳 發表于 體育2021-06-30

本期的《水滸傳》成語故事見於小說第六十四回,發生在大刀關勝征討梁山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關勝和呼延灼。故事原文如下:

關勝大喜, 傳下將令,教宣贊、郝思文兩路接應,自引五百馬軍,輕弓短箭,叫呼延灼引路。至夜二更起身,三更前後,直奔宋江寨中,炮響為號,裡應外合,一齊進兵。是夜月光如晝。黃昏時候,披掛已了,馬摘鸞鈴,人披軟戰,軍卒銜枚疾走,一齊乘馬,呼延灼當先引路,眾人跟著。轉過山徑,約行了半個更次,前面撞見三五十個伏路小軍,低聲問道:“來的不是呼將軍麼?宋公明差我等在此迎接。”

呼延灼喝道:“休言語,隨在我馬後走!”呼延灼縱馬先行,關勝乘馬在後。又轉過一層山嘴,只見呼延灼把槍尖一指,遠遠地一碗紅燈。關勝勒住馬問道:“有紅燈處是那裡?”呼延灼道:“那裡便是宋公明中軍。”急催動人馬,將近紅燈,忽聽得一聲炮響,眾軍跟定關勝,殺奔前來。到紅燈之下看時,不見一個,便喚呼延灼時,亦不見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大刀關勝奉命征討梁山,活捉了船火兒張橫和活閻羅阮小七。宋江非常欣賞關勝的武勇,欲將其收降,便採納了智多星吳用的建議,命雙鞭呼延灼前往關勝營寨詐降。為了騙取關勝的信任,呼延灼故意在兩軍陣前生擒了鎮三山黃信。至此,關勝對呼延灼深信不疑。

呼延灼向關勝提出,在夜間偷襲梁山營寨。關勝點頭應允,與呼延灼一起來到梁山營寨。此後,埋伏在四周的梁山將士一擁而上,不但全殲官軍,還將關勝生擒活捉。經過宋江的親自勸說,關勝答應歸順,從此入夥梁山。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裡應外合”, 意為外面的人動手,潛伏在內的人接應。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戲劇家楊梓所著雜劇《忠義士豫讓吞炭》中的“反被韓,魏同謀,裡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關勝征討梁山之戰,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戰鬥,其精彩、緊張程度遠不及雙鞭呼延灼征討梁山之戰,過程也非常簡單。導致關勝兵敗被俘的原因也非常明確,是因為呼延灼施展的詐降之計大獲成功。為了騙取關勝的信任,吳用故意讓鎮三山黃信在戰場上淪為俘虜,這才使得關勝對呼延灼的投降深信不疑,導致了之後的兵敗被俘。

《水滸》中的一處疑惑:既然宋江密謀歸降,為何僅讓嘍囉接應

不過,在整個情節設計當中也出現了一個小瑕疵。按照書中的描述,呼延灼在詐降關勝時,曾經向關勝提及宋江早就有歸順之意,並且已經與呼延灼約好裡應外合之計,讓關勝領兵偷襲營寨,活捉林沖等人,之後帶領梁山部眾歸順朝廷。這個情節的設計看似毫無問題,但其中的紕漏甚多,頗有畫蛇添足之感。試想,如果宋江早就有歸降朝廷之意,身為梁山大寨主的他必定有一些言聽計從的心腹,可以以各種名義將梁山眾將招之中軍飲酒,之後突然發難,將反對歸降的梁山好漢活捉,又何必一定要關勝出兵偷襲呢?一旦戰鬥打響,梁山眾將出兵迎戰,局面反而難以控制。

《水滸》中的一處疑惑:既然宋江密謀歸降,為何僅讓嘍囉接應

更為蹊蹺的是,當關勝跟著呼延灼一起前往梁山營寨時,突然出現了幾十名梁山士卒,自稱是按照宋江的吩咐前來迎接。試問如此機密的行動,宋江又怎麼會讓這些小嘍囉而不是自己的幾位心腹來參與呢?這顯然也非常兒戲。整體而言,這個情節的設計令人疑惑,難以令人信服。

參考書籍:《水滸傳》

TAG: 關勝呼延梁山營寨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