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從多廟制到五廟七廟十一廟,永光改制前後西漢混亂的宗廟制度

由 博登虞霧 發表于 體育2021-06-16

很多人都覺得漢代的廟制很嚴格,廟號不像後世那麼氾濫,其實,從西漢到東漢的廟制也挺混亂的,因此被後人譏諷為“瀆亂不經”。

特別是西漢,元帝之前實行多廟制,元帝改制後又陷入五廟與七廟甚至十一廟的反覆變更中,更是在遷毀與恢復之中搖擺不定。

1,漢初到元帝永光改制前的多廟制

蔡邕曾經概括過西漢初期的廟制特點:“漢承亡秦滅學之後,宗廟之制,不用周禮。每帝即世,輒立一廟,不止於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毀。”(《後漢書》·祭祀下)

漢初延續秦制,有生前立廟的習慣,從太上皇,到之後每個皇帝,都各有其廟,這就稱之為多廟制。

當時的皇帝宗廟又分為京師長安城內的京廟,太上皇、高帝、惠帝三人都有京廟;到了文帝開始,宗廟就立於陵寢附近,叫陵廟;另外還有原廟和郡國廟。這四種類型並沒有按照“都宮別殿制”昭穆排列,因此才會被後世儒生嘲諷。

劉邦為何延續秦制而不是採用周制?其實很簡單,劉邦的出身不高,根本不是貴族階層,沒法和項氏那樣的貴族相比,他爹孃的名字都是後人附會,何況他祖、曾、高的名諱,更是無考,根本不可能效法周制建立哪怕是五廟制的天子宗廟。

是故劉邦稱帝后也只是尊崇老爹太公為太上皇,“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追尊死去的老孃為昭靈夫人,“追尊先媼曰昭靈夫人。”(《漢書》·高帝紀下)那時候還不流行杜撰祖先,所以劉邦也沒給自己編出幾個祖宗來尊崇。

“櫟陽宗廟”有可能是劉邦效法秦製為太公或者是他自己所立的生廟;到文帝繼位後四年在長安城南自立生廟,名叫“顧成廟”;之後諸帝紛紛效仿,景帝廟號“德陽”、武帝廟號“龍淵”、昭帝廟號“徘徊”、宣帝廟號“樂遊”、元帝廟號“長壽”、成帝廟號“陽池”。

高帝十年七月,太上皇崩,葬萬年,到了八月,劉邦“令諸侯王皆立太上皇廟於國都”。開啟了漢代郡國立廟之風,隨後,惠帝繼位,“令郡諸侯王立高廟。”景帝時令“郡國諸侯宜各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宣帝時令“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國,皆立廟。”(《漢書》·高惠景宣紀)

劉邦為何帶頭實行郡國立廟制呢?其實這項措施就是針對國初異姓諸侯王的,借立廟來為維護劉家皇帝的權威,鞏固劉家皇權,消除諸侯王反叛的念頭,遏制離心割據的思想蔓延,從而達到維護劉氏江山的一統。

郡國立廟的初衷還有讓宗廟制度的宗法倫理對諸侯王形成精神震懾和約束作用,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並沒有什麼卵用,漢初的異姓王之亂以及劉氏宗親發動的七國之亂已經說明了,郡國立廟並沒有達到震懾目的。

武帝推恩之後,諸侯王的威脅已經微乎其微,因此,宣帝為武帝立廟就僅限於武帝生前遊歷過的郡國,更多是出於紀念意義而沒有那麼明顯的政治含義。

隨著漢朝立國時間日久,多廟制的劣勢就顯現出來,每個皇帝都各有其廟,有陵廟還有郡國廟,再加上又沒有毀廟制度的制約,劉家皇帝的宗廟奉祀規模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擴大,到了元帝在位時期,“凡祖宗廟在郡國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京師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併為百七十六。又園中各有寢、便殿,日祭於寢,月祭於廟,時祭於便殿。寢,日四上食;廟,歲二十五祠;便殿,歲四祠。又有一遊衣冠。而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孝文太后、孝昭太后、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各有寢園,與諸帝合,凡三十所。”(《漢書》·韋玄成傳)

這麼龐大的宗廟陵寢僅供一年的祭祀就“上食二萬四千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人萬二千一百四十七人,養犧牲卒不在數中。”(《漢書》·韋玄成傳)

從資料可以看出祭祀所需的費用相當龐大,到元帝時期,國家財富已經捉襟見肘了,還要維持這樣的排場和規模,實在太難為皇帝,節源開流是勢在必行了,因此才拉開元帝改制的序幕。

2,元帝永光改制從五廟到七廟

大漢朝到了元帝繼位時,天災人禍那是層出不窮,讓優柔寡斷、缺乏應變治世之才的元帝焦頭爛額,經常自省,覺得是因為自己德行有虧,才導致上天降下懲戒,貽禍子民。

為了祈求上天的諒解,元帝就鼓勵群臣直言,就是請大家暢所欲言對他批評指正,這時候,臣子們就相繼建議,依照古禮定宗廟迭毀之制,透過減少祭祀祖先的鉅額耗費來緩解財政貧乏國庫空虛的問題。崇信儒家的元帝也在現實的逼迫下鼓足勇氣雄起一把,發動宗廟禮制改革。

永光四年(前40),“九月戊子,罷衛思後園及戾園。冬十月乙丑,罷祖宗宙在郡國者。”“因罷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漢書》)廢除從高帝至宣帝時陸續為太上皇、高帝、文帝、武帝等 “祖宗”們在郡國設立的宗廟。廢郡國宗廟得到儒學士大夫們的支援,得以順利推行。

隨後在次年,元帝又依照古禮確立宗廟迭毀制度,迭毀制度就是依次遷毀宗廟中與現任皇帝血緣關係超過四世的祖先們。

“《禮》,王者始受命,諸侯始封之君,皆為太祖。以下,五廟而迭毀,毀廟之主臧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一禘祫也。”(《漢書》·韋玄成傳)

韋玄成主張實行皇帝五廟制,這個大家當時都沒有異議,畢竟從商代以來,崇拜“五”的習慣就約定成俗,由“五”衍生出來的五行、五聲、五色、五味、五方等,對五廟自然沒有異議。但在遷毀誰不遷毀誰上,就發生爭執。

韋玄成認為,高帝兼具始受封、始受命的雙重身份,只有他老人傢俱備萬世不遷毀的資格,其他諸帝親盡後都應該依次遷毀,如今是元帝在位,就應該是一太祖加四親廟,分別是太祖廟、武帝廟(元帝高祖父)、昭帝廟(元帝曾祖父)、悼皇考廟(元帝祖父)、宣帝廟(元帝之父)。

韋玄成是引用周代的情況,周代是后稷始受封,文王、武王父子為始受命,所以周代這三位就萬世不遷,像成王雖有顯赫功德也要親盡遷毀,透過成王被遷來論證文帝、武帝也應該依禮被遷。

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等二十九人反對韋玄成主張的遷毀文帝和武帝,他們認為文帝“除誹謗,去肉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宜為帝者太宗之廟。”武帝“改正朔,易服色,攘四夷,宜為世宗之廟。”(《漢書》·韋玄成傳)

許嘉諸人反駁韋玄成的理由並不能讓人心悅誠服,但是老韋的主張也留下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悼皇考,因此,被諫大夫尹更始抓住機會反駁,說悼皇考沒有做過皇帝,應該遷毀。“皇考廟上序於昭穆,非正禮,宜毀。”

老韋這邊讓遷毀文帝、武帝,保留悼皇考;許嘉這邊建議遷毀悼皇考,保留文、武;老韋考慮宗統;老許考慮君統,雙方爭執不休,讓恪守傳統禮制又優柔寡斷的元帝糾結萬分、難以決斷。

膽怯的元帝並不敢為親祖父悼皇考張目,為了迎合現實政治需要,他就採納尹更始的主張,以親盡為由,把劉進排除在帝王宗廟之外,以高帝、文帝、武帝、昭帝、宣帝為五廟。元帝的這個詔令既與宗法制度不符合,又違背親緣人情,更是留下諸多紕漏讓後人嘲諷。

為了給皇帝描補,韋玄成再次建議,高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悼皇、宣帝合為七廟,太上皇、惠帝親盡皆毀。惠帝淚目:你們就會欺負我大漢第一嫡長子。

“祖宗之廟世世不毀,繼祖以下,五廟而迭毀。今高皇帝為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孝景皇帝為昭,孝武皇帝為穆,孝昭皇帝與孝宣皇帝俱為昭。皇考廟親未盡。太上、孝惠廟皆親盡,宜毀。太上廟主宜瘞園,孝惠皇帝為穆,主遷於太祖廟,寢園皆無復修。”(《漢書》·韋玄成傳)

為了兼顧君統和宗統,既不放棄自己的初衷,為宣帝尊崇本生父張目,又適當折中許嘉、尹更始之說,還彌補了元帝詔書上的漏洞,主張五廟制的韋玄成只好往七廟制靠攏。

高帝、文帝、武帝定為萬世不遷,宣帝是親爹,悼皇雖然沒有做過皇帝,但他是宣帝本生父,必須得兼顧,只能讓景帝佔個便宜,可以繼續在太廟裡呆幾年。

永光改制暫時落下帷幕,這次改制一共完成兩個內容:第一就是廢除郡國宗廟;第二就是確立宗廟遷毀制度。

3,在復與廢中搖擺不定元、成二帝

建昭三年(前36),元帝生病,夢到祖宗譴責他罷郡國廟,元帝的弟弟楚孝王劉囂也做了同樣的夢,把當初鼓足勇氣變革但內心是忐忑不安的元帝嚇壞了,他疑神疑鬼、反覆無常的性格佔據上風,就召見丞相匡衡商量恢復郡國廟事宜。

上寢疾,夢祖宗譴罷郡國廟,上少弟楚孝王亦夢焉。上詔問衡,議欲復之,衡深言不可。上疾久不平。(《漢書》·韋玄成傳)

匡衡堅決反對,但是元帝的病久不見好,疑慮更深,匡衡也惶恐了,為了打消元帝的疑慮,匡衡祭拜高帝、文、武諸廟,把廢除郡國廟、實行宗廟遷毀制度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皇帝願復修承祀,臣衡等鹹以為禮不得。如不合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孝宣皇帝、太上皇、孝文太后、孝昭太后之意,罪盡在臣衡等,當受其咎。······事如失指,罪乃在臣衡,當深受其殃。皇帝宜厚蒙祉福,嘉氣日興,疾病平復,永保宗廟,與天亡極,群生百神,有所歸息。(《漢書》·韋玄成傳)

但匡衡的祈禱並沒有效果,元帝的疾病依舊沒有好轉,在驚恐和絕望的心理下,元帝採納平當的建議,下詔恢復往年譭棄的諸廟和寢園,只是限於財力貧乏沒有恢復郡國廟。

建昭五年······夏六月庚申,復戾園。······秋七月庚子,復太上皇寢廟園、原廟,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園。竟寧元年······三月癸未,復孝惠皇帝寢廟園、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寢園。(《漢書》·元帝紀)

從多廟制到五廟七廟十一廟,永光改制前後西漢混亂的宗廟制度

元帝帶有悔罪性質的舉動並沒有給他帶來福祉,就在竟寧元年(前33)五月,元帝崩,太子成帝繼位。在匡衡的建議下,再次“毀太上皇、孝惠、孝景皇帝廟。罷孝文、孝昭太后、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寢園。”

因為元帝駕崩要升祔太廟,所以景帝就被遷毀,現在的七廟是高帝、文帝、武帝、昭帝、悼皇、宣帝、元帝。

成帝繼位日久,一直沒有後嗣,就也和他爹一樣疑神疑鬼,把無後的原因歸咎到遷毀祖先宗廟上,就在河平元年(前28)九月再次恢復太上皇寢廟園,“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並食於太上寢廟如故”。

同時,為了禁止大臣們聒噪,又把高後呂雉時為了禁止臣下擅議皇帝宗廟而制定的“敢有擅議者棄市”的法令恢復,這個法令是呂雉定的,元帝永光改制時蠲除,到河平元年又被成帝恢復。

從多廟制到五廟七廟十一廟,永光改制前後西漢混亂的宗廟制度

4,從七廟到十一廟的演變

成帝如此折騰,最後還是沒有兒子,過繼侄子劉欣,是為哀帝,哀帝繼位後又尊崇本生父定陶恭王劉康為恭皇。

建平二年(前5),在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的建議下,哀帝重新蠲除“敢有擅議者棄市”法令,又因為成帝升祔太廟,接下來該遷毀誰而吵吵起來。

廣祿勳彭宣等五十三人認為武帝雖有功烈,親盡宜毀,太僕王舜、中壘校尉劉歆起而駁之,認為武帝有大功德,不能因為親盡遷毀,再說武帝是宣帝親自尊上的世宗,如果遷毀武帝,對宣帝也是不恭敬,“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毀。”

劉歆不但不同意遷毀武帝,還建議廢棄四世親盡,改為六世親盡,他主張擴大皇帝親廟範圍的主張,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密切關係。成帝不作為,致使外戚王氏家族勢力龐大,而劉氏宗親從武帝推恩以來都遠離權力核心,哀帝繼位後,自然要為恢復劉家皇帝的權威採取各種手段,劉歆提倡的六世親盡就是為扶持劉氏皇族張目。

因此,哀帝採納劉歆的建議,不但恢復被遷毀的惠帝、景帝廟,還為本生父恭皇劉康立廟。

在哀帝建平二年(前5),大漢朝的宗廟又從七廟制變成十一廟,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悼皇、宣帝、元帝、成帝、恭皇。

隨著哀帝駕崩,王氏外戚的反撲,劉家皇帝的權威徹底降到谷底,王莽以“為人後者為人子”的儒家倫理為由,毀掉悼皇考廟和恭皇廟,雖然他的行為合乎古禮,但實際上還是透過這件事向平帝以及其本生母、妻子家族昭示,不要想著試圖效仿宣帝、哀帝尊崇本生。

元始四年(4)王莽追尊宣帝為中宗,元帝為高宗,次年十二月又追尊成帝為統宗,平帝為元宗,這個時候西漢的宗廟又恢復到七廟制,高帝、文帝、武帝、宣帝、元帝、成帝、平帝。那個差點搞垮王氏的哀帝已經被王莽屏棄在君統之外了。

從多廟制到五廟七廟十一廟,永光改制前後西漢混亂的宗廟制度

5,猴格說

簡單解釋幾個宗廟名詞吧!

宗廟:宗廟就是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先的廟宇,為祖先的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就叫宗廟,宗廟制度就是儒家祖先崇拜的產物。在漢元帝改制之前,漢代皇帝都各有其廟,那屬於多廟制,商代有六廟說、七廟說、多廟說;周代有五廟說、七廟說、八廟說、九廟說;秦代七廟;漢代從多廟到五廟、七廟、十一廟。其實歷代的宗廟基本都是呈動態的,並不是從始至終實行某個制度。

昭穆:在宗法制度裡,昭穆就是宗廟裡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太祖)居中,以下父昭子穆、左昭右穆。

廟號:始自商朝,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遠祭祀的祖先,就特別追上廟號,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嘛!兩漢之後,廟號氾濫,只要在帝位上呆過基本都能混個廟號,祖宗遍地了。

太祖和始祖:宗廟祭祀需要確定一個血親源頭,這個源頭就是始祖。所謂始祖,就是始封之君,多數時候始祖就是太祖,唐人就認為始祖就是太祖,《舊唐書?禮儀志五》雲:“始祖即是太祖,太祖之外,更無始祖”。而宋人則認為始祖是始祖,太祖是太祖,太祖在始祖之下,位於昭祧第一。

遷祧(毀)與祧廟:遷祧就是帝王把親緣盡的遠祖神主遷到祧廟裡;祧廟就是安置帝王遠祖神主牌位的地方。

四親與六親:就是從己身往上數四代或六代,超過這個範圍的先祖就要被遷祧出宗廟。

從多廟制到五廟七廟十一廟,永光改制前後西漢混亂的宗廟制度

就是這樣。

簡表系猴格自制。

圖片截圖影視劇侵刪。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漢代廟制問題探討、漢書、後漢書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TAG: 元帝宗廟遷毀武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