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明朝才子高調入仕,僅兩年就被官場淘汰,39歲被氣死於家中

由 袒度聊歷史 發表于 體育2021-06-15

明朝才子張溥的哥哥是工部尚書,但庶出的身份使得年幼的張溥在張家很不受待見。更痛苦的是,老爸留下來的家產也被哥哥全數奪去。

別人越是瞧不起他,張溥就越要做出成績給別人看。於是,少年張溥發奮讀書,甚至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冬天手都被凍裂了,他就端來一盆熱水,浸暖雙手後繼續抄書。自殘式的刻苦讓少年張溥成為當地著名的學霸。

崇禎三年(1630年),張溥和好友一起參加舉人考試,牛刀小試,便初戰告捷。第二年,張溥和好友再次參加殿試,好友為榜眼,張溥則被選為庶吉士。

按當時的規矩,新進士試卷要印發天下,作為《高考滿分作文指南》之類的教科書供後來的舉子們學習,序言一定要由導師來寫,以示師生名分。可好友不請提攜他的房師(明清兩代,舉人、貢士對薦舉自己試卷的同考官的尊稱)李明睿作序,而由張溥作序。這顯然壞了官場規矩。李明睿很生氣,要削掉好友的門生資格。按理說,張溥應該懂得其中的規矩,一開始就謝絕好友要他作序的請求,可他沒有這樣做,反而認為是李明睿妒忌自己。於是,剛進官場的張溥就和實權派李明睿鬧起了矛盾。

這時,首輔看上了張溥。在首輔的關照下,張溥順利進入了翰林院。此時,作為一個剛剛進入政壇的新人,不管張溥的人氣有多高,他聰明的做法應當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在翰林院歷練,等待機會實現人生夢想。

可狂妄的張溥差一點兒就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到翰林院上班,有個老規矩,新來的職員見到領導時要畢恭畢敬;開會時,也不能坐前排,只能老老實實地在角落裡待著,聆聽領導的訓示。可在張溥看來,官場拼的就是人氣、才氣,而不是什麼陳腐的資歷。於是,張溥每次見到單位的前輩都不行禮,開會時也大大咧咧地坐前排。張溥的言行刺激了翰林院的前輩們,大夥就集結起來向內閣告張溥的狀。內閣成員溫體仁明確表態:“張溥有什麼了不起的,既然他和同事搞不好關係,目無尊長,就讓他捲鋪蓋走人唄!”溫體仁的建議在會議上雖然沒透過,但畢竟是給張溥敲響了警鐘。

張溥若從中吸取教訓,及時調整心態,低調做人,或許還有緩和關係的餘地。可張溥誓要將狂妄進行到底,於是,他私底下蒐集了不少溫體仁腐敗的勾當,然後讓好友上書參劾溫體仁。

溫體仁很快得知是張溥在背後黑自己,非常生氣。本來他就不喜歡張溥,準備將他踢出官場,要不是首輔護短,這個目標早就達成了。現在,張溥主動找茬,他豈能不還擊?溫體仁聯手先前被張溥得罪過的朝廷大員李明睿,時不時地在皇帝面打張溥的小報告。崇禎五年,正好張溥要為父親下葬,溫體仁便堂而皇之地找了個丁憂的藉口,將張溥踢出了京城。

就在張溥回老家的第二年,溫體仁坐上了內閣的頭把交椅。張溥回到官場的希望徹底化為泡影。1641年,張溥在鬱鬱寡歡中,病死於家中,年僅39歲。

像張溥這類眼高於頂、狂妄自大的才子,不懂得欣賞、尊重別人,更不願意引為同道,於是也為同僚所不容,在一錯再錯中,難免會將自己推向官場深淵。張溥狂妄的性格實在不適合從政,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TAG: 張溥溫體仁好友李明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