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由 不二大叔說 發表于 歷史2023-01-31

結尾曲:S。H。E - 最近還好嗎

每年春節總少不了走親訪友拉家常的環節,隨便在網上逛一圈,你就能看到不少為此倍感焦慮的年輕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需要和平日裡交往並不密切的親戚打交道,需要應對他們略顯“尖銳”的問題。

而兩代人思想上的代溝,也註定了這似乎會是一場尷尬又充滿“誤會”的社交局。

這讓我想起前幾日登上熱搜榜的一個短影片:

“我拉黑了我姑姑”

影片中,女孩表示,姑姑看著她長大,兩人的關係也特別親,但越親近就越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姑姑的“調侃”——被說臉胖、臉長都是小事。

因為她做過整容手術,姑姑便時不時地在她的臉上挑毛病:雙眼皮掉下來啦,鼻尖掉下來啦,或者說她長得醜長得難看。

最嚴重的是,姑姑給她起了個外號“屁崩眼”,從小叫到大。

長大後,她多次提醒姑姑,不要總是貶損自己的外貌,也不要亂叫綽號。

但姑姑依舊沒當回事,終於,在又一次的調侃中,小姑娘爆發了。她狠狠地回懟了姑姑幾句,並將她拉黑。

可是,親戚們立刻炸了,認為她情商太低,開不起玩笑。

“一句玩笑話,怎麼還生氣了呢?”

“這樣的情商得罪多少人?”

影片發到網上後,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迴應,不少人說自己也曾有過相似的經歷。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逢年過節往往是這類情景發生的“重災期”,很多人都為此感到焦慮。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方面在於兩代人的思想不同,你眼中的冒犯在他眼裡卻是關心,另一方面則在於親戚間交往的界限感沒有把握好。

周國平在《人和永恆》中說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源於無意中突破了這個界限。”

沒有界限的相處猶如兩隻刺蝟抱團,靠得太近,不僅不會顯得親切,反而會將彼此扎傷。

親人之間,若不想彼此關係出現什麼問題,就要懂得把握界限。

在自己主觀認為不合理、不公平、不應該的事上,避免習慣性地做評價、提意見;不要完全忘記自己只是個觀眾,不是主角。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最近,伊能靜19歲的大兒子在社交平臺上釋出動態稱“自己戀愛了”,並曬出與女友林奕嵐的合影。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合照中,哈利穿著男裝出鏡,右手戴著戒指,摟著林奕嵐肩膀,兩人站在路邊,風景宜人,看起來很是親密。

而在此之前,哈利經常發出自己身穿女裝的照片,穿著長裙、高跟鞋,濃妝豔抹。那段時日,一些網友經常質疑伊能靜的兒子哈利的性取向。

還有人聲稱,讓伊能靜別在綜藝節目中忙活了,趕快回家看看孩子去吧。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而對於兒子這一系列的舉動,伊能靜並沒有強制要求他改變什麼,在一次採訪中,她曾這樣迴應:

“我非常非常尊重他。

“性別是中性的,性別是流動的。

“既然他做出了選擇,那他就要ready好,他所帶來的聲音。

“他的每一面我都是深愛的。”

因為在她看來,父母應該是孩子背後的守望者,在孩子飛走之前,父母需要為他安好勇敢追夢的翅膀。

在哈利成年生日宴會的那天,伊能靜意識到兒子更渴望與同齡人社交,需要自己的空間。

她便提前到場,幫孩子切完生日蛋糕後,就把整個party現場留給他,果斷離開。

那天晚上,她只給哈利寫了一句話:

“得體的退出,在你的生命裡,是媽媽給你最大的愛。”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不捆綁、壓制,尊重獨立性、保有界限和分寸的教育,也讓哈利早早認清了自我,勇敢追尋真正熱愛的東西,不懼怕外界的眼光。

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剛滿20歲的哈利有著優秀的人生經歷。

他在16歲的年紀就被列為臺灣省重點扶持的青年藝術家,雅思8。0分,高中時幾乎每門功課都能拿A。

考大學時,哈利將目光鎖定在了三所知名的藝術院校:紐約帕森斯、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紐約大學Tisch。三所大學他申請的專業都不同,但卻同時收到三所學校的offer。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哈利也將母親給予的這份勇敢追求人生的勇氣,回饋到了母親的身上。

在全家人都反對伊能靜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時候,哈利是唯一支援她實現夢想的人。

他鼓勵媽媽不要為了別人改變自己,“你支援我們做自己,我們也一樣希望媽媽不要為當媽媽放棄”。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為了支援媽媽完成夢想,哈利在練舞室陪著她一起練舞,為她創作了一首自己作曲作詞的歌曲《你說要我愛你》。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日常生活中,兩人的相處模式也更像朋友,以交流、理解、鼓勵為主線,不以愛之名綁架對方。守護好彼此的邊界,把獨立的人生還給彼此、尊重彼此。

由血緣紐帶上升為精神共鳴才是最理想的親情關係,可這也是最難做到的。

前段時間,一位婆婆送媳婦4斤金條的新聞上了熱搜。

原來,吉林長春的一個婆婆沒空伺候兒媳坐月子,既然出不了力就出錢,所以她給兒媳送來了4斤金條。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收到金條的兒媳很開心,誇婆婆“這也太敞亮了”。

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羨慕,大呼“這是什麼神仙婆婆”“這要是我婆婆,我起來伺候她都行”。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婆婆的這一做法的確非常聰明。

從兒媳婦的角度來說,若是坐月子這段時間由婆婆照看,難免會有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摩擦,而婆婆也辛辛苦苦出了力,卻得不到兒媳婦的感恩,自己還受氣,所以不如用錢買個自在,誰都歡喜。

婆媳關係一直是家庭關係中亙古不變的難題,如何把握相處的邊界,在婆媳關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兩人之間的距離,太遠顯得生分,太近又易出矛盾,最好保持適當的距離。婆婆真心對待,將心比心,包容大度;兒媳把婆婆當長輩,尊重老人,恪守自身,這樣才能家和萬事興。

親人之間雖有血緣相連,卻要靠著分寸感和邊界感維持,若是缺少彼此的尊重,那血緣也就成了負擔。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中國式親情關係?”

下面一個熱門回答這樣說道:

“我們每個人都有愛,包括對親戚、對朋友,但是我們總是去特意‘遮掩’它。”

深以為然。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那些尖銳問題的背後滿是惡意,可那些你隨口搪塞的事,他們卻默默上了心。

介紹物件、把他鄉熟人的聯絡方式給你好有個照應、有新的就業政策第一時間分享給你……

他們戳破了你想要營造的光鮮,再用自己的真誠實實在在地幫助你。

而那些遠離家鄉、獨自在外打拼的我們,漸漸習慣了孤獨,哪怕只是相隔一堵牆合租的室友,一年到頭說的話都超不過10句。

很多時候,邊界感並不是把自己活成一個孤島,並不是冷漠,而是長長久久的溫情。

因此,在處理與親戚的關係時,年輕人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個晚輩的本分,不必過分親熱;模糊彼此的界限,也不必過分疏遠,冷淡血緣的溫熱。面對長輩的教導,選擇性接受就是。

雙方生活經歷不同,沒必要非得爭辯出對與錯。

與親戚保持適當距離的同時,也要降低對親戚的期待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學會用另一種方式與他們相處。

社交平臺上有人分享了一段自己的過節感悟:

我在20歲大學剛畢業的時候,非常不喜歡過年,覺得家庭聚會聚餐很煩很吵,總會問一些“冒犯人”的問題,喜歡管一些“和自己無關”的閒事。

……

這兩年過年,我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有些親戚一兩年才見一次,行動緩慢,面容老去,頭髮白了,眼神也不再清澈。

而不變的是,見到我依然和小時候一樣叫著我的小名,彼此見面還是聊著過去的事,那點舊舊的念想,大家聚在一起就是過年。

其實很多親戚根本無壞心,只是從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確實觀念不一樣,而他們一年一次的“冒犯”,其實對你的人生毫無影響。

年紀大了,30(歲)了,歲月漸漸把我磨得溫柔了,過年真好,

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而這樣的年,過一年少一年。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也有人這樣說道:

“小時候喜歡親戚聚會,後來工作後討厭親戚聚會時問東問西互相攀比,現在人到中年覺得親戚聚會很不容易,有時一年才能聚齊一次,甚至聚不齊,還是應該珍惜親情。”

“過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罵情商低”熱搜刷屏:好好說話的親情,有多難?

其實,人既需要一些很深刻的關係,但也需要一些輕鬆的關係,它們都很重要。

每年能有這麼一個時間,湊在一起,互相說些祝福的話,熱熱鬧鬧地過個節,這本來就是一件挺有愛的事。

而樹立邊界感和包容待人並不衝突,因為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只有你做到了尊重別人,別人才會真的尊重你,而不是隨心所欲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正如李雪在《有限責任家庭》中寫道:

“一個真正自信、活出自我的人,與他人的關係模式是‘你好,我也好’,雙方彼此陪伴,同時又各自精彩。

“或許從外在成就上看有高低之分,但依然彼此尊重、欣賞,都能綻放自己的活力。”

釋出於:江蘇

TAG: 哈利親戚婆婆伊能靜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