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國奇譚》,為什麼家長們不買賬?

由 虎嗅APP 發表于 歷史2023-01-15

最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bilibili聯合出品的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上線之後,很快成為爆款,不僅討論度頗高,口碑也甚好,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5分。

但,一邊是動畫片在年輕人群體中爆紅,另一邊是有些家長憂心忡忡地表示,該動畫片在誤導孩子。有位家長髮文質疑:“一個動畫片一般應該是給兒童看的吧,我的孩子看第一集的時候被烏鴉的裝鬼給嚇哭了,第二集開始不到一分鐘就嚇哭了。這是拍給孩子看的嗎?……這樣一部動畫片,想教給孩子什麼呢?有什麼教育意義嗎?”

“家長炮轟中國奇譚”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瀏覽量高達4億次。

這位家長的炮轟,代表了一種非常主流的觀念:把動畫片等同於兒童電影。

這種觀念一度主宰了中國動畫的創作,也是中國動畫一度萎靡不振的一大根源。

《中國奇譚》的爆紅,恰恰在於它是一部“成人向”的動畫片。

如果中國動畫又走回只會“低幼”的老路,那才是沒有出路。

走紅:“中國學派”與“成人向”

《中國奇譚》走紅,首要原因是,它復甦了“中國學派”的動畫傳統。

中國動畫有過輝煌的過去。在1920年代的上海,中國動畫幾乎和美國動畫同時起步。1941年,中國推出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日本動漫界第一代代表人物手冢治虫,就是受到《鐵扇公主》影響,才決定“棄醫從動畫”,成為後來的“阿童木之父”。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特有的名詞稱謂“美術片”取代了“動畫片”

。美術片是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等片種的總稱,但在很多情況下,二者概念並沒有太大區別,它們都是指涉使原本沒有生命的物件,如繪畫、剪紙、皮影等獲得生命與性格的藝術形式。

1957年正式創廠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至今仍保留著“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命名,而非“上海動畫電影製片廠”。

上海美影寫就了中國動畫史上的又一個華彩篇章,誕生了《大鬧天宮》《神筆馬良》《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山水情》等佳作,並讓“中國學派”揚名世界。“中國學派”講述中國的故事

(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傳奇、諺語、童話)

,融合中國的民間藝術資源

(水墨畫、剪紙、皮影、泥塑、雕塑、木刻、年畫、摺紙、窗花)

,張揚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

1990年代到新世紀初,在市場化以及“日風美雨”的衝擊下,中國動畫陷入低谷,“中國學派”也被雨打風吹去。這些年來,中國動畫重新復甦,出現《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有中國風的爆款,

但它們與傳統的“中國學派”仍有所不同:

藝術形式上它們都是3D建模,而非基於中國民間的藝術資源。

《中國奇譚》是原汁原味的“中國學派”

不僅故事基於中國的民間故事與傳說,譬如《小妖怪的夏天》與《西遊記》、《鵝鵝鵝》與中國神話小說集《續齊諧記》;美術風格也是基於傳統的水墨、剪紙等藝術,再與現代的動畫技術相結合,彰顯了不同於3D動畫的獨特韻味。

《中國奇譚》走紅的另一隱蔽原因,在於它的“成人向”。

|來源:豆瓣網頁

顯然,這部動畫片的目標受眾不是未成年的孩童,畢竟大多數孩童不會在豆瓣上打分、也不會在微博上熱火朝天地討論。有調查統計顯示,中國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7歲,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正是《中國奇譚》的主流觀眾。

除了動畫片的“中國學派”風格之外,

動畫片所傳遞的理念也與當代年輕人的生存體驗形成共鳴。

比如,從第一個動畫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年輕人可以看到職場社畜的生存境遇,“nobody”的英譯名道出小人物的卑微與心酸,但動畫片裡親情的治癒、對正義的奔赴以及光明的結尾,又能夠給觀眾帶來力量。第二個動畫短片《鵝鵝鵝》,詭異奇崛的畫風背後,是主題表達的曖昧與歧義,孩童看得雲裡霧裡,但成人觀眾可能“欲辨已忘言”。第三個動畫短片《林林》,類似於青春殘酷物語,講述關於“自我認知與尋找自我”的憂傷故事。

總之,《中國奇譚》的受眾與B站的主流使用者是相契合的,動畫片本質上表達的是Z世代的所思所想、所愛所惑。

雖然《中國奇譚》的總播放量不算高,但它在網際網路上的聲量很大,並給人爆款的觀感——畢竟年輕人掌握著話語權。

炮轟背後:動畫片“低幼化”的誤區

“中國學派”,從1990年代突然沒落,既與美術製片廠的國營體制與市場化機制的脫節有關,也與中國動畫陷入“低幼化”的歧途脫不開干係。

有必要再說一遍:

動畫片代表的影像是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的,而不只是用來讓14歲以下的兒童觀看的。

“動畫片=兒童電影”錯誤認知的產生,一方面是早期中國動畫基本素材於中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本身就是老少皆宜的;另一方面,1990年代,我們的電視熒屏上播放的大量從日本等國引進的動畫片,主要是“兒童向”的。

其實,國外的動畫片有健全的分級機制,兒童向動畫片只是動畫片的一部分,當我們主要引進兒童向動畫片,並在電視臺主要播這類時,久而久之就形塑了一代人的認知:動畫片是給兒童看的。那一代人,如今恰好是一些14歲以下孩子的父母。

|來源:影片截圖

“動畫片=兒童電影”的觀念,繼而又深刻影響了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方向。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至2010年代初期,中國動畫市場基本就被“低幼化”的動畫片包攬了,國產動畫電影中少兒動畫佔比高達80%以上。這其中有兩個成功系列,2005年開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一播就是18年,另一個系列是2012年開播的《熊出沒》,10餘年來播出超過1000集,席捲電視熒屏,也連續多年有電影亮相春節檔。

但除了它倆以外,大部分兒童向動畫片幼稚、粗糙、扁平、或者說教、山寨,基本是糊弄兒童,整個動畫產業缺乏創新、死氣沉沉。

直到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大獲成功,根本上打破了“動畫片=兒童電影”的陳腐認知。這是一部“成人向”動畫。

“成人向”不是說動畫片裡要有愛情有暴力,而是說它得有符合成年人認知水平的故事邏輯、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

同時,“成人向”也不意味著它不適合兒童,很多“成人向”電影本質上是“全齡向”的,

兒童能夠獲得快樂,成年人也有他們的領悟。好萊塢很多成功的動畫片諸如《機器人總動員》《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就是如此,國產爆款的《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

動畫片兒童可以看,成人也可以看,健康的市場應該是,既有兒童向動畫片,也有成人向動畫片。成人向動畫片,是中國動畫片從低谷中崛起的關鍵,是中國動畫片的出路。如果真的聽信了家長的炮轟,讓中國動畫又走回“低幼化”,那麼中國動畫真的會走回沒希望的老路。

分級:讓不同取向的動畫片各得其所

家長炮轟《中國奇譚》固然顯得無理取鬧,但家長的擔憂背後也道出了近年來中國動畫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隨著成人向動畫的增多,不少動畫片的確出現了不少血腥、暴力的場面,一些場面也相當詭譎、恐怖,的確不適合兒童觀看。

但因為一些家長對動畫片的認知仍然停留在“兒童電影”的階段,他們播給孩子看,孩子不僅無法領會電影的表達,那些少兒不宜的場面確實可能成為他們的“童年陰影”。

而這提醒的是,

必須加快動畫片分級制的推進。

|來源:影片截圖

針對不同年齡觀眾的心理特點和審美趣味,將動畫片劃分為幾個等級,動畫片只能面向相應等級的受眾播出。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已推行動畫分級制,基本是按照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按照不同年齡段進行劃分和細分。

比如日本的動畫電影有四個等級,G:誰都可以看;PG12:12 歲以下由監護人陪同觀看;R15+:15 歲以下不讓看;R18+:18 歲以下不讓看。雖然日本廣電行業沒有實行分級制,但有倫理審查組織,對成人向動畫片播出時間有嚴格限制。

目前國內的動畫片分級,仍未制度化。

我國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有規定,“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但這並非做強制性要求。

2017年上映的《大護法》就是完全的成人向電影,

預告片結尾特別標註了一行字:PG-13,意思是“建議13歲以上群體觀看,13歲以下由父母陪同觀看”,成為國內首部“自主分級”的國產動漫電影。

但是,動畫片不能靠創作者主動分級。一旦沒有嚴格的、制度化、常態化的分級制,就會出現兒童觀看了不符合他們心智特點的動畫片的情形,一些家長就會動輒“炮轟”、動輒“舉報”、動輒要求“下架”,反而形成對創作自由的粗暴干涉,是對中國動畫好不容易形成的健康生態的破壞和摧毀。此前已經有不少動畫片被舉報下架了,但願《中國奇譚》不會重蹈覆轍。

分級制不僅可以避免兒童接觸兒童不宜內容,也有利於動畫片生產分眾化、精準化、專業化,讓兒童向動畫、成人向動畫、全齡向動畫各得其所、皆大歡喜,這是國產動畫的出路和未來。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TAG: 動畫片動畫中國兒童奇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