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曹操攻取漢中後,對司馬懿說了14個字,字字有玄機,至今被誤解

由 八卦一百分 發表于 歷史2021-12-13

在《三國志》記載中,曹操膝下比較有名頭的兒子有五個,長子曹昂,最小的兒子曹衝,還有太后卞氏所生三子:曹丕、曹植、曹彰。

長子曹昂壯年戰死,最小的兒子曹衝早夭,所以到了曹操晚年,能夠列入太子人選的也就是曹丕、曹植、曹彰了。

曹丕十一歲便隨曹操出征,歷經生死,軍功卓著,曹植文采斐然,以詩文聞名於天下,曹彰武功高強,驍勇善戰。

三子之中,曹彰不喜讀書、好戰,願作將軍,沒有帝王之命。曹丕偏武功,曹植偏文治,但是兄弟倆都是文武通才,均可領兵打仗,也可居廟堂之高治理國家。

在曹操眼裡,曹丕和曹植都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立誰為太子,實在讓他頭疼。在帝王之家,立嗣是立國之本,在立嗣問題上出亂子,天下必出亂子。

再三權衡之下,為了穩定整個曹魏集團的人心,曹操決定按照立長不立幼的原則,選擇曹丕為太子,併為太子曹丕指定了輔佐之人司馬懿。

曹操之所以選擇司馬懿輔佐太子曹丕,完全是利用司馬懿出生世家的寬廣人脈來支援曹丕,等曹丕做穩太子位後,必定會將司馬懿清除。

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曹操早有耳聞,也曾經親身體驗過,因此對司馬懿是既任用又防範。

然而司馬懿作為曹丕的家臣,二人經常入則同室、出則同車,朝夕相處,關係很是親密。司馬懿也是盡心竭力,為曹丕出謀劃策,不敢有半點懈怠。

曹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可是曹丕不樂意,竟然為司馬懿說盡好話,力保司馬懿不死。

曹操知道他可以輕而易舉殺掉司馬懿,但是兒子曹丕已經離不開司馬懿了。曹操唯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餘生所能,感化司馬懿,將司馬懿這隻有鷹視狼顧之相的野狼馴化成一隻聽話的小綿羊,為自己所用,為兒子曹丕所用。

公元215年,曹操如願攻佔漢中,此時劉備攻佔益州不足一年,又繼續調兵遣將,支援關羽大軍與孫權爭奪荊州地盤。

隨軍征戰的司馬懿看到了戰機,立即向曹操獻策:“劉備靠欺詐和武力俘虜劉璋,蜀人之心尚未歸附,卻又遠攻江陵,正是我軍破蜀之良機。今若陳兵耀威於漢中,益州定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軍勢必瓦解,趁此之勢,易建大功!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

可是曹操居然沒聽進去,反而怒斥司馬懿:“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司馬懿不敢頂撞,乖乖退下,不敢再多說一句話。

後來從蜀地投降過來的人說,蜀地兵變頻繁,劉備雖斬殺眾多騷亂之徒,但是也不能安定局面。

曹操最終錯過良機,劉備得以立足益州,進而又攻取了漢中,以至於曹操至死也未能再踏進漢中半步。

公元220年,曹操年近66歲高齡,親率大軍伐蜀,與劉備爭奪漢中,耗費數月不能進,只能撤軍,最後病逝於洛陽。

其實細想一下曹操當年怒斥司馬懿的那句話,雖然僅僅14個字,但是字字有玄機,飽含深意。

曹操乃一代英豪,征戰一生,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事家,這麼簡單淺顯的兵機,他難道會看不透?還是說,曹操對目前的戰績真的很滿足,不想往前再邁進一步了?

其實細想之下,並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以及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加以揣摩,壓根不是那麼一回事!

曹操當時的想法,不外乎有二,第一,不想讓司馬懿立軍功,要消磨掉他的心志,軟化他的野心,將他徹底馴化;第二,試探司馬懿對自己的忠心,對曹家的忠誠,既便你說的是對的, 我就是不採納你的意見,看你敢有什麼反應?

然而後世人讀三國的時候,往往沒讀出這層意思,僅僅看到了表面,誤以為曹操真是因為年老誤事,雄心壯志也不如從前了,最終錯過了伐蜀的良機。

豈不知,曹操是有他的良苦用心在裡頭的。只不過英雄一世的曹操,玩了一輩子鷹,到了最後反被兒子養得“家雀”啄了眼,最終還成了氣候,實在令世人扼腕嘆息!

感謝閱讀,不知道大家對曹操說的那句話,讀出的又是怎樣一層意思呢?

TAG: 司馬懿曹操曹丕曹植曹彰